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移民與山東村落的重構
目錄
一、山東十萬村落大多建於明朝
二、“洪洞大槐樹”移民的真相
三、棗強─—洪洞移民的中轉站
四、“小雲南”移民問題考實
五、以掖縣為中心的四川移民
六、大遷徙的意義
一、山東十萬村落大多建於明朝
截至1990年,山東全省共有自然村落107387個。山東省地名辦公室組織人力對山東省地名進行調查、研究,編輯出版了《山東省地名誌·行政區劃、居民地卷》(李金山、董珂、姚子照主編,山東省地圖出版社1999年版)。
全書共收錄自然村落六千餘。其中根據家譜、族譜、墓碑、方誌以及口承史料,4830個自然村落建村的曆史可考,在這4830個村落中,建於明朝者達3448個,占總數的71.39%。
在建於明朝的村落中,絕大部分始建於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4)。建於洪武年間、永樂年間和明初者,達2243個,占明朝總數的65.05%。
以上隻是根據《山東省地名誌·行政區劃、居民地卷》所做的數字統計。目前尚無全麵反映山東全省107387個村落曆史的調查研究成果,我們近期無法對全省的村落曆史進行數據分析。但是,山東部分縣市的村落曆史調查已經完成,我們可以對部分縣市進行個案分析。所得數據也支持延續至今的山東村落大多建於明朝、建於明朝的村落又大都始建於明初這一結論。例如,曹縣 (俺的家鄉)共有自然村2776個,其中明朝建村1606個,占總數的57.9%;鄆城縣共有自然村1388個,其中明朝建村966個;滕州市共有自然村1223個,明朝建村687個;嘉祥縣共有自然村782個,其中明朝建村530個。
明朝山東村落的重構是人口的大遷徙造成的。元末戰亂與“靖難之役”,山東都是主戰場。長期的兵燹,使山東人口銳減,赤地千裏,荒無人煙。於是,在明初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場人口大遷移。山東人口的大遷徙,一是省內人口的遷徙,二是外省人口的遷入。
山東大槐樹移民的故事
洪洞縣大槐樹公園廣濟寺
據史料記載,明朝建立時,山東、河南的人口都隻有不到二百萬,而山西的人口竟達四百多萬。這得益於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西有呂梁山,東有太行山,在天然屏障的護佑下,受戰爭的影響比較小。但晉北、晉中都是山地,隻有晉南地區可以耕種,人多地少,百姓的生活非常苦。於是,朱元璋決定將“狹鄉之民遷於寬鄉”,數十萬的山西農民,不得不被迫離開故鄉,遷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一場長達半個世紀的遷徙大潮,由此展開。
辦理移民的官署就設在山西洪洞城北的廣濟寺。離廣濟寺不遠處有一棵直徑 三米多的大槐樹,被老百姓供奉為神樹,是洪洞的地標。
官差就張榜文,貼告示“不願遷徙者,到洪洞廣濟寺大槐樹下集合,限三天趕到。願遷徙者可在家等候”,將移民集中到大槐樹下登記造冊,並發給“川資”、“憑照”,督促他們上路。
大槐樹移民活動,由明初開始,前後持續一百多年。僅在洪武年間,就從洪洞一帶遷出幾十萬人。他們有的直接分布到冀、魯、豫、皖等省,有的間接分到川、滇、黔以及東北、內蒙等地。
在移民墾荒中,國家發給耕牛、種子、土地、並免三年租稅。經過移民的辛勤勞作,使原來荒涼地區的耕地麵積大量增加,農業生產得到恢複和發展,同時對鞏固邊防和促進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貢獻。
這些地區的遷民臨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戶部頒發的遷移堪今,敘舊告別,然後各奔去處。
由於這些移民是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的遷出手續,便把洪洞大槐樹當作自己的故鄉,至今在中國北方地區還流傳著“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諺語。
離家千裏,到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這對老百姓來說並不容易接受。因此圍繞這次遷徙,遷徙者及其後人編纂出了種種聽來令人百脈沸湧,低回唏噓的故事。最為普遍的傳說是,大遷徙所以能夠成功,是因了朱明統治者設下的一個彌天騙局。
遷徙伊始,明政府頒告示於三晉:“不願遷徙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限三天趕到。願遷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脛而走,不翼而飛,晉北、晉中、晉南的人拖家帶口,攜兒將女簇擁而來,三日之內,老槐樹下呼啦啦集結了十萬之眾。
