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老了咱就憶舊事

(2017-04-08 13:17:51) 下一個

幸福一村到三村都有自己的小賣部,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它占了五樣,柴煤有煤店,米麵有糧店,且都離家不遠,十分便利。小時候,小賣部就是記憶中的萬花筒。

 

以前買東西不象現在,不用帶袋子,甚至可以不帶錢,有卡就行了。過去,買什麽都憑卡、要票、劃本,當然那是定量供應的時代。打醬油、醋,也不可能隻帶個袋子,還得自己帶個空瓶子。我們女人去打雪花膏,也得拿著小空瓶去裝,售貨員掀開能裝五公升的大瓶子蓋兒,香氣噴鼻,還沒抹,就已陶醉自己是位公主了。

 

那時,買肉、蔬菜,得去三裏屯大商場采購。所謂大,是昔日而言,現在再看就不起眼了。離我家有十幾分鍾的路,穿過一條大馬路,能看見我就讀的三裏屯一中了。在這裏,有過不隻一次地為買不到東西而哭鼻子的經曆。

 

《紅燈記》李玉和的唱詞:“提籃小賣拾煤渣,擔水劈柴也靠她”,雖然我用不著去拾煤渣為家裏人取暖,但是我常看到我的同學因為家裏窮,不得不這麽做。我從上中學起,就當上了家裏的“財政部長”,負責給父親煙酒錢,其餘用做全家的日常開銷。

 

常常。一個周末,起了個大早,準備買點鮮肉。寒風中排著隊,不時,有人發號。萬一你中途走了,又有人來發號,你的那個號就不好使了。天冷,有尿也憋著。

 

手裏攥著號,心裏就定了幾分。結果,時間到,門被打開的那一瞬間,蜂擁而入,個子高的,身材魁梧的男性就排到前麵去了。時常內心的緊張驅散了寒冷,可是整整五、六個小時的等待,你卻空手而歸,內心由原來的緊張變成懊惱,十二萬分的氣。當年最怕聽到的就是:“後麵別排啦”。回去見到父母,自然委屈落淚。他們便安慰說,沒關係,沒有,不吃,還省錢呢!

商店的貨架子和顧客隔著櫃台,想要什麽得請售貨員拿給你。售貨員沒有幹好幹壞這一說,一樣賣不出去也不扣他工資。所以售貨員的臉都是愛搭不搭的,有時還慪氣。他不拿給你,你也沒辦法。三裏屯一帶老外多,中國又是禮儀之邦,可想,中國人對老外的態度了。

買菜、買豆芽、豆腐,老排隊。我們小朋友就帶上皮筋,把菜盆排成隊,在旁邊跳猴皮筋。“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 ...”跳累了,菜也買好了,皆大歡喜。當然也有拿著空盆兒交給娘的時候,她能理解,也就沒有罵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