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非色

胡言亂語,想啥說啥
個人資料
正文

【虎嘯龍吟】科普貼:為什麽司馬懿要為張春華服喪?

(2018-01-07 10:49:20) 下一個

為什麽司馬懿要為張春華服喪?
原創 2018-01-07 
夾饃君 禮樂嘉謨


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已經進入尾聲,隨著劇情的發展、時光的推移,司馬懿從昔日的書生成長成一代梟雄,而他和身邊的親人同伴們也都漸漸老去。陪伴司馬懿走過大半生歲月的妻子張春華,也撒手人寰,離他而去。第三十七集中,司馬家為張春華舉行喪禮,司馬懿、柏靈筠、司馬昭、司馬師、司馬孚等人身著喪服,跪在靈堂。看到這裏,有觀眾發彈幕說:“司馬懿也戴孝過分了啊……”


那麽司馬懿到底應不應該為張春華披麻戴孝呢?今天夾饃君就來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傳統的喪服製度。

眾所周知,中國的“五禮”製度源於先秦,吉凶軍賓嘉,凶排第二。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可以說,吉禮是信仰,關乎一國之本;而凶禮體現的則是人倫,喪禮就是非常重要的凶禮。本著“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喪禮的規定是非常複雜和繁瑣的,而喪禮中的喪服製度規定尤為複雜。隱藏在這套繁雜的製度背後的,是古人關於人倫親疏尊卑的一套邏輯。

在《儀禮》中,專門有一篇《喪服》,用來說明和解釋不同關係的人應當穿著哪一等級的喪服,服喪的喪期是多久。其中把喪服按照由重至輕,分為斬衰(cuī)、齊(zī)衰(cuī)、大功、小功、緦(sī)麻五個等級,稱為“五服”。在喪禮上,人們根據遠近血親關係的不同,穿著適合自己身份的喪服,著斬衰者最親,緦麻者最遠。
有句老話兒講,“出了五服就不算親戚了”,這裏的“五服”,取的就是喪服五服的延伸含義,用以表示血緣關係的親疏:不在穿著五服之列的人,基本上血緣關係是非常遠了。
斬衰
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等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做,斷處不緝邊,表示哀痛之深,女子服斬衰須用生麻束發,梳成喪髻。凡兒子和未嫁女為父母、子媳為公婆、承重孫(長房長孫)為祖父母、妻為夫者,須在喪禮上穿著斬衰,並且要服喪三年。三年之內,不得飲酒食肉、不得嫁娶、不得娛樂,孝子要“居倚廬,寢苫枕塊”、“寢不脫絰帶”,以表對亡者的思念和哀痛之情。
齊衰
第二等是齊衰,齊衰是次於斬衰的喪服,用粗麻布製做,但繼處緝邊。根據親疏關係的不同,著齊衰者按照喪期又分為齊衰三年、齊衰杖期、齊衰不杖期、齊衰三月等。服齊衰一年者,用喪杖,稱“杖期”;不用喪杖,稱“不杖期”。喪杖,就是後世“哭喪棒”的原型。齊衰三年,適用於在父已先卒的情況下,子及未嫁之女、嫁後複歸之女為母,母為長子。齊衰三年喪期名為三年,實際上二十五月(一說或二十七月)而畢。齊衰杖期,適用於父尚在世的情況下,子、未嫁之女、已嫁複歸之女為母,夫為妻。齊衰杖期喪服與齊衰三年完全相同,所不同的隻是喪期較短,僅為一年。齊衰不杖期,適用於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未嫁之姐妹、長子以外的眾子以及兄弟之子。齊衰不杖期的喪期與齊衰杖期沒有區別,都是一年,喪服則有兩處不同,一是不用杖,二是改疏屨為麻布製作的麻屨。齊衰三月,適用於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此外,一般宗族成員為宗子,也是齊衰三月之服。齊衰三月與杖期、不杖期差別不大,但喪期既短,三月之後,就一切如常了。

大功
喪服的第三等是大功,用熟麻布製作,質料比“齊榱”用料稍細,婦女不梳髽,亦用熟麻布。凡為堂兄弟、未婚堂姊妹、已婚姑姊妹服喪,或已婚女為伯父、叔父、兄弟等服喪,均要著此等喪服。大功喪期為九個月。

小功
第四等是小功,是用較細的熟麻布製作的。小功次於大功一等,喪服所用麻布較大功更細的澡麻,穿日常穿的鞋。本宗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婚祖姑堂姑、已婚堂姊妹等,外親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都穿此服,出嗣之子為同父姊妹之已嫁者,也服小功。小功喪期為五個月。

緦麻
最後一等是緦麻,是用稍細的熟布做成的。凡本宗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等,外姓中為中表兄弟、嶽父母等,穿此等服。其服喪期三月。

 

凡須穿“五服”參加喪禮的親戚,均屬於“九族”。出了“五服”,就是“同族”了,從古至今允許通婚,說明他們的血緣已經很遠了。這“五服九族”的關係,先人們通過一張圖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種情況,可能與現在一部分人對古代的認知有些不同。父親去世,兒子要服喪可以理解,但是兒子死了,父親還要服喪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在宗法製度的社會關係下,夫妻、父子的身份地位並不對等,但是對於生命的尊重,卻是沒有區別的。而彼此身份的不對等,則體現在服喪等級的不同,例如妻為夫服最重一等的斬衰,夫為妻隻服次等的齊衰杖期。在這裏並沒有出現絕對的“男權”、“父權”、“霸道”甚至是“直男癌”,以至於像很多現代人想象中丈夫無需為妻子服喪。從喪服製度中,夾饃君看到的是遵循社會製度下的差等有序和相對平等,也是“禮”這一概念的基本原則——“禮無不答”。而在提倡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現代,有些人的思想卻還不如古人來的進步……君卒妾為君斬衰,妾亡君為妾齊衰。夾饃君暗暗的想起了“舉案齊眉”那個典故............... 
在之前的文章中,夾饃君曾從多個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過關於喪禮的小知識,但作為五禮中的第二大部分,喪禮涵蓋的內容其實還是非常複雜和龐大的,曆史上研究喪禮的學者和著作也比比皆是。今次,夾饃君也隻是就劇中出現的張春華喪禮闡發一點小小的想法,在以後的時間裏,我們有機會再一點點展開,一點點聊。

從曹操的遺囑談生命的最高禮遇——喪禮
露晞明朝更複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解讀《虎嘯龍吟》中的曹丕大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