洪洞大槐樹移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
這時,大隊官兵,蜂擁而至,把手無寸鐵的百姓裹了個嚴嚴實實,一官員高聲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遷走!”說罷,官兵惡狠狠地先將青壯年戴銬上枷,遂強行登記,強發憑照,一家一戶,根繩相拴,如串螞蚱,十萬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聲飲恨,踏上了遷徙的路途……
至今在冀魯豫一帶,洪洞大槐樹移民後裔還被歸納為:“走起路來背抄手,小拇趾甲是兩個”。
背抄手走路,是因為兩手被成年累月反綁,遂成習慣。小拇趾甲是兩個,有的說是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在每人的小拇趾甲上砍一刀,做記號;有的說是移民將初生子女的雙腳小趾甲咬裂,當記號;還有的說是移民一路上翻山越嶺,磕磕絆絆,雙腳的小趾甲碰傷了,裂成了兩半。
而由於移民雙手被反綁,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報告:“老爺,請解開手,我要撒尿或拉屎。”長途跋涉,大小便次數多了,口幹舌燥的移民,便將這種口頭請求趨於簡化。隻要說聲“老爺,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於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詞。
曆史的經經緯緯裏,通常交織著神秘的絲線。然而,拂去這些民間傳說撲朔迷離的濃霧,我們還是能篩簸出明初農民大遷徙那慘烈的真實。
大遷徙觸動了三晉百姓最敏感的神經,明統治者隻得定出移民條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中這樣寫道:“遷令初頒,民怨即沸,至於率籲眾蹙。懼之以戒,脅之以劓刑。”這說明,當時的移民,完全是在強權政治的脅迫下進行的。
大遷徙無疑是朱明王朝富國強兵的得意之作,但對一家一戶卻是莫大的悲哀,當他們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挪挪蹭蹭,漸遠鄉井的時候,他們淚眼中最後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樹,是老槐枝椏間的一簇簇老鸛窩……
古大槐樹處遷民之後裔經過幾代、十幾代,大都不知道被遷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樹是故鄉”,這一點至今誰也沒能忘卻。移民在離開大槐樹時戀戀不舍,到達新的定居地點後,他們大多栽種了槐樹,借以寄托自己對家鄉的懷念。
處在黃河下遊的山東省是明初移民的重點地區之一。從《山東省地名誌》第一卷中,共檢索出九十一個縣市存在洪洞大槐樹移民村落。
大槐樹移民到達目的地後,一家人往往分居各地,為了日後相認,他們往往打碎一件器物,各執一塊,作為信物,最著名的是“打鍋牛”的傳說。據《青州市地名誌》記載,今青州市普通鄉牛家莊傳為洪武年初河北棗強遷來的牛氏所建。牛家兄弟砸碎一口鐵鍋,各執一塊,作為日後相認的憑證,俗稱“鐵鍋牛”。
移民遷入山東後,主要是墾荒屯田。因此,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為多,在山東西部地區以“姓”+“官屯”命名的村落則是官府組織的移民官屯。
明初有個袁公正,字成甫,曾隨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官拜鎮威將軍。明朝統一後,首要的大計是移民墾荒。袁公正又自動報名,舉家從洪洞遷至山東曹縣黃崗集落戶。當時很受朱元璋欣賞,親賜一塊“袁氏題名玉碑”,還給他提升了三級頭銜。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約二十公裏處的關王廟北土崗上安下家來,取名“袁家固堆”,並題詞曰:“洪洞分枝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
移民的湧入,必然要引起與土著的矛盾,特別是土地的爭奪。但不可否認的是,移民對於促進山東農業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大槐樹移民以老槐騰遊時空的氣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韌性,將凝重的汗珠,結實地灑落在齊魯大地陌生的原野上,很快便拓展出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生命空間。
