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補充一句,我是被一些名人認識的人,所以是一個帶引號的“名人”。我沒有故事。如果有,也許是別的名人故事中的小插曲。
77年恢複高考,我們這一撥裏最歡呼雀躍的。那時最熱門的專業是中文係,曆史係,國際政治係和外語係。重文輕商,我考上的是財經大學。之後許多年我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財經類有一個熱門專業叫政治經濟學,我也沒考上。至今太太都不清楚我究竟學的是什麽專業。
88年出國留學,像一匹脫韁到自由世界的野馬。三個月後就把剩下的2000塊錢學費買了汽車,一年零十個月就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開了一個小門臉做生意。我們的這個城市是當年留學生和新移民的第一站,我小店的位置被稱為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的第一百貨商店。
那時我要請人太方便了,用中文寫一張便條粘在櫥窗上就行。經常有人戰戰兢兢地入內詢問。如果我看他是國內知識分子的模樣,就主動介紹自己是國內大學工作的,你找工是迫不得已,我做小買賣也是無可奈何。大家一塊兒幹吧!後來我的小店就成了海外知識分子聯絡站。記得有廈門大學的,武漢大學,上海政法大學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古典文學老師。我當年的第一誌願就是華東師大中文係,這個情結讓我和他特別熱絡。他是老三屆參加高考的,有個年輕漂亮的妻子,是同校的校工之花。中國古典文學,當年在海外是英雄絕無用武之地。這使他一直鬱鬱寡歡,想回國老婆不讓。後來我介紹他們在附近開了一家咖啡館,一直做了二十多年才退休。
那幾年我很開心,可以在店堂裏高談闊論。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學術氣氛很濃(大笑)。可惜有些人來得急去的也快,他們把我這兒當做跳板,我也能理解。我對自己做個小買賣挺充實。螺絲殼裏做道場,心有多大,天有多大。
後來中國的變化越來越大,出國的知識分子“背囊客”越來越少。來上門見工的都問不出什麽學曆來,讓我鬱悶的隻好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
恕我隱去了真實背景,不想有人對號入座。因為我還要繼續講這個城市的故事。講我們泱泱古國的儒學之風,怎樣從我這兒開始,在這座異邦城市的漂流中變為商賈之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