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68)
2019 (112)
2023 (1)
我這人就是一介布衣,沒接觸過幾個達官貴人,有限的幾個帶給我的認知讓我重新對有的富人和從政的人開始了新的看法,他們並不象傳說中的那些土豪或政客,所以在這裏我用了富豪這一詞,而不是土豪。
有些人一定會說,你不要以偏概全,說的不錯,我隻說我遇到的富豪。我這人自打開博以來,發現有這麽個“才能”,這是我以前沒意識到,要感謝文學城給我的這個展示的舞台,那就是我會講故事,但我不會編故事。
我以前給周圍的人講故事,沒啥掌聲,但沒想到的是,在文學城裏講,一不留神,點擊率達到快2百萬了,這隻用了2年多的時間,我不知道我有何德何能受到這裏的讀者的如此寵愛,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我今天要講的是一個身價幾十億人民幣的富豪,他的日子也是過著996式的生活,甚至很多時候超過了996,我就稱這個富豪為Z總吧。Z總是個40多歲的人,年輕的時候從浙江縣城老家(那時還是縣城,現在是縣級市)到東北和北京開廠,賺了些錢後,又回到了老家開廠辦企業。
Z總一個沒有後台背景的外來戶,在東北和北京闖蕩,能夠想象得出這裏的艱辛與不易,但他在我們麵前從沒抱怨過,隻是說這是對自己很好的鍛煉。在這方麵我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過去一不滿意,就心生怨氣,怨環境和人不好,可就沒好好想想,每次的不如意或是挫折,都是對自己的鍛煉,隻能把自己磨練得意誌堅強;每次的不如意或是挫折,都是一個成長的過成,讓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不會成為一個巨嬰。
很多富豪之所以能成為富豪,這跟先天遺傳有關,但我認為,主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膽識。有些人一定會說,無商不奸,是的,但我沒證據說Z總是個狡詐和幹事不擇手段的商人,所以我就不能亂說話,我隻能說我看到的Z總,感覺這人長了毛,比猴子還精,但精的人多了去了,怎麽沒見那些人都成富豪呢。所以說,精還得精對地方。
在國內,成為富豪要遇到好政策,Z總就是這些幸運兒中的一個,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又加上做的產品對路子,就發家致富了。
Z總的兒子在美帝留學,他和太太自豪的一點是,他們隻負擔兒子的學費,其它的都由兒子自己承擔。年輕人喜歡玩兒槍,所有買槍的錢,都是靠自己打工掙的。所以,我隻想說,富豪家的孩子,也不都是紈絝子弟。
說句題外的話,我對小孩子出國留學是抱著支持的態度的,退一步說,就是出來鍍層金,也開闊了眼界。有句老話是這麽說的: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家裏有條件,為何不送孩子出來認識認識世界呢,學習些先進的西方文明與文化呢。出來留學的小留們,就是互相抱團取暖,又有何妨,我們這些老留,剛到美帝時,還紮堆互相關心呢。我的一個年齡大我好幾歲的老中好友,至今還把我當小妹妹般的關愛著。難道留學要讓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出處和中國文化嗎,我想,這不是留學的初心吧。初心是啥,我的認知是:出國留學是來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和進技術的,不是來斷根的。這麽多年走來,在美帝,我們這些抱著自己文化不放的老中,混得並不差啊,甚至有些人混得相當不錯。
未完待續
說的很有道理。 國內的孩子們, 若是有條件的到國外來看一看, 可以長不少見識學到不少東西。 不過目前也就是大城市的孩子出國的多, 農村還是經濟條件差一些沒條件出來。
“先進的西方文明與文化” , 目前也懸, 不論歐洲還是北美, 現在都有點亂象叢生了。
+1
等著聽下麵的故事,浙江人厲害啊,到東北闖,幾十個億:))
康康兩年多就將近200萬,好!
浙江人傑地靈,是最富有的省份之一,我是為有著半個浙江人的血統感到自豪,我家LD也是半個浙江人。
同時祝賀小康在文學城2年時間也拚湊了200W點擊量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