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家裏發生了一件事,說起來不算驚天動地,隻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中年人活得太難了。
住在杭州一家養老院裏的伯母,今年已經九十多歲高齡了,身體一直硬朗,鶴發童顏。有天,她執意要出門買點兒東西,護理員勸不住,隻得陪她一起出去。可沒走多遠,伯母就不慎摔了一跤,導致盆骨骨折。高齡加骨折,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不可承受的風險。伯母是活得明白的人,也聽得進去勸,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前,她交代了幾句“萬一出事”的話,讓人不禁心頭一緊。幸運的是,手術很順利,沒過多久就出院了,後期的康複由養老院負責。
照料伯母整個住院過程的,是她的大外孫,也就是我的大外甥。盡管雇了護工,但還是需要他親自操持住院、手術、出院的每一個環節,醫院裏一有問題,第一時間找的就是他。護士們都誇大外甥孝順,可他隻是淡淡地說:“沒人管,隻有我上了。”簡短的兩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卻讓我感覺壓迫感。那一刻,大外甥肩上的重擔仿佛具體化了,我看到了他多年來為家庭默默付出的辛勞。
伯母並非沒有其他親人,她有三個女兒。但現實往往比血緣更複雜 - 她們都因種種原因,無法真正照料這位年邁的老母親。
大女兒,也就是大外甥的母親,七十來歲了,身體欠佳。去年也曾因摔倒造成盆骨骨折,雖然手術成功,恢複得不錯,不過行動依舊不是那麽自如。大外甥的父親腿腳也不好,早被醫生建議做膝關節手術,可因為害怕手術,遲遲沒有行動。
二女兒遠居外地,身體狀況也不好,偶爾帶著女兒回來看望伯母,卻無法提供穩定的照顧。
令人遺憾的是住在同一座城市的三女兒。幾年前因房產和錢財的問題,她與伯母之間鬧出了矛盾,關係一度破裂。盡管最終財產幾乎都歸了她,但情分卻沒能維係下來。從那以後,伯母就再也無法在她家落腳了。她的兒子在伯母住院期間偶爾前來探望,隻是看看而已。
伯母自從沒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後,隻能在大外甥家和二女兒家間輾轉寄居。這些年,伯母在大外甥家享受著四世同堂,充滿了溫馨。直到去年的一天,大女兒一跤摔傷,無法再照料伯母,才把她送進了養老院。
我常常在心裏感歎:許多中年人,尤其是像大外甥這樣的中年男人,上扛長輩衰老的重擔,下撐子女成長的希望,還要兼顧事業的發展,真是家庭和事業兩頭壓。那些本該分擔責任的親人,卻因種種原因早早退場,隻留下大外甥獨自扛起一切。
這大概是許多中年人的共同命運吧,他們像一根默默承重的梁,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父母的病、孩子的學業、生活的漏洞,全靠他們一點點去填。他們不抱怨,不喊累,隻是日複一日地堅守。
在旁人眼裏,作為獨生子女的大外甥總是給人精明能幹、樂觀開朗的印象,似乎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能輕鬆應對。我有時會想,肩膀再硬,也總有發抖的一刻;可心裏裝著一家老小,他不敢放手。
人到中年,最悲涼的,是在你身心俱疲的時候,才發現竟無處可以依靠;最令人寒心的,是你所有的付出,從未被放在心上,隻被當作理所當然。我隻能一聲歎息,人啊,不能太懂事了。太懂事的人,總是忘了自己的感受,什麽事都去扛,結果誰都覺得你能扛。最終,那些責任、義務,甚至那份無言的愛,慢慢變成了無形的枷鎖,壓得你疲憊不堪,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了。
大外甥不能也不敢倒下,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撐不住,身後的家,也就塌了。
圖片由AI製作,原創
我的博文:《奔忙半生, 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男人到了身不由己的年紀,必須抗下所有的不如意。
==“從道德邏輯來說,誰繼承了父母的房產和存款,就應承擔更多贍養責任。然而現實中,有人得了好處卻推卸義務,甚至理直氣壯,真讓人看不下去”
==“養老院的本質,是用專業的服務來代替家庭照護;。。。”
但養老院也有它的局限,比如人手不足、從業者素質參差、運營成本高等,不能把期望值設得太高。對養老院的理性認識,是一種成熟社會和成熟的人所應具備的態度。
===========
不要緊,有小康,你什麽時候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
=================
小康,問題還是出在你伯母身上,人還活得好好了,和孩子談什麽房產和錢財問題,這不是製造家庭矛盾嗎?隻能怪自己,可憐大外甥了,老實人吃虧啊
---------------------------------------------------------
京妞的媽媽很有智慧。想起了這麽一句話:能者多勞,用在大外甥身上挺合適的。
--------------------------------------------------------------
京妞說的沒錯。有的子女表麵一套,甜言蜜語,結果一旦掌握了父母的財產就翻臉了,令人寒心。我去杭州,都不見老三他們一家。
----------------------------------------------------------
我其實隻是在描述一個家庭的現實,沒有刻意渲染什麽。忽然想起一句老話: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的是來討債的。想想挺感慨。
伯母應當早點去養老院,不至於跟女兒鬧翻,住在女兒家問題就會多,不像獨生子女沒有財產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