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所有信息來自網絡
day6: 普羅旺斯,馬賽, 住阿維尼翁Avignon live
普羅旺斯(法語:Provence,法語:[p??vɑ?s] ( 聆聽);奧克語:Provença (傳統拚寫)或Prouvènço (米斯特拉爾式拚寫), 奧克語發音: [p?u?v?ns?]),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古代時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毗鄰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從阿爾卑斯山經裏昂南流的羅訥河,在普羅旺斯附近分為兩大支流,然後注入地中海。
曆史上的普羅旺斯地域範圍變化很大,古羅馬時期普羅旺斯行省北至阿爾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脈,包括整個法國南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普羅旺斯成為5個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國被重新劃分為22個大區,普羅旺斯屬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
普羅旺斯境內有艾克斯、馬賽等名城,並出產優質葡萄酒。此地區物產豐饒、陽光明媚、風景優美,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起就吸引著無數遊人,至今依然是旅遊勝地。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田更是難得的美景。
普羅旺斯大略由以下六省份組合而成:
大普羅旺斯地區也可以再加入另外的兩個省份
馬賽(法語:Marseille,法語:[ma?s?j] ( 聆聽);奧克語:Marselha),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羅訥河口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所在大區首府及所在省的省會,下轄馬賽區[1],2018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868,277人,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首都巴黎,並與相鄰的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以及周邊的數十個市鎮共同組成了艾克斯-馬賽普羅旺斯都會區[2]。
馬賽位於地中海沿岸,市區三麵環山、一麵靠海,城市自老港向內陸區域延伸,市鎮麵積達240.6平方公裏。馬賽是法國藝術與曆史之城,公元前六世紀就已有建城記載,被認為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馬賽在中世紀時為重要的宗教中心,近代因港口而吸引了大批移民,現為法國南部的政治、經濟、科教、醫療、文化中心,艾克斯-馬賽大學是法國乃至法語區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機構。馬賽是世界水資源協會的總部所在地,是法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在2014年以前,馬賽亦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社 1]。
馬賽是法國重要的旅遊城市,因當地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而聞名,被稱為“陽光大道”的法國A7高速公路直通馬賽市中心,市區內亦有大量曆史建築。馬賽也因同名足球俱樂部而聞名,後者是法國唯一一個獲得歐洲冠軍聯賽總冠軍的球隊,此外齊內丁·齊達內的標誌性的過人動作被稱為“馬賽回旋”。在藝術方麵,法國作家安托南·阿爾托和埃德蒙·羅斯丹出生於馬賽,另有大批文學及影視作品取材於此。2013年,馬賽獲得“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
馬賽是法國藝術與曆史之城,其境內的科斯凱爾溶洞中發現了史前壁畫,其年代距今約2.7至1.9萬年[史 2]。
馬賽的建城史始於公元前六世紀,是法國可考證的建城曆史最長的城市之一[史 3]。彼時,羅訥河口左岸的卡馬格及沿海區域為高盧部落塞戈布裏熱人的活動範圍[史 4]。公元前600年左右,一支來自福西亞的古希臘部落在此駐紮,“馬薩利亞”一名最初在公元前五世紀被記載,此後長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貿易港口城市[史 5]。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馬薩利亞還出現了講堂,出生於馬賽的皮西亞斯在此接受教育,後成為了歐洲重要的古典地理學家和航海家[史 6]。古希臘曆史學家查士丁在其《腓利史概要》(Abrégé des histoires philippiques)中對馬薩利亞有著這樣的記載:
“ | 在塔奎尼烏斯執政時期,來自小亞細亞半島的希臘福西亞青年人先在台伯河畔與羅馬人簽約,然後一路向西至羅訥河口處與高盧部落結盟...最終建造出了一座大型的都城。 | ” |
——查士丁,《腓利史概要》 |
公元前二世紀後,馬薩利亞周邊的利古裏亞以及凱爾特人逐漸擴大活動範圍,對馬薩利亞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當地的執政者向羅馬尋求保護[史 7]。公元前181年,羅馬將軍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馬其頓尼庫斯首次應戰,驅趕了侵略者[史 8]。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政治家格奈烏斯·龐培曾再次幫助馬薩利亞,並獲得當地執政者及居民的支持,此後,羅馬共和國發生內戰,凱撒大帝為打擊格奈烏斯·龐培的勢力,於公元前49年在馬賽發起了圍城戰並獲得勝利,原本在此駐紮了龐陪親信盧修斯·多米蒂烏斯·阿諾巴比斯逃往西班牙,馬賽及普羅旺斯成為納博訥高盧的一部分[史 9]。
入主高盧後,羅馬人在馬賽大興土木,一條連接馬賽和奧古斯都茱莉婭大道的支線羅馬道路得以興建,港口得到整治,對外貿易日漸繁榮。此外當地出現了多處羅馬式的建築,包括鬥獸場、歌劇院、引水渠等,首個大型天主教堂與公元三世紀初建成[史 10]。公元三世紀末,羅馬帝國在戴克裏先的統治下一分為二,馬賽被劃歸至西羅馬帝國。公元309年(一說公元310年),西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安與其子馬克森提烏斯因奪權而決裂,馬克西米安發動叛變但未能得逞,隨後在馬賽城內自殺;馬克森提烏斯則在312年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溺亡[史 11]。此後,西羅馬帝國日趨衰落,在四帝共治製的推行下,納博訥高盧一分為三,馬賽成為“第二納博訥”(Narbonensis secunda)的一部分[史 12],其附近沿海區域被稱為“阿爾勒省”(Provincia Arelatensis)[史 13]。
馬賽的首任主教為奧勒修斯,於公元314年3月起擔任[史 14];公元五世紀初,馬賽的第二任主教普羅庫盧斯修建了首個小教堂。公元416年,聖職者讓·卡西安主持修建聖維克多修道院,以天主教聖讓維克多命名;此後又於433年左右建成一處女子修道院,馬賽逐漸成為基督教的一個文化中心,半伯拉糾主義在此興盛[史 15]。
公元5世紀末,西羅馬帝國已基本滅亡,日耳曼蠻族東哥德人一路向西,建立了東哥德王國。公元508年阿爾勒圍城戰後,東哥特人敗北,其王國內的普羅旺斯部分區域被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瓜分[史 16]。彼時,馬賽已成為由老港附近的“下城”(ville basse)和周邊高地上的“上城”(ville haute)兩個部分組成的重要港口城市[史 17]。公元六世紀後,馬賽與地中海東段的拜占庭帝國聯係日益密切,當地出現了鑄幣作坊,商人可使用拜占庭帝國貨幣直接進行貿易往來,公元七世紀初希拉克略執政後,馬賽與拜占庭的交往因戰亂而終止[史 18]。公元734年,普羅旺斯公爵莫龍特曾發動叛變,被法蘭克國王查理·馬特鎮壓[史 19]。公元843年《凡爾登條約》簽訂後,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其中馬賽所在的中法蘭克王國於855年再次分裂,根據《普呂姆條約》,包括馬賽在內的王國南部部分被劃為普羅旺斯王國(又稱“下勃艮第王國”),公元933年後與上勃艮第王國合並,成為阿爾勒王國[史 20]。此後,普羅旺斯貴族阿呂爾夫獲得子爵頭銜,其長子紀堯姆一世於977年成為馬賽的首位子爵[史 21]。
中世紀中期,隨著額我略改革的推進,馬賽出現了一分為二的局麵:其中主教的權利逐漸擴張,其所在的上城通過憲章實現政教合一;下城則由馬賽子爵獨立管理[史 22]。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理查一世於1190年從馬賽出發,前往西西裏島與腓力一世會合,征戰耶路撒冷[史 23]。
1247年,安茹國王查理一世與普羅旺斯伯爵之女貝阿特莉絲聯姻,從而繼承了伯爵爵位[史 24]。1257年,為保護當地的貿易自由,查理一世與馬賽主教簽訂了《和平憲章》[史 25]。1343年,普羅旺斯女伯爵喬萬娜一世獲得了馬賽上城的司法權;1348年,馬賽實現統一[史 26]。
1347年11月1日,馬賽發現首例黑死病病例,此後疫情在馬賽蔓延,近兩年的時間內,當地2.5萬的居民內有超過1.5萬因黑死病而喪生[史 27]。疫情過後,大批猶太人移居馬賽,當地形成猶太街區[史 28]。1482年,馬賽及其所在的整個普羅旺斯伯國劃入法蘭西,彼時,西歐諸地出現反猶浪潮,路易十二於1501年頒布法令,下令驅逐國內的猶太居民,馬賽的猶太商人紛紛逃離,猶太街區隨即消失[史 29]。