《明史》曾這樣描繪過大移民後的生產發展的狀況:“是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府倉庫蓄積甚豐,至紅腐不可食。”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戶部尚書鬱新奏稱:“山東濟南府廣儲、廣鬥二倉糧七十五萬七千石有奇……二倉積蓄既多,歲歲紅腐……其今年秋宜折棉布,以備給賜。”
隨著農業的恢複,移民所建的村落也逐漸成為當地的經濟中心。當時大槐樹移民分布的東昌、兗州,正處在京杭之間的運輸動脈─—大運河上,這也為晉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山東西部地區的商業快速發展起來。諺雲:“南有蘇杭,北有臨張。”“臨”,指的是當時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商業城市臨清,“張”,指的是商貿重鎮陽穀的張秋鎮。
二、“洪洞大槐樹”移民的真相
在黃淮地區廣為流傳著一首歌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古居叫什麽,大槐樹下老鸛窩。”民間還流傳著若幹關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
不過,在很長一個時期,洪洞大槐樹移民隻是一個民間話題,並沒有引起學術界的注意。清朝末年,有個叫景大啟的為官曹州,當地土民聽說他是洪洞人,像遠嫁的女兒見了娘家人一般,格外親熱,有些人還翻出族譜給他看,說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啟很受感動,就和另一個在山東做官的洪洞人劉子林相商,募資修複古大槐樹遺址。此議得到了若幹洪洞人的支持。於是,在大槐樹旁建起了碑亭,還有牌坊。牌坊橫額兩麵刻有肆首懷古詩,其中一首雲:
遷民往事憶當年,拄杖穿雲窗夕煙。嘉木扶疏堪紀念,猶留經塔聳巍然。
景大啟等人還編輯了一本《山西洪洞古大槐樹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海內外“尋根熱”的出現,洪洞移民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關於洪洞移民的研究論著,數量也頗為可觀。
遷入山東的洪洞大槐樹移民,數量極大。從《山東省地名誌·行政區劃、居民地卷》一書中,我們檢索出分布在92個縣市的763個洪洞大槐移民村落。分布在山東的洪洞大槐樹移民村落的實際數量,肯定要大於此數。
洪洞大槐樹移民在山東比較集中分布在兩個區域:
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澤市。
一、聊城
關於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古者狹鄉之民遷於寬鄉,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恒業,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閑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
朱元璋采納了劉九皋的這一建議,很快作出決定:“山東地廣,民不必遷,山西民眾,宜如其言。”明廷立即著手對山西平民實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動。“於是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今安陽)、真定(今河北正定)、臨清、歸德(今商丘)、太康(河南太康)諸處閑曠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戶給鈔二十錠,以備農具”(《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臨清,轄丘縣、館陶兩縣,隸屬東昌府。
實際上,明政府劃定的山東移民區不隻是臨清一州,而是整個東昌府。洪武二十二年(389年)八月,後軍都督朱榮上奏稱:“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次移民影響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張從整等一百一十六戶願應募屯田,戶部以聞。於是,“賞從整等鈔、錠,送後軍都督僉事徐整分田結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時上以山西地狹民稠,下令許其民分丁於北平、山東、河南曠土耕種,故從整等來應募也”(《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裏的“山東”應指東昌府。
