希望美國在競爭中成功
1981年8月24日,薄一波會見美國參議院議員撥款主席哈菲爾德。會見前,薄一波對郝德青說:文化大革命把我關起來後,我找了一本馬爾薩斯的書看。他的觀點沒什麽錯。他說,人口多了不得了。最初,中國人口100萬,到唐朝再發展,興盛以後再通過戰爭。關雲長大刀殺了不少。中國人口調節靠這個。清朝發展到4億人口。長矛大刀不如原子彈厲害。這成了馬爾薩斯人口論。
外賓來以後,薄一波轉換了話題,說:我們熱切期待裏根總統就職。中美關係發展得好,戰略上有共同要求。兩國領導人互訪有必要,期待著裏根來訪。
外賓問: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發展重點是什麽?怎樣吸收外資?
薄一波說:80年代展望分成兩個段落,1975年進行經濟調整。後5年向新的經濟邁進。1975年調整在近期解決通貨膨脹、財政赤字差額比較大的問題。經濟結構、服務方麵有個大的改變。過去經濟內部結構都是學習蘇聯的,重工業過大,少發展了市場上所需要的輕工業、紡織工業。我們調整就是要發展人民所需要的工業。其次,發展能源,包括石油、水電、水利資源,也考慮少量的核電站。第三是交通運輸、鐵路、河流的開發。文化教育、城市建設、住宅加大投資。調整並不意味著後退,是前進的發展。毛主席去世,“四人幫”倒台後,開始了調整。調整工作已有一定成效,農村形勢很好,對整個經濟形勢起決定性的作用,農村形勢好轉表現在不斷地增長生產。農民生活改善了,平均到每個人250美元。製止通貨膨脹今年有好轉,市場物價保持了穩定。農民、工人手裏有了錢。如果這部分錢拿到市場,必然出現通貨再膨脹,赤字再赤字。物價不要上升,初步效果已達到。在調整中間還有困難,經濟結構改組還沒完成,資金缺乏,也非常矛盾。人民手裏有了錢,不能用在建設上。我們沒有充分利用外資。日本、美國、加拿大願意貸款。中國不能很好利用。正在調整,到1985年進入正常軌道。經濟上有一個新的躍進,新的起色。現在每年增長3-4%。在利用外資方麵的政策不變,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如何把這個方針用好,需要中國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國際上的幫助。美國怎樣幫助中國投資?海上石油合作,四川攀枝花煤礦、二灘水電站建設。這個建設主要是為了提煉稀有金屬,釩、鈦。這個合作項目定下來也是個大項目。中國西部山西有個平朔露天大煤礦,也是個合作項目,每年開采1500萬噸煤。20世紀80年代主要解決大型機電改造,如飛機、汽車。項目不是幾十種,而是幾百種,美國應努力,是互利的。但不是一帆風順,中國還會有問題。我希望美國在競爭中是個成功者。誰先打入中國市場,對誰有利。美國完全可以成為中國最大的夥伴。兩國在國際上、戰略上有共同的目標,利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