16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執政期間開發馬賽港口外部的弗留利群島,並在此修建伊夫城堡。1524年,神聖羅馬帝國曾在此發動馬賽圍城戰但未能成功,此後伊夫城堡被擴建成為軍事堡壘,成為馬賽海防設施的一部分[史 30]。16世紀末,馬賽市長夏爾·德·卡索爾通過強硬措施對抗薩瓦公爵,並大肆任命其親信為官員,企圖將馬賽建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貿易口岸,最終於1596年2月17日被吉斯公爵派兵刺殺[史 31]。
自中世紀起,馬賽就已成為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業貿易港口。1720年5月25日,來自黎凡特的大聖安托萬號郵輪在進入馬賽港口停靠時,因當地管理人員疏忽,其所運載的貨物在未經檢查的情況下就被接收,致使其攜帶的黑死病病菌被港口人員接觸,隨後爆發馬賽大瘟疫,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內,疫情波及至整個普羅旺斯地區,僅馬賽的九萬居民中就有五萬人喪生[史 32],其遇難者遺體直至1724年底才被徹底清理[史 33]。此後,馬賽的人口數量在18世紀中期逐漸恢複,當地推行了一係列防範措施,但是大批商人還是對馬賽產生了抵觸情緒,其中一些選擇遷移至地中海沿岸的其它法國港口,包括塞特、阿爾勒以及尼斯[史 34]。盡管如此,馬賽作為文化交流窗口吸引了許多貴族學者,1724年,當地建成了馬賽學會,航海、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重要人物慕名加入其中[史 35]。
法國大革命時期,普羅旺斯行省被撤銷,馬賽成為羅訥河口省的一個市鎮。因戰略需要,革命派將彼時所有沿海省份的行政中心均設置於內陸地區,其中羅訥河口省的省會為艾克斯,馬賽由此失去了行政地位,馬賽學會也一度被撤銷,後複設[史 36]。
19世紀時,隨著工業革命的推廣和法國對外的殖民擴張,馬賽成為法國麵向北非及中東地區的主要交流口岸,其城市得到空前的發展。1842年,連接馬賽北側和阿爾勒之間的運河正式通航;1848年,巴黎-馬賽鐵路建成,馬賽由此成為一個水陸中轉碼頭[史 37]。1867年,羅訥河口省的省會由艾克斯遷至馬賽[史 38]。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由法國前往印度及東亞的船隻可借道地中海,馬賽港開通了前往除北歐外世界各主要地區海運航線,由此吸引了大批來自法國各殖民地的居民。至19世紀末,馬賽已確立了其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同時也成為了地中海沿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史 39]。
19世紀末,正值意大利統一戰爭時期,大批意大利人逃離祖國前往馬賽駐紮,至1881年,馬賽的意大利裔居民占到了總數的16%[史 40]。大批移民使得當地的生活和就業受到影響。1881年6月,馬賽發生排意大利人事件,造成多人受傷,與意大利人情況類似的突尼斯裔居民社群也在事件中受到了波及[史 41]。1884年,馬賽發生霍亂疫情,造成1,777人喪生[史 42]。
隨著法國殖民地的日益擴張和發展,馬賽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非洲及中東地區的移民,當地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從1870年的30萬增長至1930年的70萬[史 43]。1906年和1922年,馬賽兩度舉辦殖民地博覽會[史 44]。人口的增加也使得馬賽城市不斷擴張,當地出現了大批的現代民居,同時也出現了有軌電車、郵局、電影院
day 7:阿維尼翁
阿維尼翁(法語:Avignon,法語發音:[avi???],又譯亞維農),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沃克呂茲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和人口最多的市鎮,下轄阿維尼翁區,同時也是大阿維尼翁城市圈公共社區的中心市鎮[1]。阿維尼翁位於沃克呂茲省西南部[2],其市鎮麵積為64.78平方公裏,2018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91,729人,是該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48位。