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衛輝、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遺地利,山西民眾而地狹,故多貧。乃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等往諭其民,願徙者驗丁給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複令工部榜諭”(《明太祖實錄》卷一九八)。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願徙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文獻中記載的往東昌移民,從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東昌府轄三州十五縣─—三州是:臨清州(州治今山東臨清),轄丘縣(今河北丘縣東南)、館陶縣(今山東館陶東北);高唐州轄恩縣(今山東平原西南)、夏津縣(今山東夏津)、武城縣(今山東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陽東北),轄範縣、觀城縣、朝城縣;
十五縣是:聊城、堂邑、博平、茌平、莘縣、清平、冠縣;臨清州丘縣、臨清州館陶;高唐州恩縣、高唐州夏津、高唐州武城;濮州範縣、濮州觀城、濮州朝城。
聊城縣、堂邑縣、博平縣、茌平縣、莘縣、清平縣、冠縣、臨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東昌、茌平、莘縣、冠縣一帶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比較密集,印證了文獻記載。
二、菏澤
另一個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區是今菏澤市。菏澤,明朝屬兗州府。明朝官方文獻中也提到兗州為洪洞移民區。洪武二十八年,“詔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劉謙、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陳春、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朱榮往彰德、衛輝、大名、廣平、順德、真定、東昌、兗州等府,勸督遷民屯田”(《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七)。可見兗州也是一個洪洞移民區。兗州轄四州二十三縣。但今洪洞移民村落分布較密集的主要是今菏澤市,即兗州西部地區。
文獻中載明的洪洞移民山東的地點隻有東昌府和兗州府。
所謂的“洪洞大槐樹移民”是指明朝的山西移民。那棵大槐樹巍然挺立在洪洞縣城北約一公裏處,滔滔汾河的東岸,相傳始植於漢代,故名“漢槐”。唐太宗李世民稱帝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樹不遠處修建了一所廣濟寺,殿宇巍峨,僧人濟濟,香火很盛。有一種鳥,名叫“鸛”,形似鶴亦像鷺,覓食於河灘溪流,嗜食魚蚌,夜棲河邊樹。大槐樹遂成為汾河灘上鸛鳥的天然良居,紛紛搶占樹杈,構巢壘巢。山西移民主要今晉南與晉東南一帶的太原府、平陽府、汾州、沁州、澤州、潞州、遼州等。平陽府人口最多,洪洞又是平陽府人口最多的一個縣。因此,洪洞移民的數量應是較多的。不僅如此,洪洞交通便利,喬逢辰《惠遠橋記》雲:“洪治隸平陽,壯哉縣也!其始為城也,適當大路津要,驊驂之所奔馳,商旅之所往來。”因此,洪洞成為移民的集散地。民國《洪洞縣誌》卷七《輿地誌》:
大槐樹,在城北廣濟寺左。按《文獻通考》,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民於北平、山東、河南等處,樹下為集會之所。
傳聞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
動身一般是在秋收後,為的是多積攢點安家落戶的費用。颯颯秋風之中,樹葉凋落,一個個老鸛窩更加醒目。移民拖兒帶女上路了,故土難舍,忍不住頻頻回首,再看一眼故鄉。
