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應崇尚中華醫學

上網就可使用的多成中醫:duosuccess.com。多成中醫直接源於易學,不是基於現代中醫。
正文

漫談中醫 —— 疾病痛苦是本能反應

(2017-06-06 07:17:26) 下一個

疾病痛苦是本能反應

DuoSuccess.com

疾病的痛苦是好事,是人體的本能,是人體抵抗疾病的本能反應。疼痛是人體自我保護防禦係統啟動的標誌。

疾病同時也是人體對自身疾病的治療方式。疾病的本身並不一定是壞事,所以中醫的作用是幫助之,而不是抑製或取消之。

在西洋醫院,如果一垂危的感染病人不發燒,人們都知道不是好事,說明病人已反應不起來了,已經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或者病人已經極度衰弱了(問題是他們平日裏仍然給感冒患者鎮咳藥和退燒藥)。

感冒或肺部感染的咳嗽,是人體將肺腑之內的分泌物或異物排出體外的一種本能反應,將痰咳出排出是好事,否則這些黃黃綠綠的痰留在體內絕非好事。

眼睛進了小砂或灰塵的時候,會很疼痛難受,會大量流眼淚,這是好事,是人體為了保護自己而作的本能反應,目的是將這些異物驅逐。 如果這時給予止痛,止淚,你認為是幫了病人還是害了病人?

中醫不通則痛,經絡通了就不痛了,腸胃不通或如便秘也會脹痛不舒適,通了就好了,就不痛了。

或像生孩子的一朝分娩,忍一忍就好了。

當人感覺到不舒適,感覺到疼痛,就會停止工作,休息養病,就像手不小心觸摸到火焰,疼痛會讓人下意識地挪移離開,從而保護自己(很難想像當人的手不小心觸摸到火焰,而又沒疼痛的結果是什麼)。

當然,如果病重,人體本身的防禦係統不足以抵抗,就需要外援需要中醫了(好幾千年以前還沒有西洋醫學)。我們從中國的歷史可知,我們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層次遠高於現代的我們,起碼四大名著是古人寫的,何況四書五經。也就是說我們可否聽從祖訓,也算是孝道吧。

既來之則安之,養病,是中國傳統對抗疾病,或探望鼓勵病人最常用的話。用平靜地心態,安心地接受中醫的調養治療,默默地忍受,不能急躁惶恐,隨遇而安,順其自然,也是一個境界。中醫有雲:恐則氣下(即恐懼本身會使抵抗力下降)。

微笑和安靜放鬆同時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是健康免疫係統的關鍵。當人放鬆時,特別免疫細胞功能增強,新陳代謝活躍度降低,身體製造較少自由基。微笑則可以令身體製造更多賀爾蒙血清素,令人快樂和放鬆。人的「生命能量」有限,壓力緊張或太多運動都會加快「生命能量」的消耗,令身體製造更多自由基;會產生皮質醇,損害腦部,導致記憶力衰退、提早衰老,加速衰老,令身體更容易生病,減短壽命。

不應隨意使用西洋醫學的有毒藥物,鎮靜止痛,掩蓋病情,削弱人體本身的自然反應,阻礙人體與生俱來的抵抗疾病的本能反應。

這同時也是中西醫的一個分水嶺,看法的不同以致二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疼痛,西洋醫學是馬上止痛,痛止了就可出院回家了(下次是下次的事),中醫是找出其病變之處,治療的時候可能還更痛,痊癒之後就是痊癒了(留意,這裡是痊癒而不是止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