阿維尼翁位於沃克呂茲省西南部,迪朗斯河與羅訥河交匯處內側。阿維尼翁是法國藝術與曆史之城,在1309到1377年之間,聖座從羅馬梵蒂岡遷移至此,前後一共有七位教宗在阿維尼翁生活,直到教宗額我略十一世遷都羅馬,這一變遷成為天主教會大分裂的重要導火索,對中世紀後期的天主教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現代阿維尼翁是沃克呂茲省的省會,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和交通樞紐。阿維尼翁市區內存有完整的城牆和多處曆史建築,其中阿維尼翁大劇場和橫跨羅訥河的聖貝內澤橋是法國南部重要的旅遊景點。1995年,阿維尼翁曆史城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阿維尼翁曆史悠久,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則在其《地理誌》當中將阿維尼翁描寫為“是羅訥河上的一個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港口,屬於馬賽地區”[5]。羅馬人於公元前120年占領這一地區,後成為高盧納博訥行省的一部分,其間,當地執政者主持修建了阿維尼翁城牆,其城市人口數量達到2.5萬人。羅馬皇帝哈德良於公元122年賜予阿維尼翁“帝國直轄城市”(Colonia Julia Hadriana Avenniensis)的地位[6]。439年11月29日,阿維尼翁教區正式設立[7]。中世紀初期,阿維尼翁曾被勃艮第人攻占,後落入東哥特人之手,最終於536年由東哥特國王維蒂熱斯割讓給了墨洛溫王朝,成為法蘭西皇室的土地[5]。公元8世紀初,阿拉伯人入侵這一地區,法蘭克國王查理·馬特率兵抵抗,在此地與阿拉伯軍隊發生激烈交火,史稱“阿維尼翁戰役”,法蘭克軍隊獲得勝利,並得以繼續沿地中海向西驅趕侵略者[8]。公元890年,普羅旺斯王國瞎子路易繼承了包括阿維尼翁在內的羅訥河穀大片土地;公元933年,普羅旺斯王國與上勃艮第王國合並,成為阿爾勒王國,阿維尼翁成為其內部最大的城市[5]。公元1032年,阿爾勒王國被劃至神聖羅馬帝國,並以羅訥河為西界,阿維尼翁由此成為一座帝國邊境城市[5]。公元13世紀時,卡特裏派在法國南部形成,路易八世建立阿爾比十字軍對其進行抵抗,並在阿維尼翁發生了戰爭,後阿維尼翁附近建成沃奈桑伯爵領地,成為教宗的領土[9]。1305年,因法蘭西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政教衝突,教宗克勉五世由梵蒂岡遷至阿維尼翁境內,成為亞維農教廷,此後共有七任教宗在阿維尼翁就位,直到1378年教宗額我略十一世才將聖座重新遷回羅馬,但阿維尼翁教廷的出現也使得法國對立教宗的形成,成為了中世紀末期天主教會大分裂的重要導火索[10]。阿維尼翁在聖座遷走以後一直為帝國領地,直到1790年法國大革命結束[5]。自1791年起,阿維尼翁成為沃克呂茲省的省會[5]。工業革命後,阿維尼翁成為一個鐵路樞紐,城市開始向四周擴張,並發展至加爾省和羅訥河口省境內[5]。
018年,阿維尼翁市鎮人口數量為91,729,在法國排名第48位。
day 8 阿爾勒,普羅旺斯地區聖雷米:印象派畫家的聖地 住尼姆Nimes
阿爾勒(法語:Arles,法語發音:[a?l],港台譯作亞爾),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羅訥河口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阿爾勒區[1],2018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51,031人,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121位。
阿爾勒是法國麵積最大的市鎮,其市鎮範圍包括了幾乎整個卡馬格自然保護區,總麵積達758.9平方公裏。
阿爾勒位於羅訥河口省西部,羅訥河兩岸,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2]。阿爾勒是法國藝術與曆史之城,是羅訥河入海前的最後一處內港,也是連接普羅旺斯和朗格多克之間的重要通道,其城市建於古羅馬時期,市區內有阿爾勒競技場、古代劇場等多處古羅馬建築,已於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普羅旺斯地區聖雷米(法語:Saint-Rémy-de-Provence,法語發音:[s?? ?emi d? p??vɑ?s];奧克語:Sant Romieg),通稱聖雷米,是法國羅訥河口省的一個市鎮,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它位於一個自然國家公園裏[1]。它是一個旅遊城和葡萄酒城,擁有重要的文化建築。 羅馬時代遺址:
凡高1889年畫的《橄欖樹》
day 9:
蒙彼利埃 montpellier ,尼姆 住蒙彼利埃 montpellier
蒙彼利埃(法語:Montpellier,法語發音:[m??p?lje] ( 聆聽) 或 [m??p?lje];奧克語:Montpelhièr),法國南部城市,奧克西塔尼大區埃羅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和人口最多的城市[1]。其市鎮麵積為56.88平方公裏,2018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290,053人,在法國排名第七,其所在的市鎮公共合作組織已於2016年升級成為都會區。
