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家譜:
根據家譜記載, 我祖宗與永樂二年(1404 AD) 從山西洪洞遷至山東曹縣的。最早的塔記是萬曆十一年(1583 AD)。最早的敘是雍正三年 (1725 AD),由六世寫的。從移民到第一次敘家譜有300多年,然而隻是追溯到六世,假設一世有20-30年,那麽有將近120年到180年的時間沒有記載了。
我後來百度發現所謂的“我祖宗與永樂二年(1404 AD) 從山西洪洞移民”可能隻是一個傳說,不一定是真的。
我的老爺爺叫言升,我從沒有見過。我爺爺叫玉君,我小時候常常跟著他玩。
於2017年6月18日父親節
願先輩們安息!
養兒育女不容易啊
葛氏源流考
和其他姓氏的人一樣,我葛姓子民在繁衍發展的曆史常河中,由於幾千年漫長的曆史變遷,人口不斷遷徙,加之過去交通和信息不暢,使先民們無心也無法收集我族人的全部人口信息來編纂一部葛姓總譜一脈相承的傳承下來,隻能編纂近支宗譜,以至使後來的子孫們無法了解我族的全貌,實在是令人惋惜的事。可是,我們後輩又不能為此事去責怪我們的祖輩,如上所述,限於過去的曆史條件,他們是做不到的。但擁有一部能說清我葛姓來龍去脈的總族譜又是那麽重要,這個曆史的重任就不得不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好在現在有了發達的網絡和通信手段,使我們有條件來收集資料,編纂一部葛姓總譜了。但是,由於我葛姓族人遍布全國許多省分乃至國外,要想把全部的人口極其曆來繁衍遷徙信息收集全,仍是一件極其難的事。怎麽辦?隻有發動大家,即我全體族人有文化又有責任意識者,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來做,此眾人拾柴火焰高之理。
一、葛姓的由來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來看,葛姓主要有以下三種淵源:
一是源於部落名。遠古時期,中原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葛天氏等十五個部落。葛天氏的部落是一個擅長歌舞的部落,主要活動在今河南東部一帶。那裏樹林茂密,百鳥雲集。葛天氏從鳥兒的鳴叫聲中得到啟發,創造了“葛天氏之樂”,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共八曲,這是華夏最古老的音樂。相傳葛天氏治世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是遠古理想、淳樸之世。後代奉其為始祖,葛氏得姓由此而始。
資料來源:東漢應劭《風俗通》說:“葛氏,古葛天氏之後”。漢代高誘《呂氏春秋訓解》說:“葛天氏”,“三皇時君號也”。《中國人名大辭典》解釋“上古帝王。關於葛天氏時代有兩種說法:宋代《路史?前紀?禪通紀》稱:在伏羲氏以前。《辭源》注釋:“傳說中遠古帝號,在伏羲之前。《帝王世紀》則謂:“有巢氏之後有葛天氏等,皆襲伏羲之號”,襲號應在伏羲之後,但年代相距又不會太遠,當在神農氏之前。
又據《呂氏春秋》等典籍載,葛天氏部落曾創造了“葛天氏之樂”。《呂氏春秋》卷五《仲夏紀第五?古樂》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呂氏春秋》成書於戰國末、秦始皇焚書前,當時可據古籍定多;再者,呂不韋曾懸書城門,“改一字,賞百金”,時人普遍接受,故此書可信可傳。從其第四闋歌名“奮五穀”推斷,當時已進入原始農業階段。“葛天氏之樂”反映的僅僅是葛天氏部族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麵,是當時社會、經濟、文化諸方麵的縮影。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昔葛天騧離膉炕玄鳥在曲;黃帝雲門,理不空綺。”