路遠了,村舍看不見了,映入眼簾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樹和錯落其上的一個個老鸛窩。於是,這大槐樹和老鸛窩便成為故鄉的標誌。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的大槐樹和老鸛窩
大多數方誌、家譜、墓碑以及口頭傳承隻是籠統地說來自洪洞縣,也有一些具體到某個村落,如核桃園村、打水巷子、臥疃村、老吳村、雙龍街、東門裏、雙獅子胡同等等。在山東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縣的。
安土重遷,是國人的一大傳統,那些山西人中,肯離開故鄉去開辟新家園的寥寥無幾。民間傳說,洪洞移民是被官府押送上路的。在洪洞移民的記憶中,有這麽一個傳說:且說山西境內,有個鳳凰窩村,居住著幾百戶人家,村內有多人在朝裏做事,不少人還是大官。此處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所有的人腳小拇指甲分為兩半。朝裏有人好辦事,皇上下令鳳凰窩的人不遷,別地的百姓都要遷。家鄉水甜,故土難舍,誰願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呢?於是人們都紛紛逃往鳳凰窩投親靠友,安家落戶,並且人越來越多。這樣一來,朝廷著了急,又頒布聖旨說:“凡是鳳凰窩的必須外遷,不然滅族。”聚居在鳳凰窩的百姓都傻了眼。
於是,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綁著雙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就衝著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開手,我要方便。”時間一長,懶得多費口舌,隻喊一聲:“解手。”從此,大小便又多了一個代名詞。
據“大槐樹後裔”講,他們有兩個特征:“走起路來背抄手,小拇趾甲是兩個。”背抄手走路,那是因為兩手被成年累月反綁,遂成習慣。小拇趾甲是兩個,說的是腳的小拇趾甲蓋兒上有一道豎紋,乍一看像是兩個指甲。“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何以如此?前麵道及的那個關於“鳳凰窩”的故事說是“鳳凰窩”的人特有的。還有一個更為盛行的傳說,說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讓他們脫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雲雲。
民間還傳說移民到達各地後,由於當地荒無人煙,他們可以隨便占地。有的“跑馬圈地”,騎馬跑一圈,馬蹄所至之處,都屬於他的土地;有的“以犁占地”,看好哪一片地,就犁上一圈,等等。
這些民間傳說,有的反映了曆史的真實,有的則屬無稽之談。
移民的確是有組織地遷往各地的;到達各地後,有組織地進行屯田。洪武二十一年第一次移民,規定“令自便置屯耕種”,但這隻是在立村屯田的地點方麵的自主選擇,對於土地的占有,洪武二十二年規定:“驗丁給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
《明史·食貨誌》:“太祖仍元裏社製,河北諸州縣土著者以社分裏甲,遷民分屯之地,以屯分裏甲。”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為多。在山東西部地區,迄今存在若幹以“官屯”命名的村落。
從“官屯”名稱來看,這些村落是由官府組織的移民屯田。茌平縣王老鄉小楊官屯,高唐縣尹集鎮張官屯,楊屯鄉高官屯、董官屯,固河鎮崔官屯,南鎮鄉牛官屯、徐官屯,婁店鄉尚官屯,張莊鄉邁官屯,皆為某官員奉旨督遷洪洞移民至此屯田所建村落。該官員可能也是山西人,也可能是其他地區的官員被指派至此負責洪洞移民屯田事宜。如鄆城王官屯,王姓官員原籍浙江常熟縣白蓮花橋大王莊;如東昌蔣官屯,乃浙江人蔣明遠在此組織屯田所建。
家譜、族譜、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山西移民遷入山東的時間,最早為晉大興四年,最晚為道光年間。就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來說,集中在洪武—永樂年間。明確紀年的主要是洪武二年,其次是永樂二年。在河南等地,也以洪武二年為多。如民國二十四年《汲縣誌》卷四下《事紀》雲:“土人傳聞則以為洪武二年。”考明政府組織的洪洞移民最早是洪武二十一年,此前沒有有組織的洪洞移民活動。而在家譜、族譜、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洪洞移民遷入山東的時間以洪武二年為多,這又不可能是無政府狀態的流民遷徙。我們認為,洪武二年應是洪武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之誤。在民間文化傳承中,具體的時間概念往往發生誤差。