蒙彼利埃的城市起源於公元10世紀,其醫學院創建於12世紀,被認為是歐洲最早的高等醫學教育機構,諾查丹瑪斯、彼特拉克、拉伯雷、奧古斯特·孔德等著名人物均曾在此就讀。蒙彼利埃自中世紀中後期以來一直為區域性的行政中心,並於1970至2015年間為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的首府[2]。
蒙彼利埃因其靠近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和較為溫暖的氣候而聞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吸引了大量來自馬格裏布地區和北方寒冷地區的移民,城市不斷擴張,現已成為法國南部重要的科教和商業中心[2]。
上:從蒙彼利埃凱旋門市區南部;左中:佩魯門;右中:喜劇廣場;左下:蒙彼利埃有軌電車;正下:萊茲河河濱休閑廣場;右下:蒙彼利埃街頭友好城市指路
蒙彼利埃地區早在公元前一萬年就已出現人類活動,其遺址位於今蒙彼利埃城區的皮拉楓丹街(rue de la Fontaine du Pila)附近,在有軌電車2號線的修建過程中被發掘[史 2]。公元前123年,朗格多克地區被羅馬人入侵,成為高盧納博訥行省。其間,沿地中海海岸線修建的羅馬大道多米蒂亞之路從蒙彼利埃附近經過[史 3],並形成了一個叫“六站城”的聚落,意為該大道的第六個驛站,其城址位於今卡斯泰爾諾勒萊茲境內[史 4]。
公元418年,西哥特王國成立,連接卡馬爾格和魯埃格的運鹽通道被開辟,並與多米蒂亞之路在蒙彼利埃附近交匯[史 5],這一地區逐漸出現了村落。公元985年11月26日,默爾格伊的貝納爾二世宣布蒙彼利埃莊園成立,並冊封吉耶姆一世為莊園主[史 6]。中世紀中期,蒙彼利埃由與其同名的家族統治,因其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安穩的政治環境而吸引了大量人口,城市得到了快速建設。1181年,吉耶姆八世在蒙彼利埃創辦了醫學院,並允許自由學術研究,使其成為了西歐乃至全世界最早的醫學院[史 7][史 8]。1204年,蒙彼利埃的瑪麗與阿拉貢國王佩德羅二世聯姻,蒙彼利埃就此劃入阿拉貢王國的版圖,並成立了蒙彼利埃地方政府,擁有了較多的自治管理權力,城市發展達到頂峰[史 9]。1349年,馬略卡的雅各三世為保證其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地位,將位於比利牛斯山以北的蒙彼利埃賣給了法蘭西王國,蒙彼利埃成為朗格多克行省的首府,該行省後改為公國,直至法國大革命[史 10]。
中世紀後期,蒙彼利埃多次遭受寒潮及黑死病疫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同時,受到宗教戰爭的影響,大批朗格多克地區的商人逃離,使得蒙彼利埃城市逐漸衰落[史 11]。
1598年,《南特敕令》承認了新教徒在蒙彼利埃的地位,雨格諾派逐漸這一地區的主要的人,蒙彼利埃在經曆了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開始複興。1622年,雨格諾派在蒙彼利埃與法蘭西軍隊展開激烈的鬥爭,史稱蒙彼利埃戰爭,成為了雨格諾派複仇的第一場戰役,後雨格諾派不敵皇軍,被迫簽訂《蒙彼利埃條約》[史 12],退出了朗格多克地區,並拆除了相關防禦設施[史 13]。1624年,路易十三主持修建了蒙彼利埃軍事城堡,旨在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史 14],一些天主教建築也開始出現,如佩魯門、佩魯大道、聖母教堂等,蒙彼利埃城市雛形在這一時期大致形成。而連接主城與軍事城堡之間的大片空地於1755年開辟為喜劇廣場,以同一時期修建的大劇場命名,成為了蒙彼利埃的城市核心[史 15]。
法國大革命後,朗格多克行省被撤銷,蒙彼利埃成為埃羅省的省會,並下屬蒙彼利埃區。1790至1794年間,蒙彼利埃相繼合並了相鄰的塞勒訥沃、蒙泰爾萊蒙彼利埃(Montels-lès-Montpellier)、蒙托貝龍(Montauberon)和聖伊萊爾(Saint-Hilaire)四個市鎮[史 16]。19世紀中期,時任蒙彼利埃市長的朱爾·帕熱齊從巴黎城市規劃中受到啟發,在蒙彼利埃主持修建了大批奧斯曼風格的建築,包括法院大樓、火車站和一些集中式民宅[史 17]。蒙彼利埃早期有軌電車於1897年建成通車,後因設施老化和私家車的興起於1949年停運[史 18]。
