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就是不通則疼

盡管沒有學醫的背景,中年之後,大多數人多少都有給自己當醫生的經曆。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北美的同齡人。
正文

哪疼?

(2017-03-01 15:48:54) 下一個

大躍進的緣故。我生下來時就象“一隻瘦貓“。多病。那時部隊大院就是一個小世界。好處是,不用出院子,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辦到。我最常去的地方是門診部。因為部隊的子弟不收費,看病很容易。一進去,醫生第一句是”爸爸是誰?“(後來知道部隊隨軍大多是女隨男)。第二句就是”哪疼?“。 從記事時開始,隻要是疼,甭管哪疼,自己就去看病了。問清誰是老子後,醫生的下一句一定是”哪疼?小孩子時積累的經驗是,一般的疼,如頭疼,肚子疼,就去門診部。眼疼去眼科。牙疼去牙科。9歲時一次肚子右邊隱隱疼了好幾天,一查是黃疸型肝炎,便住進了傳染科。一住一個月。由入院時不能吃飯,到出院時一頓8個饅頭。成年前的概念中,人們上醫院,看醫生,就是因為疼。下鄉時也注意到,大隊的赤腳醫生坐診看病的第一句也是,”哪疼?“後來明白了。從人類的某個時候開始,所謂病人,其主要的特征就是”疼“。醫生的本領就是止疼。而找出疼的原因,就是止疼的先覺條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