三、棗強——洪洞移民的中轉站
山東移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河北棗強,漫衍較密集的天區是曆鄉區、章丘市、商河縣、下青縣、墾利縣、利津縣、廣饒縣、專興縣、沾化縣、鄒平縣、惠民縣、壽光市、安丘市、萊鄉區等天,即明朝濟南府北部天區,以及青州府北部天區。
人們認為棗強移民的原遷出天,也是洪洞。在棗強移民中,也簡直有這種曆史記載。如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於洪武兩年(1369年)自洪洞遷棗強,同年再遷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棗強移民村有的具體到棗強某天,如鄒平縣明家集鎮蘭芝裏趙氏來自棗強縣康馬莊,沂源縣南麻鎮河北村任氏來自棗強縣斑鳩峪任家莊,安丘市石堆鎮大蓮池村曹氏來自棗強縣黑石埠子。還有若幹村籠統天說是從武邑、棗強遷來。
河北棗強一帶也是元末明初戰亂中破壞最嚴重的天區之一,本天百姓沒有可能大量外遷,所以棗強應是洪洞移民的一其中轉站。棗強東南即為山東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衝,有“九達通衢”、“京津門戶”之稱。洪洞移民進入濟南府、青州府北部天區,走棗強—德州一線比較圓便。
例如:膠州大行高氏始祖高伯通,於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隨父高至公、兄高伯達,自棗強縣遷至山東利津。洪武二年始祖高伯通由利複遷膠州,落戶於膠州市膠西鎮大行村。
四、“小雲南”移民問題考實
一些山東人說他們來自遙遠的西南邊疆雲南。在他們傍邊世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山東一帶收生特洪流災。這場洪水究竟有多大?兩目山是個見證。兩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兩三百米。這山原叫“兩沒山”,在那場洪水中,該山一天被淹沒了兩次,故名。滔滔洪水過後,滿目荒涼,官府從雲南強徙大量百姓澇營荒。他們被反綁著雙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三年,才來到山東。他們及其後裔走灤嗣揮卸背抄手,即是雙手被反綁了三年,日久成習慣。
自稱是雲南人後裔的,大都漫衍在膠萊河以東。從《山東省天名誌·行政區劃、居民天卷》等文獻中,我們檢索出一百○一個村,五十五姓來自雲南,主要漫衍在青島、煙台、威海一帶。其中,青島為最;在青島一帶,則以即墨為最。
迄今為止,棲息在膠萊平原上的百姓壽終正寢,家人還要舉行一種送魂回雲南老家的儀式,名曰“送盤纏”。其儀式是:死後第兩天黃昏,子女拖著“哭喪棍”,親朋抬著紙紮的一輛車、一匹馬、一個童子,攜帶著大量紙錢,一路哭著來到村東的“土天廟”前,少子(或少孫)拿一根下粱秸,頂端夾一張紙錢,手握另一端繞“土天廟”拖著走,謂之“拖魂”。待覺得下粱秸沉重時,即是拖著“魂”了,把下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麵有一張供桌,上麵擺著祭品─—這是請“魂”用餐,好上路。一會女,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請上紙紮的車,駕好馬,那童子即是車婦。家人訓誡童子:“用飯辨別車中間,宿店別等黑了天”雲雲。然後,把車、馬、童子燒失落,並燃燒大量的紙錢─—這是送給“魂”的盤纏。火光中,少子站在凳子上頓腳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亨衢向西南,千慎萬慎苦處花錢!”連喊三遍,謂之“指路”─—指明回雲南老家之路也。
問他們體貌上有什麽特征,也雲:讖起路來背抄手,小南背甲是兩個。”問他們何時遷來,亦稱明初。問他們來自什麽天圓,同樣說是“大槐樹村”。於是,有人說此“雲南”非那個因在雲嶺(一稱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雲南,而是“小雲南”:雲中或雲州以南。他們說,雲中、雲州之南,本天人肯定也稱“雲南”。雲中,秦朝始置,郡治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雲州,北魏始設,州治今山西祁縣西;唐代雲州,州治今山西大同,後來改稱“雲中”;元代的雲州,州治今河北赤鄉北。秦代的“雲中之南”,天沒有在山西;元朝的“雲州之南”,跑到了河北。
