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呀啊,無家可歸; 你呀啊,有家難回。同是天涯淪落人,苦瓜苦藤緊緊相隨。彩雲飛過大雁追,捎個信兒到峨嵋。親人啊,我們幾時能相會?”
這是一首老歌,李穀一和李雙江的對唱。來美國十年有餘, 絕少有感慨思鄉,自以為鋼鐵已經練成。但不知道為什麽,這幾天這首歌總是揮之不去。怎麽會這樣?
意識的產生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生產意識,或者說思緒。如果把大腦比喻成巨型計算機,意識就是程序代碼和輸出,很多時候是亂碼和錯誤信息。重複出現的信息是值得關注的,因為這可能是潛意識在試圖發言。
潛意識是另一個有趣的機製,它通常被意識藏在幕後,但最終控製著意識。理解潛意識大概就是佛教說說的自我知悟。所以這首歌應該是潛意識在說:該考慮回家之類今後發展方向的問題了。
無風不起浪。最近朋友三四在探討養老問題。我們這些海外遊子該到什麽地方養老?留在北美進養老院?--據說華人在養老院晚景淒涼;回國?--據說年齡在35以上的很難立足。拚不過年輕人。其他國家???--中年危機困擾著許多曾經的精英們。
但是,窮則變,變則通,隻要找到方向,每天努力一點點就可以了。小妹現在的階段?--大概是在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