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收藏

介紹郵票,明信片和其它藏品
正文

第一枚未發行郵票,身份存疑

(2018-04-24 16:13:29) 下一個

天津商埠郵票

 

關於天津的商埠郵票資料,很少有介紹的。據天津地方誌記載,天津海關書信館收寄華洋公眾郵件之後,華人來館辦理業務的很少,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為了招攬中國商民的郵件,爭奪民信局業務,於光緒四年六月初(1878年7月上旬)委托天津大昌商行經理劉桂芳設立代辦郵政業務機構,名為華洋書信館,派總稅務司署文案吳煥監督協辦。館址設在天津城北三岔河口直隸總督衙門左近,配有經理、會計、信差等7人(幾年後減至3人),主要辦理收寄和投送華人的郵件,也可托寄銀洋匯票及貴重物品。試辦期間,郵費率由華洋書信館自定,所收中國公眾郵件的資費歸華洋書信館所有,人員工資及經費開支由華洋書信館自負,收寄的郵件由海關書信館免費運送。華洋書信館成為中國近代郵政最早的代辦機構。該館開業約一年後,劉桂芳退出,吳煥為主要負責人。後因吳煥大招商股,擬在各地普遍建館,發展全國規模的商辦郵政,與原定開館意圖不符,德璀琳在光緒七年三月(1881年4月)與華洋書信館斷絕關係。但華洋書信館除經撥駟達局(post office)發往北京的信函封套照付郵費外,往來其它各地的郵件都不通過撥駟達局。一年後赫德聞訊大怒,於光緒八年八月二十三日(1882年10月4日)下令立即停閉天津華洋書信館。天津海關稅務司好博遜(H·E·Hobson英)即通知天津華洋書信館經理邱蘭蓀停業,並采取發布公告、收繳郵戳、塗掉華洋書信館門口牌匾上的“post office”字樣和查扣華洋書信館的郵袋等一係列措施,迫使華洋書信館於同年九月初(10月中旬)關閉。赫德責令吳煥承擔華洋書信館欠債中的大部分(銀5900兩),並將他開除海關。

所以,我猜測,如果天津書信館郵票是在上述那段時間印製,必然被發行使用而留下痕跡,因為天津是個大地方。事實上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就否定了這種可能性。而在十幾年後的1894年,各地紛紛開辦地方書信館,天津當時可能也有人準備恢複成立書信館,並且於1894年(?)已經印製好了相當精美的郵票,甚至還有英文欠資的加蓋郵票,但依然沒有發行。

銀半分,綠色,

銀壹分,棕色,

銀二分,灰紫色,

銀五分,桔黃色,

銀十分,藍色,

銀十五分,玫紅色,

共六枚。白色厚紙,鋼版印刷,齒度11。套價$100。

請注意,當時印製郵票的成本是相當高的,所以,許多書信館在關門前,都想以高價賣出那些馬上不能使用的郵票。而一般那時候出現的假票,偽造者為了賺錢,減少成本,印製的郵票絕大多數,不論是設計製模,印刷,紙張還是背膠,都是相當低劣的。而從目前記錄來看,尚未發現在1894年之前有高仿偽造的假票。就是有的早期高仿的大龍假票,上海大龍假票,也沒有製作得象天津郵票那麽精致。清朝郵政在1897-1905年發行的蟠龍郵票,還是在日本和倫敦印製的。所以,花大錢去臆想設計製造這樣的假票來牟取暴利,不太符合邏輯。

我猜想,1896年大清郵政在天津正式掛牌營業,怎麽可能允許天津一個地方書信館與他們爭搶客源?加上1897年,清政府下令關閉所有的商埠書信館,而天津的商埠書信館並未重新開張,隻能是胎死腹中。印製的郵票未發行,也未見有使用過的,圖中的舊票使用的郵戳是假的。但說全是假票,不完全正確,因為它的印製還是極為規整的。就好比大一片紅,印好了,但未發行,似有類似的情況。到底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出現的天津商埠郵票?現代出版的那些雜七雜八的史料,說是1894年印製的,沒有出處,是誰設計的?是誰雕刻鋼板(有說是鋼板,我以為那時應該是銅板)的?是誰花錢印製的?是如何到郵商手裏的?依然是個謎,迄今為止,無人,無資料可以解答。因此,基於從來沒有發行過天津書信館郵票一說,洋人就把它定性為臆造郵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