1907年6月9日,因不滿當時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所施行的海外產品關稅減免政策,蒙彼利埃發生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曆史上最大的反抗暴動,包括葡萄種植園主、農民以及學生、工人等超過60萬各階級人民參加了此次遊行[史 19],法國南部大部分地區以及當時的法屬阿爾及利亞也隨之響應。該暴動直至當年年底才逐漸結束,此後,酒農保護工會(Syndicat viticole)在法國各紅酒產區出現,朗格多克地區的葡萄酒生產逐漸恢複正常水平[史 20]。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彼利埃由維希法國控製。1944年,蒙彼利埃遭遇了多次空襲,並於當年8月底由法蘭西第一自由縱隊解放[史 21]。二戰結束後,受到阿爾及利亞戰爭的影響,大批黑腳返回法國並駐紮於朗格多克地區;同時,這一地區的地中海景觀及相對溫暖的氣候也使得許多法國北方乃至歐洲多地的居民選擇長期移居於此,蒙彼利埃人口數量得以迅速上升,三十年內增長超過一倍。1973年,蒙彼利埃所在的埃羅省與相鄰的加爾省、洛澤爾省、奧德省和東比利牛斯省組成成了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蒙彼利埃成為了該大區的首府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地 1][2],2016年,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與相鄰的南部-比利牛斯大區合並成為奧克西塔尼大區,新的首府遷至圖盧茲。
蒙彼利埃是法國奧克西塔尼大區埃羅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34172,它也是埃羅省的省會[1]。
尼姆(法語:Nîmes,法語:[nim] ( 聆聽)),法國南部城市,奧克西塔尼大區加爾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省會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下轄尼姆區[1],其市鎮麵積為161.85平方公裏,2018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49,633人,是原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的第二大城市,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21位。
尼姆位於加爾省中部,塞文山脈腳下,距離地中海海濱大約30公裏[2],是一個區域性的工商業中心、科教中心及交通樞紐,多條公路和鐵路在此交匯。尼姆也是法國南部重要的旅遊城市,市內分布大量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其中尼姆競技場和泉水花園為當地的代表性景點。
尼姆 Nîmes |
||
---|---|---|
法國城市 | ||
第一排:尼姆鬥獸場;第二排:大法院、法蘭西門、聖母-聖卡斯托教堂;第三排:步行道泉、泉水花園夜景
|
||
|
尼姆地區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出現人類活動[4],為阿爾科米克沃爾克人的活動中心,羅馬人入侵後,原城址被建成為內毛蘇斯,自公元前118年起成為多米蒂安大道上的一站。此後,內毛蘇斯因其戰略性的地理位置(羅馬和西班牙之間)而受到重視,一係列的城市設施開始出現,包括鬥獸場、引水道(今加爾橋)和教堂等,並修建了奧古斯都門和法蘭西門兩處重要的城門,城市人口數量達到2.5萬,成為當時納博訥高盧行省內最大的城市之一[5]。公元5世紀後,尼姆多處遭受外敵入侵,其中公元六至七世紀期間,尼姆被西哥特人占領,因長期地處多個政權的邊界而受到頻繁的襲擊,人口數量急劇下降,直到公元8世紀收歸圖盧茲公國後才逐漸恢複穩定。公元13世紀,尼姆居民與阿爾比十字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4]。文藝複興期間,尼姆境內出現了多處文化社團和手工業作坊[6]。1685年《楓丹白露敕令》頒布後,尼姆地區的新教徒再次舉行大規模的防抗,史稱“塞文山戰爭”,造成該地區長期不安穩的局麵,直至法國大革命結束。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後,尼姆成為加爾省省會[4]。19世紀中期,鐵路連通至尼姆,並使其成為一個區域性的樞紐;同時,當地附近出現了多個酒莊,釀酒業得到了發展。1944年5月27日,尼姆遭遇聯軍B-24轟炸機的大規模破壞,造成近千人死傷[4]。2001年,法國高速鐵路地中海線建成通車,尼姆前往巴黎的最佳旅行時間縮短至3小時。
尼姆位於法國南部,奧克西塔尼大區的東部和加爾省的中部,距離大區首府圖盧茲大約291公裏,距離法國首都巴黎大約712公裏[2]。與尼姆接壤的市鎮包括:布亞爾格、凱薩爾格、拉卡爾梅特、卡韋拉克、迪永斯、加讓、熱內拉克、瑪格麗特、米約、帕裏尼亞爾格、普爾克斯、拉魯維耶爾、聖阿納斯塔謝、聖吉萊、羅迪揚
2018年,尼姆市鎮人口數量為149,633,在法國排名第2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