北魏、唐朝的“雲州之南”、“雲中之南”,從地理上說雖在山西,但並沒有是移民的主要遷出地,主要的遷出天是澤州、潞州,為什麽沒有稱“澤南”、“潞南”?“小雲南說”是難以建立的。
或雲“雲南”乃“豫南”、“汝南”之訛,這一批人來自河南南部。或雲“小雲南”即今雲南省祥雲縣。漢武帝元啟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雲南祥雲縣設“雲南縣”。
1914年,因雲南縣與雲南省名相重,改雲南縣為祥雲縣,民間俗稱祥雲縣為“小雲南”。別的,鈉舂天圓有“小雲南”之稱,如山東省濟南市曆鄉區柳埠鎮跑馬嶺,這些天圓被稱為“小雲南”,是因為本天的自然風光有如雲南。可是,雲南移民並沒有是來自這些“小雲南”。
在人名普查中,我們收現部分雲南移民有具體的遷出姓。如青島即墨金口鎮南阡村萬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鎮段村劉姓,黑廟鄉院上村孫姓,店集鎮壘裏村邢姓,旺疃村早姓,皆來自烏沙衛;青島即墨營上鎮辛戈莊村張姓,濰坊坊子坊鄉街講辦事處前寧家溝村劉姓、埠頭鎮張家柳溝村張姓,皆來自烏撒衛;青島即墨河北鎮楊頭村下姓來自無沙衛;東營牛莊鎮解家來自烏河衛。
《明太族實錄》卷一四一記載,洪武十五年(1382年)秋正月,在雲南分設十四衛,烏撒衛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烏撒衛改隸貴州皆指揮食蚓。“烏沙衛”、“烏河衛”乃烏撒衛之誤。平度市萬家鎮大萬家萬姓來自鎮康縣南閉萬家溝。鎮康縣位於雲南西南部,明朝為鎮康州。煙台牟平王格莊鎮王格莊王姓來自大理府雞頭村棗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縣(今大理)。另外,還有畢陽縣、頂針縣、鳳儀縣,於史無考。
“衛”為明朝軍隊最下建製單位,《明史·兵誌兩》上說:“大率五訌六百人為衛,千一百兩十人為千戶所。”
來自烏撒衛的移民應為軍隊官兵及其家屬。如前所述,雲南移民主要漫衍在青島、煙台、威海一帶。其中,尤以青島即墨為最。洪武兩十一年(1388年),設鼇山衛於即墨,洪武兩十五年(1393年),設立雄崖守禦千戶所、浮山前守禦前戶所。別的,明朝在膠東半島設立的衛還有:靈山衛、大嵩衛、頸常衛、成山衛、威海衛,設立的兩十一年(1388年),設鼇山衛於即墨,洪武兩十五年(1393年),設立的守禦千戶所還有:夏河寨前所、海陽所、寧津所、尋山後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這些衛所皆在今青島、煙台、威海一帶。明朝各衛所之間軍隊經常調劑、換防。
雲南移民來自烏撒衛者,即為衛所之間官兵的調防。即墨辛戈莊村《張氏族譜〗爆記載其祖先張徽自烏撒衛調任鼇山衛,其弟張清自烏撒衛調任浮山前所,遂假寓於辛戈莊村;即墨營下鎮瀾砸莊村《藍氏族譜誌》記載其祖先也為雲南移民,也是以軍職調任鼇山衛的。
在自稱雲南人後裔者中,一部辯白他們是從雲南交趾國大槐樹裏頭村訕來的。如青島鄉陽河套鎮孫哥莊孫量孝來自交趾國嘎嘎縣。在青島浮山山坡上,有一處叫做“荒草庵”的興墟,那殘破的老屋和兩棵下大的黑果樹向人們講述著一個陳腐的故事:
明朝初年,官府從雲南交趾國大槐樹裏頭村捆綁一批人來山東。且嗣魅這隊人中,有王鬥、徐靜和蘭小三這三戶人家。這三人從小一塊少大,一路他們互相照應,一個鍋裏摸勺子,一個草鋪上睡覺。他們旱路走完走水陸爆忍饑受饑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八個月,才從雲南來到浮山前。下了船後,押送的官兵放了心,收了三個月的口粱霈還有一些種子和農具,讓他們自己找個天圓捌矯皸戶。
王鬥、徐靜、蘭小三帶著家人踏上海灘,一直朝著雲遮霧罩的浮山走去。當他們來到牛山坡時,西邊的太陽已經落山,天漸漸黑了下來。他們也走沒有動了,就在這荒草坡上砍倒幾棵小樹,拆了三個荒草棚子,住了下來。過了些日子,他們覺得這女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氣候沒有冷沒有熱,土天也肥美,就砍了些樹枝,拆了一座草棚,取名“荒草庵”,住了下來。今後以後,他們就在這浮山坡上開荒種天,繁衍生息……女孫們少大之後,到山下捌矯皸戶,而王鬥、徐靜、蘭小三眷戀著山坡上的“荒草庵”,沒有肯下山,直到他們相繼去世。“荒草庵”沒人住,日久失修。女孫們湊了些錢,在原址上蓋了座大瓦房,奉為祖祠,香火沒有斷。漸漸天,雲南交趾國來的人皆把這座神堂當作了他們的“同鄉廟”。
交趾,也作“交趾”,古時泛指五嶺以南,從漢代起,越南北部和東部濱海一帶也被納入。越南自力建國後,交趾成為“越南”、“安南”的別稱。