從文獻看,葛天氏部落還是古人稱道的“理想之世”。《陶淵明集.五柳先生傳》說及理想世風時說:“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元沈禧《竹窗詞.阮郎歸山寺樵歌》有“忘世慮,斷塵緣,逍遙傲葛天”的詞句。《新編二十六史》載:“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俗稱熙熙自治也。《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治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辭源》謂“其治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史記?司馬相如傳》記“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可見葛天氏時人性純真、世風醇厚,是古人讚歎的理想之世,當為原始共產社會。
綜合分析,不管是“君號”、“帝王”、“帝號”,葛天氏是三皇時的一方君主,或曰部族首領當無疑,年代約在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間,考古上屬新石器時代之初,距今一萬年前(距今一萬年前之說,見寧陵縣政府的考證報告)。如此看來,葛氏的得姓是相當早的,比後來成為我國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後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葛姓在我國跟其他的千百個姓氏相較,的確算“老資格”,卻是無可疑的。
那麽,古葛天氏部落的具體地址在哪裏呢?根據河南寧陵縣政府的考證報告稱:寧陵縣曆史悠久,淵源流長。上古時期,此地叫“葛”,葛天氏部族就在這裏休養生息,創造了較高的早期文明。
二是源於國名。大約在據今4000多年前的五帝後期,顓頊的後裔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禹臨死時,欲將天下禪讓給他,但伯益堅持不受,且避居箕山之陽,於是禹的兒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製政權——夏朝。夏朝建立後,伯益的後人被封為伯爵,封地在葛國(在今河南寧陵縣以北),為夏朝的諸侯國之一,葛國的國君被稱為葛伯。商朝興起後,葛國被商所滅,其子孫就以國名為姓,奉葛伯為葛姓始祖。
資料來源:《姓考》說:“黃帝支庶,封於葛”。宋代鄭憔所著《通誌》載:“葛氏:伯爵,嬴姓。夏時諸侯。今郾州城北三十裏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子孫氏焉。”
《孟子·藤文公下》也曾提到:“湯居亳,與葛伯為鄰”。其注則說:“葛,夏諸侯,嬴姓之國。”根據陳昌遠、陳隆文在《論山西垣曲商城遺址與"湯始居亳"之曆史地理考察》曰:“垣曲商城與古葛伯國遺址鄰近,與‘湯始征,自葛’的曆史記載相符。”
據史載,葛國在商代由伯爵降為子爵國,後被商湯所滅。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人)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音zi:古代祭祀用的穀物)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複仇也。’‘湯始征,自葛始’,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這就是《書經》中“仲虺(huī)之誥”曾提到的“葛伯仇餉”。《尚書》載的“葛伯仇餉,湯往征之。”大約在公元前1700年前,葛國最終為商湯所滅。其後便有《通誌氏族略》所載的“夏諸侯有葛伯,子孫以國為氏。”這就是“郡望頓邱”的葛氏,世稱“北葛”。
三是源於外姓改來。據有關資料載亦有三種淵源:
一種是江南葛姓為洪姓改來說。此說主要是根據《姓氏考略》中的一段話:“漢洪■祖子浦廬,一作葛廬,起兵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國。”於是,有人就據這段話斷定:江南葛姓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東漢初期,由洪姓所分支出去的,世稱這一支為“南葛”。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後擔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後代,所以與源自顓頊的北方葛氏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轉述葛振斌發來資料,網上其他資料亦有此說)
