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樹

愛書愛樹愛美食愛這個世界,記錄生活點滴個人感悟
個人資料
柿子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故事,就是聰明人和笨人的故事”—中國文化教育的尷尬

(2017-10-07 18:40:20) 下一個

我家兒子每周一次在中文學校上課有兩三年了,進步如烏龜散步,每次開學都唉聲歎氣。為鼓舞士氣,我鼓勵他說:學好中文,下次去中國餐館,你來點菜。結果他說:點菜看照片就可以了,不需要中文。嗬嗬。。

有一日問他學啥了?他說他沒搞明白。好像是“something about no head and new head”. 啥?我也不懂喔。問老師。原來老師很文藝地教了兩句詩: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眉頭和心頭,兒子聽成了“沒頭和新頭”。嗬嗬。。

老聽別人家的孩子幾歲會背唐詩,我倒不覺得孩子背詩多重要。白話都不懂呢,詩太高級了。但是還是要激發他學中文的興趣呀。後來我想講成語故事應該是個好主意,又學中文又學文化,還有那啥三觀道理教育。所以開始每天講兩則成語故事。從曹聰稱象開始,倒草船借箭,望梅止渴,畫餅充饑,邯鄲學步,買珠還櫝,等等。兒子聽得津津有味,每天還盼望著講故事。講了一陣,我的成語庫快見底了,說:讓媽媽想想,還有什麽故事呢?兒子說: 我知道,中國的故事,就是聰明人和笨人的故事,像曹聰稱象是聰明人,有的人就是很笨。啊?我吃了一驚,自己還從沒想過,這麽總結還是挺有道理的:我們中國文化確實是崇尚個人的聰明能幹的。那麽有沒有其他的故事呢?

孔融讓梨?鼓勵謙讓尊老。在美國,我更願意孩子學會尊重每個人,該是自己的就要爭取,該是別人的要公平待人。有梨,切開大家分享好了。

愚公移山?要傳遞的是契而不舍,一點點去做最後達到目標的故事。精神倒是可嘉,可惜這故事放在現代高科技時代,孩子們更喜歡探索怎樣利用科技來實現移山的工程。

大鬧天宮?好像也不可取。有衝突時,怎樣溝通尋求雙贏,是美國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一。像弼馬溫大鬧天宮,在法治社會,還是不要提倡了。

想了一圈,我決定放棄給他講中國成語故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