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嗖”一下又過了。年尾,我們總喜歡盤點。然後在盤點中後悔和惆悵。
我突然發現了一個現象——我們總是過著一種日子,卻又妄想著另一種日子。
“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對於工作,我們常感歎:“太憋屈了。”想:“當初選擇另外一個就好了。”
對於婚姻,我們常感歎:“所嫁(娶)非其人。”想:“當初選擇另外一個就好了。”
留在家鄉吧,我們感歎:“活得庸庸碌碌,毫無作為。”
去了北上廣吧,我們又覺得:“還是留在家鄉好,北京房價高、壓力大、汙染重……”
選擇了喜歡幹的事情吧,我們感歎:“錢少了點,都不好意思給別人說。”
選擇了賺錢多的事情吧,我們又覺得:“活得一點都不快樂。”我們,總是過著一種生活,卻又妄想著另一種生活。
但如果當初選擇了另一個人,選擇了另一個工作,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我們今天就一定過得快樂嗎?
未必。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李碧華在《青蛇》中說:“每個女人,也希望生命中有兩個男人:許仙和法海。
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他偶一歡心的金漆神像,生世靜候他稍假詞色,仰之彌高。
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年,給你講最好聽的話語來熨帖心靈。
但隻因到手了,他沒一句話說得準,沒一個動作硬朗。可萬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剛強怠慢,不解溫柔。”
凡是錯過的人、錯過的事,我們總認為比現在擁有的更金貴。我們的“詩和遠方”,在另一群人的“嫌棄”裏。而我們“所嫌棄的”,又成了另一群人的“詩和遠方”。
去年,迷你劇《荼蘼》很是火爆。講的是一家方便麵公司的白領鄭如薇,正準備和未婚夫一起去上海打拚時,未婚夫父親突然跌傷入院。
未婚夫牽掛父親,就放棄了去上海。於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擺在了鄭如薇麵前——
A方案:選擇事業,去上海,活出想要的風光;
B方案:選擇家庭,留在台灣,守住一段愛情。
如果這部劇隻寫A方案,就是一部老套的職場劇;如果隻寫B方案呢,又是一部狗血的婆媳劇。
《荼蘼》沒有這樣去做,而是設計了一出巧妙的人生AB劇:
A劇情:鄭如薇毅然奔赴上海,一路打拚成為女強人,但遠距離戀愛終於拉爆,心碎的鄭如薇與腹黑上司“睡”到一起,夾纏了利益的愛情到頭終究一場空。
B劇情:鄭如薇犧牲事業,留在台灣陪伴男友,為他家人默默奉獻,卻一路委屈失意,最後變成黃臉婆,生活像是一條被煎糊了的魚。
你看,人生的種種悲喜就像《荼蘼》:
此刻落寞必會妄想另一種生活,此刻喜悅又暗喜當日沒走別路。但實際上,無論選哪一條路走,生活都不會盡心如意、完美無瑕。
很喜歡托爾斯泰寫的短篇小說《三個問題》:一天,皇帝突然想到了三個問題:
●何時是做每一件事的最佳時刻?
●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每個時刻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知道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以後就永不會再有任何麻煩。”
於是,皇帝張貼榜文:“誰能夠回答這三個問題,將予重賞。”
於是能人異士紛至遝來。
對於第一個問題——
有人說:“要製訂一份時間表,規劃好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的工作。隻有這樣,才有希望在恰當的時間去做每一件工作。”
有人說:“提前計劃是不可能的,皇帝應該放棄一切無謂的消遣,保持對每一件事情的關注,以便知道什麽時候該做什麽事情。”
有人說:“皇帝真正需要的是建立一個智囊團,然後根據智囊團的建議行事。”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也莫衷一是。
有人說:“皇帝最應該相信牧師。”
有人說:“皇帝最應該相信醫生。”
有人說:“皇帝最應該相信武士。”
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更是五花八門。
有人說:“科學是最重要的追求。”
有人說:“宗教才是最重要的追求。”
有人說:“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強大軍事。”
皇帝對所有回答都不滿意,所以也沒有給予任何獎賞。他決定去拜訪住在山上的隱修者,據說這位隱修者是一位開悟了的人。但他隻接待窮人,拒絕與有錢有勢者發生瓜葛。
皇帝隻好裝扮成樸實的農民,並命令侍衛們在山腳下等候,他獨自登山去尋找隱修者。皇帝到達隱修者住處時,發現他正在屋前菜園挖地。
隱修者看見他,點點頭,以示招呼,然後繼續挖地。皇帝走近隱修者,誠懇地說:
“想請您幫忙解答三個問題:
何時是做每一件事的最佳時刻?
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每個時刻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隱修者聽後,拍拍皇帝肩膀,就繼續挖地去了。皇帝見隱修者白發蒼蒼、汗流浹背,便說:“您一定累了吧。來,我幫您。”隱修者把鐵鍬遞給皇帝,然後坐地休息。
挖了兩壟地後,皇帝停下來問:“您可以幫我解答這三個問題嗎?”
隱修者沉默不語,皇帝隻好繼續挖地。
一小時過去了,兩小時過去了,太陽開始落山了。
皇帝放下鐵鍬,對隱修者說:“如果您不能給我任何回答,請明白地告訴我,我好趕路回家。”
隱修者抬頭問:“您沒看見有人在跑嗎?”
皇帝一轉身,就看見一個血淋淋的人從森林裏跑了出來。跑著跑著,就一頭昏倒在地。皇帝趕緊過去,替那人包紮傷口。然後又跑到溪邊,打回清水喂他。傷者醒過來,目不轉睛地盯了皇帝好久。
然後長歎一聲說:“請原諒我。”“為什麽要我原諒?”皇帝不解。
“陛下,您不認識我,但我認識您。在上次那場戰爭中,您殺了我兄弟,搶了我財富。所以得知您獨自上山尋找隱修者時,我就決定在您回來的路上行刺您。
可我等了很長時間,仍不見您的蹤影,便離開埋伏地點來尋找您,卻不料碰上了您的侍衛。如果沒遇見您,我現在肯定已經死了。
我原本想殺您,可是您卻救了我的命!我很慚愧,我發誓餘生要做您的仆人!”皇帝喜出望外,他沒有想到,這麽容易就與一位宿敵和好了。
回宮之前,皇帝再次請教隱修者:“您可以幫我解答這三個問題嗎?”
隱修者說:“你的問題已經得到解答。”
“什麽?”皇帝迷惑不解。“如果你沒有因我年老而對我生起憐憫心,從而幫我挖地的話,就會在回家路上遇刺。那時候,你就會後悔沒有跟我呆在一起。
因此,最重要的時間是你在菜園挖地的時間,最重要的人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我。
後來,那個受傷的人跑到這兒來的時候,最重要的時間是你幫他包紮傷口的時間,因為如果你沒有照顧他,他肯定就會死,你就失去了與他和解的機會。
同樣的,他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情是照看他的傷口。”隱修者說。
“記住,隻有一個最重要的時間,那就是現在。當下是我們唯一能夠支配的時間。
最重要的人就是當下與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麵前的那個人。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你當下手中之事,就是使你身邊的那個人快樂。”
這,就是生活和愛情的真諦。
其實,沒有一種生活叫“最好的生活”,世間所有的錯過,都無須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