其實,對《姓氏考略》中的這段話,早就有人提出不同的理解:“漢洪■祖子浦廬”中的那個■符號,是“曏”字,(讀xiang,從前的意思),因電腦字庫中打不出此字,故以■代替。知道這個字的字義是“從前”的意思,那麽“漢洪曏祖子浦廬”這句話,就不是姓洪的洪曏祖或洪浦廬,而是東晉時的葛洪在回憶祖宗時說的一段話,話中的“洪”字其實是葛洪自指,是說:我葛洪從前的祖宗葛浦廬。這樣,所謂浦廬,一作葛廬,“起兵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國。”就不是由洪姓所改,而是地地道道的由葛姓分支出去的。有人說是由“葛文”分支出去的(語見)。
對此,我是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是:第一,如果那個讓封於弟弟的浦廬確姓洪,何來又有“一作葛廬”一說,有這個必要嗎?第二,既然他姓洪,即使是到了江南照樣可以姓他的洪,有必要改姓葛嗎?又不是犯了什麽罪害怕追殺需要隱姓埋名。由此,據我看來,所謂葛姓係由洪姓改來的說法,多半是沒有弄清“漢洪■祖子浦廬”那句話的真實字義,而望文生義的以為“漢洪■祖子浦廬”就是洪浦廬,以至於以訛傳訛。當然,我這也是一說,不一定正確,還有待討論。
第二種是由鮮卑族的賀葛氏改來。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賀葛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將鮮卑族的賀葛氏,改為為漢姓葛氏。
第三種是成吉思汗後代一支改姓。據史籍和興化《陽山葛氏宗譜》、《如皋冒氏家譜》及國學大師冒廣生先生《如皋冒氏得姓源流記》等記載,南通葛氏家族中確有一支係興化冒姓葛氏後裔,蒙古族,乃葛承祖所傳。興化冒姓葛氏源於元太祖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出於蒙古族乞顏部孛爾隻斤氏。成吉思汗長子拖雷,拖雷子即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與王妃篾兒乞特氏生子脫歡,封為鎮南王,開府揚州。元順帝時,脫歡後裔七一為元忠武將軍,世居蘇州。後輾轉遷興化城,取母係祖先篾兒乞特氏首字諧音定漢姓為冒,稱冒七一,成為遷興化的始祖。冒七一子冒八一為避明廷疑忌,改冒姓為葛氏,稱葛八一,為第2世。葛八一生葛思義,為第3世。葛思義生葛惟謙,為第4世。葛惟謙生葛文進,為第5世。葛文進生葛世威,為第6世。葛世威生葛洪,為第7世。葛洪生葛一林,為第8世。葛一林生葛承祖,為第9世。明中期,葛承祖從興化遷居南通。
資料來源光緒年間《上海葛氏家譜》(轉載)
二、曆史名人
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我們葛姓族人代代自強不息,奮鬥拚搏,出現了不少為人所熟悉的名人,猶如群星燦爛,為我們葛姓增輝。
秦漢時期:
葛嬰,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為推翻暴秦立有戰功,後因遭人誣陷而被害。漢文帝追封其子孫為諸縣侯(諸縣西漢時屬琅邪郡)。葛龔,字元甫,東漢蕩陰(今河南鶴壁市)縣令,善文辭,有政績。
三國兩晉南北朝:
葛玄:字孝先,生於漢代末,博學好仙術,曾從左慈學道,受九丹金液仙經,嚐於閣皂山(今江西清江境內)修道,史稱“吳時得道仙去”,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一說“仙公”)。葛係:三國時仕吳,為大鴻臚;子葛悌入晉為邵陵太守;孫葛洪(約250~330):字稚川,號抱樸子,葛玄從孫。家貧好學,文才富贍,不樂仕進,得從祖“仙公”煉丹術,少好神仙導養之法。後師南海太守鮑元益,精內學,征鎮檄命,一無所就。聞交趾(今越南河內)出丹砂,乞求擔任漏令,攜子侄南行,至廣州,被廣州刺史鄧嶽留不能去,因止羅浮山煉丹,屍解仙去。著有《抱樸子》內外篇、《金匱藥方》一百卷。葛榮,北魏河北起義軍領袖,一度占領河北五個州,號稱百萬之眾。起義失敗後被俘犧牲。
