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個視頻中看到一幕令人心潮澎湃的畫麵:白天鵝一家在破曉時分起飛。湖水泛著銀灰色的漣漪,晨霧如輕紗般輕覆水麵。天鵝爸爸展開雙翅,修長的脖頸劃出優雅的弧線,宛如交響樂指揮家即將揮棒。它不斷大幅點頭,像是在傳遞一個無聲的訊息。
天鵝媽媽和孩子們雪白的羽毛隨著輕輕的點頭在顫動,看起來是在低語回應,那是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就在這悄然流動的氣氛中,我仿佛聽見天鵝爸爸說:“要起飛了,準備好了嗎?” 天鵝媽媽和孩子們溫柔地回應:“準備好了。”
當第一縷陽光剖開雲幕,天鵝爸爸率先振翅而起,掠過水麵時帶起一串晶瑩的水珠,宛如空中凝結的水晶項鏈;天鵝媽媽緊隨其後,羽翼的邊緣被晨光染上了金邊;孩子們雖顯稚嫩,卻奮力追逐父母的軌跡。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這真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我的眼眶濕潤了 - 這些不會說話的生靈,正演繹著最動人的生命課堂:它們不需要華麗的巢穴,不計算遷徙的裏程,隻專注感受托起羽翼的氣流,在飛翔本身中體會純粹的歡愉。
年輕的白天鵝們,也許是第一次展翅高飛,帶著些不確定,卻又滿懷好奇和憧憬。它們的振翅,是一種樸素的成長宣言。我看著白天鵝一家漸漸遠去的背影,忽然覺得,它們的心情是何等喜悅,朝著某個既定方向,義無反顧地前行。我的心,也仿佛隨之遠離現實的喧囂,飛向一個更本真的世界。
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樣的“純粹”竟已久違。我們有多久沒有這樣“感受”生活了?停下計算,停下丈量,單純地去感受“此刻”。在這個習慣用價格標注一切的時代,我們執著地收集快樂的“憑證”:米其林星級、限量手袋、朋友圈的異國海灘打卡。我們像精明的會計,把快樂折算成貨幣單位,卻漸漸失去了它最原始、最自由的感知力。
真正的快樂,像白天鵝感知氣流的變化那樣,藏在我們心靈對細微之美的覺察中;它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像微風拂過湖麵,帶起心底最純粹的漣漪。有人在城市霓虹下仍感空虛;有人在鄉野間聽風穿林,嗅烤玉米香,抿一口粗瓷碗裏的熱茶,雖是粗茶淡飯,卻笑得從容自在。
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往往藏著最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街邊攤的炭火烘著紅薯,香氣混著冷空氣鑽進圍巾裏。那時不懂什麽高級料理,隻覺得熱乎乎的甜味能融化整個冬天。信用卡能買來米其林的擺盤,卻買不到烤紅薯“噗”地一響時,那聲讓童年鼻尖突然發亮的甜蜜驚喜。
宴席再豐盛,若無人真心舉杯,也不過是精致的孤獨;而一個便當,若有親人的笑語作伴,就勝過山珍海味。
回憶中那些最溫暖的片段,往往並不奢華:兒時夏夜裏和小夥伴在院中乘涼,看星星眨眼,聽大人講故事;一個冬日午後曬著太陽,捧一本舊書,喝一杯熱茶;一次朋友間的長談,無需華麗場所,隻需一顆真誠傾聽的心。這些瞬間的快樂,不靠花錢,隻靠“用心”。
看見花開的顏色,聽懂鳥鳴的節奏,感受到晨光灑在臉上的溫柔,在疲憊時有人遞來一杯水的體貼。。。這些微小卻真切的感動,構成了生活最樸實和深沉的質感。快樂,從不是擁有多少,而是心能感受多少;當我們放下對“更多”的執念,學會珍惜已有,心靈才真正獲得自由。
不止是白天鵝,其它物種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起飛時刻”。我想說說家中兩隻小鸚鵡初飛時的模樣:它們在空中劃出歪歪斜斜的弧線,卻毫不慌張,反而興奮地鳴叫,翅膀拍打出稚拙的節奏。這多像我們人生中那些笨拙卻真誠的追尋 - 這就是生命中最美的部分,沿著不完美的軌跡,展開翅膀,那是願意與風相擁的勇氣,是羽毛記住陽光溫度的初心。
飛翔的意義,沒有征服天空的欲望,隻是交出自己,能成為它的一部分。隨著白天鵝振翅離去,湖麵重歸平靜,那振翅高飛的瞬間,已深深留在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以下的圖片是AI製作,原創
“展開翅膀,那是願意與風相擁的勇氣”
— 很美的語言。很多年前我家後院有蜂鳥築巢,看見過其中一隻羽翼漸豐後飛走的身影。
==“我的兩隻小鸚鵡,平時都自由活動,。。。”
-----------------------------------------------------------------------
你說得真好!我忽然覺得“她在叢中笑”,其實就是飛翔最安靜、最深情的模樣。不是喧嘩地俯視世界,而是悄然地歸於山林、歸於天地。
---------------------------------------------------------------
謝謝鼓勵!寫這篇文章花了不少時間和心力。散文要寫得通暢,不煽情又要有韻味確實不容易,我改了好多次才定稿。
我的兩隻小鸚鵡,平時都自由活動,隻有晚上睡覺或有人來訪時才會被關進籠子。我準備了兩個相距一定距離的籠子,它們就在兩者之間自由飛,但大多數時候則站在籠子上或呆在籠子裏唱歌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