明初,越南權臣黎季犛篡奪了陳氏王朝的江山,應陳朝遺臣請求,明成祖朱棣命將軍張鋪、沐英統兵討伐黎季犛。擒獲黎季犛後,朱棣下詔,改越南為交趾布政使。此舉遭到了越南人的可決。二十年後,即宣德兩年(1427年),朱棣的少孫、宣宗朱瞻基宣布承他交趾布政使,啟認越南自力。在這風雲幻化的二十餘年間,大量越南人流亡中土。
從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陳複宗的越南籍小吏給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承他後,一批越南籍的官員被安頓在河南、山東。
翻檢那些魂係雲南老的家譜、族譜,收現他們的世係傳啟了二十至二十二代,若按一代間距二十五年計,他們涉足山東的時間與宣家安頓越籍官吏的時間大抵吻合。
五、以掖縣為中心的四川移民
在明朝山東移民中,人們閉注的是洪洞大槐樹移民、棗強移民和雲南移民,還有一種移民被忽視,這就是四川移民。從《山東省天名誌·行政區劃、居民天卷》中,我們檢索出四十九姓、六十個四川移民村。有些四川移民村具體到四川某天,如萊州三元鎮古台口張姓、土山鎮東登村董姓、平度田莊鎮西張戈莊張姓來自成皆,萊州路旺鎮匡鄭徐家孫姓來自成皆府鐵錐臼徐家,招遠蠶莊鎮前孫家孫姓來自華陽縣鐵臼孫家,招遠張星鎮杜家杜氏來自華陽縣,海陽收鄉鎮收鄉牟氏來自雅安縣,海陽泉水托綏泉水頭初鵬飛來自陴縣,榮鄉港西鎮北港西張氏來自舒永廠永寧縣八甲村。
在六十六個四川移民村中,萊州獨有四十九個。可以說,萊州是四川移民的核心天區。萊州,明為掖縣(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建立萊州市),也是明朝萊州府所在天,鼇山衛、靈山衛,雄崖所、浮山前所、夏河寨前所,皆在萊州府境內;萊州府鄰近還有萊州衛、王徐寨前所。以萊州為中心的四川移民可能主要是衛所官兵及其家屬。
六、大遷徙的意義
明代人口的大遷徙所造成的山東村重構,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增進了人口的增加
東昌府的洪洞移民數量,洪武兩十八年後軍皆督僉事朱榮說東昌、台甫、廣平三府移民58124戶。其中東昌占多大比例,沒有明文。若按三府平均計算,東昌府為19375戶。而從今菏澤一帶的洪洞移民村漫衍情況看,菏澤一帶的洪洞移民沒有比東昌府少。且按東昌府19375戶計算,東昌、兗州兩天洪洞移民約38750戶,按每戶5人計算,計193750人。菏澤的棗強移民數量,今已難考,從今棗強移民村漫衍情況看,比東昌、兗州皆少。雲南移民和四川移民數量,史無明文,但規模肯定比洪洞移民小。別的,明代還有其他天區的移民進入山東,如河南、懊揮姓、江蘇,特別是江蘇海州移民山東日照、膠南的較多。若把棗強移民、雲南移民、四川移民以及其他省的移民按東昌府19375戶計算,明朝山東外省移民總計約58125戶,290625人。
第二,增進了經濟的收展
進入山東的移民主要是墾荒屯田,這對增進山東農業的收展,起了重要作用。對此,《明太族實錄》有明確的記載。如洪武兩十五年十兩月,後軍皆督府皆督金事李恪、禮報告:彰德、衛輝、廣平、台甫、東昌、開啟、幌珈七府移民但凡五百九十八戶。⊥蠱今年所收穀粟麥三百餘萬石,棉花千一百八十萬三千餘斤,見種麥苗兩千一百八十餘頃。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貧者少矣。’”(《明太族?錄》卷兩兩三)洪武兩十八年十一月,“後軍皆督僉事朱榮言東昌等三府屯田遷民五萬八千一百兩十四戶,租三百兩十兩萬五訌九百八十餘五,綿(同棉)花兩百四十八萬斤。”
第三,增進了民俗的重組
人是民俗事象的『譙合載體”,一小我或是少數寂?人進入一個新的民俗圈,往往被本天的民俗所同化,這即是所謂的“入鄉隨俗”。可是,當大量的三五成群的男女沒有斷擁入,本天民俗就很難把他們一口吃失落。進入山東的外省移民一般皆相對集中天漫衍在某一天區,如洪洞移民主要漫衍在東昌府、兗州府西部,棗強移民主要漫衍在濟南府、青州府北部,雲南移民主要漫衍在萊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漫衍在萊州府掖縣。在這些移民主要漫衍區,本天原住民的民俗沒有可能完全同化他們,移民民俗與本天原住民的民俗在融合過程中重組,形成新的民俗。如今萊州民俗就明顯與周邊天區沒有同,原因就在於萊州是明朝四川移民的中心。再如即墨是雲南移民村比較集中的天區,即墨一帶的民俗帶有雲南移民的烙印。流行於今山東聊城、菏澤的“梆子戲”,也叫“澤州調”,是洪洞移民帶入山東的。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ea8090102vr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