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會接納

(2017-11-08 20:19:58) 下一個

我吃飯特別的挑剔。

小時候東北二兩油時, 大家都把白花花的豬大油抹在饅頭上,那時候 這可是最美味的點心了, 可我癡癡地看著別的孩子吃得香噴噴的, 我卻難以下咽。在幼兒園時,一碗連湯帶水的飯裏飄著幾塊肥多瘦少的肉,小朋友們都吃得有滋有味,我卻得囫圇吞下去。中學時我每天得帶飯,還要坐三站車上學。父母每天四五點起來為我做飯。變著花樣為我做各種食物。可我從來是拿去多少帶回多少。父母默默地為我做這做那, 從未對我發火埋怨。我也從未因這個毛病而有所顧慮。上大學後住宿, 我開始長身體,吃飯比以前好一些,但還是不喜歡肉,尤其豬肉。肥膩膩的豬肉一接觸到舌尖,我就有想吐的衝動。

第一次到婆婆家,剛一進門, 婆婆便端上來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手擀麵, 上麵還放了好多肉絲, 我立馬懵了,我根本吃不下呀,趁婆婆不注意,我趕緊把半碗麵倒到老公碗裏。後來婆婆知道我的毛病,每次到她家,她照例做香噴噴的手擀麵,隻是讓我吃多少盛多少。現在孩子已十幾歲了,我們出去旅遊,老公還會耐心地對孩子說, 媽媽選餐館, 不然媽媽會吃不下的。

當然這個毛病也幫助了我。成家後, 我必須親力親為,肉必須洗得幹幹淨淨的, 不能有腥味, 不能有肥肉。我也慢慢地練就了一身做飯的好手藝。 又加之我的味蕾極為敏感, 老公喜歡的東西, 便帶我去吃,回來後我也可照貓畫虎地做出來。幾次出去吃飯, 我吃一口便可知道肉是否熟了, 豆腐是否餿了, 也因此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家裏的食材必須精良新鮮, 一日三餐不能重樣。我不會大吃特吃, 凡食物淺嚐輒止。在這個物資極度豐富的時代, 我的吃法懵打懵撞成為一種趨勢。

有時我會想我為什麽不能改改呢?可有些毛病是從娘胎裏帶來的,就像身上長的疤, 不是我不想它的存在它就不存在,人無完人,  我很感謝家人對我的接納,讓我不因自己的毛病而自卑, 讓我的毛病為我所用。

每次和孩子有爭議時, 我就會想到我的這個毛病, 想到家人對我的寬容。漸漸地明白一點:孩子身上的毛病, 隻是家長用自己的尺子衡量出來的, 而這尺子會因你所經曆的人和事而不同。不同的家庭產生不同的尺度。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的, 有些毛病越改越亂, 不如順其自然。有時 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是家長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幾句閑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您說的太對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