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著等著自由黨韋恩自動爛透,然後輕鬆繼位省長的安省進步保守黨黨魁彭建邦,忽然發現天花板竟也會掉下來,一夜之間他就被迫辭去黨魁職位了。
ME TOO運動來了,這是眾多女星去年10月開始,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人醜聞發起的運動,呼籲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說出慘痛經曆,這股風潮席卷全球,加拿大政壇這兩天接連有重量級人士落馬。
彭建邦並不孤單,在他之前剛倒掉了一個是Nova Scotia省的保守黨黨魁Jamie Baillie,在他之後幾小時,又是聯邦自由黨部長體育和殘疾人士部長Kent Hehr。三人的共同點,都是被ME TOO衝擊波幹倒了。
在彭建邦這個事件裏,根據政治鐵律——“誰是得益者,誰就是加害人”邏輯來推斷,人們很容易明白這是誰在背後操作。
前兩天頭條是什麽?自由黨前省長麥堅迪首席幕僚剛被定罪啊,自由黨民望正在再次暴跌的當口。忽然來這麽兩條,數年甚至十數年前的,針對對手PC黨黨魁的性侵指控桃色事件,早不出晚不出,偏偏這個時候忽然霸占了頭條,好巧,真的好巧。
立刻不再有人關心什麽電廠被關真相,什麽自由黨消滅證據,什麽利益勾結貪腐決策失誤,什麽捅出多少個億的大窟窿。。。大家的焦點此刻都統統集中在“那女生當年跳沒跳到彭建邦身上,甚至以及彭先生有沒有硬”這樣的AV戲碼上了 —— 公眾焦點被再次轉移就是這麽簡單粗暴的事,重要的是,自由黨再次輕鬆脫身。
同時,左派人士們那些“隻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戲碼再度上演。
這個曾為了迎接同性夥伴入住,把丈夫趕到地下室居住的女省長,在法庭辨別性侵案真偽的程序還沒開始之際,就開始“讚揚挺身而出揭發的女性,並說她的政府不能容忍性侵犯和性騷擾”,這算未審先判嗎?
而曾親自肘擊新民主黨女議員,導致她飆淚,而自己的內閣部長Kent Hehr正被控騷擾了6名女性的小杜魯多總理,這次又立刻“向揭發事件的兩位女性致敬”,別的不說,剛被小戲精騙的團團轉的他,居然毫不吸取教訓。長點心吧,萬一法庭又查出是誣告,你怎麽收場?難道又說“好高興好高興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嗎?” 你怎麽不罵大家對彭建邦的態度顯示了“intolerance”呢?
無論小杜魯多高不高興,反正等於剛被5個不同膚色孩子撲上來喊了爸爸的彭建邦是要哭了,其實,性侵指控時隔多年,取證本就困難,隻靠一麵之辭法庭當然很難定罪,但你明白加拿大的法律程序速度,就算還他清白的結果出來,也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而選舉就是4個月內的事情。他的政治前途算是交代了。
但從保守黨麵對4個月後的大選整體角度來看,我認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彭建邦本來就在尋求多層麵支持的路上,被不斷質疑在多個問題上立場飄忽,很多進步保守黨支持者甚至說,因為他,寧可這次不投票。今天,他忽然被切割,等於帶著所有的民眾不滿離開了!這下,進步保守黨就能留給民眾一個非常積極的想象空間。而這,對於厭倦了自由黨14年無能統治的省民來說,太重要了。
曾有個笑話說,
如果安省進步保守黨換掉彭建邦,就能贏;
而如果安省自由黨換掉韋恩,就能贏。
會不會一語成讖呢?
無論坊間傳言,保守黨穆羅尼長女Caroline Mulroney會不會臨危受命接任彭建邦留下的黨魁一職,這場安省省選,在藍色陣營一方都勢必成為一場去中心化,或者說原子化的選舉。
各位候選人必須要盡量施展自己的個人魅力和特質,也有了更大的空間來詮釋未來的政綱,從這個角度來說,未嚐不是藍色陣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