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個廣東人做家教,女主人熱情地喊我“老老西”!幸虧我有淺薄的粵語底子,明白了她是用“大色頭”叫我“劉(LAU)”老師。同時很不HD地想明白了為什麽朱麗倩在天王背後啞忍N十年,原因很簡單——不想被稱為“老”太太啊。雖然我年已不惑,不過高堂尚在,未敢以“老”自居,不然隻能向外人以“老祖宗”介紹我媽了。
中國地域遼闊,方言也千差萬別,即使在現在教育進步,普及、推廣普通話的今天,外省市的孩子們在家也大多用“鄉”音交流。不過我想不明白,為什麽在國外長大的中國孩子隻能聽的懂中文,在家裏卻不和父母講中文呢?
從這個我又想到,早期到海外的移民以廣東、福建沿海附近的人居多,所以好多英語的中文外來語裏也多以粵語發音拚注,最著名的是“功夫”叫“空腹(kung fu)”,還有“豆腐”是“偷福(tofu)”,連港式早茶點心也叫“丁木桑(dim sum)”。當然還有著名的以“光通(Canton)”來稱呼廣東了。
有人大代表建議小學取消英語教育,我舉雙手讚成,先不說給孩子增加了多少課業負擔,給父母增加了多少經濟負擔,單說小學生不應該以學好母語為先嗎?中文博大精深,前人遺留下的先作卷帙浩繁,教人德育的《弟子規》都沒被熟,學什麽ABC啊。如果深厚的中文功底,英語再棒,翻譯出來的作品也是幹巴巴的大白話。網上有很多“中式英語”的笑話,但其中有些笑話並不是出於英語差,而是中文文學素養不夠造成的,不懂隱喻、排比、引申,生搬硬套,結果自取其辱。記得小時候看一篇外國小說,某翻譯家赫然把wife翻譯成“堂客”,看得我一下子倒胃口了。其實如果通篇都用這種方言詞譯成,我也沒意見,相反,還會覺得作者的“詼諧”,隻可惜譯者的水平有限,所以文字風格不夠統一,可看性也就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