宋朝:葛長庚,字如晦(後過繼白氏,改名白玉蟾),善篆隸草書,工畫梅竹。葛宮,字公雅,江陰人,舉進士,曆守資、昌二州,徙知徐、秀二州,皆有惠政,官至工部侍郎。弟葛密以進士為光州推官,平反疑獄,仕至太常博士。天性恬淡,年五十上章致仕。子葛書思,字進叔,登進士第調建德主簿,性至孝,以父親年邁不能迎養而辭官歸居。父喪,盛暑不釋苴衰,終襌不忍去塚,曆封邱、連水主簿。監司列薦,移書請改薦其兄書元。不許,封檄還之。其篤行如此。仕致朝奉郎,亦不待年乞歸,卒諡曰清。子葛勝仲,字魯卿,登紹聖四年(1097年)進士,薦詞科擢第一,累遷禮部員外郎。議僖宗增置殿室不合,出知歙州。複召為禮部員外郎,遷太常卿兼諭德,編寫“仁孝學三論”獻之太子,收集集曆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事,教育宋室皇子,詔嘉之,知汝州、湖州,鹹有實政,史稱是湖州治律極嚴的知府。卒諡文康。子葛立方,官至侍從,亦以文學稱。孫葛邲,字楚輔,以蔭授上允丞,隆興(1163年)登進士,曆遷正言,疏論征榷歲增之害,條陳六事,切中時弊,除侍禦史給事中,忠直敢言,極論時政得失,奏疏論事皆切中時弊。進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勸上法孝宗、正風俗、節財用、振士氣、恤民力、選將帥諸事。紹熙四年(1194年)拜右丞相(一說“官拜左丞相”,兩說必有一為傳抄誤),薦達人物惟恐不及。嚐曰:十二時中,莫欺自己。其實踐如此。由少保致仕,卒諡文定,配享光宗廟廷,著有文詞二百卷。理宗時,詔圖形昭勳崇德閣。史稱葛氏自宮以後,五世科第,三代詞命,人皆榮之。另有資料說,有個葛泌在宋光宗的紹熙年間拜相。(我的看法,葛邲和葛泌可能是一個人。理由:一是“邲”和“泌”這兩個字讀音相同,都念“bi”;二是葛邲和葛泌的年代相近,即一個是隆興進士,一個是紹熙年間拜相,查宋代年號,隆興年號為1163-1164年,紹熙為1190-1194年,二者相差約為30年,在時間上符合一個人從入仕到做到一定官職的成長曆程;三是兩人的官職相同,都為丞相。故可能是把一個人的名字在傳抄中寫別了)。
宋末有葛洪,字容甫,登淳熙年間(1174-1189年)進士第,累遷工部員外郎兼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上疏極言將帥賂遺,上下欺罔,要求嚴飭將帥,整頓軍政,奮發圖強。官至參知政事,遇事規諫致仕。卒,帝輟視朝一日。諡端獻。
明朝:葛誠為燕府長史,建文時(1399-1402年)奉王命奏事京師。帝召問府中事,誠具以實對。遣還,與昺貴等密圖王。事泄具被誅,夷族。葛賢(又名葛成),萬曆(1573-)年間領導蘇州市民反稅監鬥爭,事後為保護群眾,挺身投案,死後葬於虎丘“五人墓”旁,人稱六義士墓。明末有葛麟,字蒼公,號瞿庵,崇禎癸未舉人。明末清初招募義軍抗清,擁兵數萬,南都破,與盧進士象觀及弟晸同殉泖湖之難。
明代還有名醫葛應雷、葛乾孫父子,長洲人。父應雷,以醫名。葛乾孫,字可久,屢舉不第,習父業,療病奇中。
清朝:葛雲飛,字雨田,浙江山陰人,道光年間武進士,官至總兵。當時,鴉片戰爭初起,在英國人第二次攻陷定海的時候,葛雲飛率兵在定海與來犯的英軍殊死奮戰,血染疆場,表現了抵禦外侮的大無畏精神。據說,當時來犯的英國船有29艘,英國兵有20000多人,而葛雲飛的手下隻有200餘人,可是卻士氣如虹,以大刀對付他們的洋槍洋炮,結果是力戰而歿,但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卻永垂不朽。
葛倉龍,撚軍早期首領,在與地主團練苗沛霖作戰中犧牲。葛謙,字誕麟,留學日本期間組建反清組織光華會。回國後與鄒魯等謀劃廣州起義,事泄被清廷殺害。葛寶華,字振卿,光緒進士,支持戊戌變法,呼籲練新軍,興實業,曆官工部尚書、禮部尚書。
涿州之葛名人史傳所謂“北葛”:
五代:葛從周,濮州甄城人,為梁將,屢立戰功,位至左金吾衛上將軍,封陳留郡王,卒贈太尉。
宋代:葛霸,真定人,以勇力事太宗於藩邸,位至邢洛路都部署,卒贈太尉。五子懷信、懷正、懷煦,皆以蔭授刺史、團練使;懷敏,曾任涇原路副都總管,兼招討經略安撫副使,在與入侵的西夏軍隊趙元昊戰於長城壕時陣亡,贈鎮戎軍節度使兼太尉,諡忠隱。子宗晟、宗壽、宗禮、宗師,皆以蔭得官。
明葛守禮,字與立,德平人,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曆官刑部尚書、左都禦史,斷獄持平,不阿權貴,清正獨立,名重一時。以老乞休,詔加太子少保,馳驛歸,卒於家,贈太子太保,諡端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