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有好報

Just wish I could share some personal ideas maybe you will interesting
正文

舊文重貼:窮孩子的爬藤經 2 (重新編輯)

(2022-12-25 15:11:26) 下一個

窮孩子的爬藤經 2.  爬藤與擇校

 

以窮孩子作為文章標題,是想鼓勵剛剛移民美國的年輕父母早作爬藤規劃,不要把財務考慮作為首選要素,反而要以子女未來的教育資源選擇作為安家的前提。相信這也可以為不差錢且重視教育的家庭提供思路。

上文提到的被耶魯提前錄取的猶太裔女孩,父母雙雙為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家住與奧巴馬舊居為鄰的豪宅,絕對地屬於全美上層15%的富人,她的爬藤經驗一樣可以作為華裔的攻玉之石,以後詳細介紹。

擇校對於華人父母來說不是陌生話題,2000年左右在北京曾讀過一本暢銷書《小升初的戰爭》,詳細記錄了北京中產階級為孩子擇校的地獄般痛苦經曆。20年後我在紐約曼哈頓,同樣見證了上東區美國白人中產為孩子爬藤所付出的玩命般的代價。不爭的事實表明擇校是孩子爬藤絕對正相關的充分條件。

先分享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曆,以期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

我是打到“四人幫”以後第一批通過小升初考試被錄取的中學生。之前我們家鄉的初中入學政策一直是:戶口屬於中央省市單位的子弟進一中,一般廠礦戶口子弟的進三中,農村戶口進二中,普通城鎮戶口進四中,大中型國企子弟進入其所屬廠礦中學。因多數農村和普通城鎮孩子不念高中,所以省屬重點中學一中的高中部生源就麵向全地區考試擇優錄取,成績不達標的差生被三中高中部錄取,作為報複三中就決定不招收一中的初中畢業生進高中,一中就隻有內部降低分數線就地消化初中畢業生,這樣一來一中高中生的生源質量就無法保證,嚴重影響作為省重點高中的高考升學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教育行政機關決定:一中從初中開始麵向全地區考試擇優錄取,原來應該錄取的中央單位子弟一律錄取為交錢降分的議價生,沒有學籍,不影響升學率,因此全地區所有小學畢業生毫無準備就參加了當年的小升初考試,大家的發揮可以說都不正常,我就與當時城關小學的尖子生同班且成為朋友了。

這位尖子生父母都是三中的老師據說還是領導,成績一向優秀,看得出是胸有大誌。而我等廠礦子弟稀裏糊塗的還未開竅,在一起全是瞎胡鬧,還全都住校,可以想象這位被我們影響的尖子生的父母心裏有多著急啊!看到孩子一年以後的成績還不能擺脫我們而拔尖兒,他的父母實在忍無可忍把孩子轉回三中親自管教,果然據說很快成為了三中的前三甲。遺憾到了考高中時,一中是麵向全地區招生,因此一個城市隻能分配到15個名額,而且需要由3所正式初中,無數的廠礦子弟中學,省市體校技校等無數學校的畢業生來瓜分,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結果我的朋友失敗了。又等了三年高中畢業,我差不多以全班倒數的成績考到省外大學,而我的朋友以全校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我們市當地的師專。等我到了大學一看,我的同班同學全是山東、河南、四川、江蘇 福建、雲南某個縣的狀元,而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資源充分的大城市同學考分都比我們低,我們同學能上北大、清華、複旦、南開的考分比他們的同學差不多要高100分。在當時高考競爭激烈的省份,二、三十分的差異就足以決定一名考生是省外重點還是落榜的命運。自此,要占據好的教育資源,上好高中的理念就一直成為我教育孩子的中心,同時也是決定我此前呆在北京後移民美國的重要考量因素。

類似的故事在我女兒爬藤的曆程中同樣發生了:

女兒三年級通過抽簽,進入芝加哥最老的四所公立學校之一時因學校的免費鋼琴課而結交了4位朋友:白人女孩M,父母晚年得女,非常溺愛,父親是一家公共圖書館的館長,母親圖書管理員,典型的非常熱情nice的中產,白左民主黨且是芝城骨幹,從其母親處學到不少育兒及學校Warranty與家長聯誼方麵的經驗教訓;兩位猶太裔雙胞胎女孩H和A,單親母親是律師樓合夥人,常年雇傭著一名拉丁裔女傭,Lakeview地區的townhouse,絕對的富裕階層;一位黑人女孩S,母親沒有工作,父親就是該學校的保潔員,低收入家庭但非常希望孩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該小學排名一般但初中很差,因此我一直打算初中讓孩子考米歇爾奧巴馬的母校young High school的Academic center,M的媽媽顯然是經過大量的調研與算計,鄭重其事地勸我們:

1. 伊州當時最好的高中是Northside,必須要提早作準備.

2. 考Northside考察的是七年級的成績,而young的7年級所有人都是考取的,競爭太強很難保持全A,會有很大影響。

從邏輯上感覺完美無缺,可是她就恰恰沒有考慮從很差的初中考入最好的高中難道會比從好高中升藤校輕鬆麽?因此我們沒有聽從她的建議,因為young7年級開始招生考取相對容易,女兒同學考取4人,包括猶太女H,M和S沒有參加考試等著考高中Northside,A是soccer player,一直成績很差沒有考上,估計也不可能考上好高中,她媽媽決定由H考最好的私立高中,使A通過sibling關係進私立高中。我所認識的其他學校華裔當時考上10好幾人,很多孩子滿分考入,成績比我女兒好得多。

女兒進入young以後我了解到,該年此高中考上大藤的有2、3人,Top10好象有6、7人,他們校長似乎很滿意,怎麽感覺和當年我的高中一樣:北大兩人,清華1人,清華民族預科1人(5年,中央民院的考分,清華的文憑),省外重點若幹,這顯然不是我想象中的好高中,再回去一查排名: 全美138,(如今已大幅靠前)簡直跟我當年的高中在現在全中國的排名差不多,而northside排名33,又幾乎和我們省最好的高中排名一樣,再沒有什麽理由不離開現在這所好中學了。待女兒兩年後考進northside一看,才知道此決定是我一生中除了放棄北京的房產而留在美國以外最完美的決定。2016年northside的成績(純記憶,不準確):Harvard3、Yale3、other Top10 4——5,U Chicago6,Northwestern15,UIUC 40——50,IIT20——30,可以說已經基本進入名校的保險箱了。

女兒的絕大多數初中同學選擇了留在young,隻有兩人與女兒一同上了新高中:猶太女L進耶魯,印度裔男孩J被佛defer,而後進入Michigan。而他的小學朋友白女M和黑女S留在原來的差初中最終沒有考上Northside而去了一個還不如young的高中。猶太女H為姊妹A犧牲同去芝加哥最貴的私立高中Latin,ED是紐約的一所文理學院。

結論,通過個案總結,沒有經過統計分析,爬藤的捷徑就是讓孩子進最好的高中,進最好的初中為的是進最好的高中,同理進最好的小學以保證進最好的初中,甚至應該進最好的Kindergarten去將就最好的小學。

各位初來美國華裔父母,尤其是不差錢的隱身富豪朋友,與其為了滿足舒適的居住條件讓孩子呆在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就讀名不見經傳之小高中吭哧吭哧做雞首,考上個Top50 的大學都如同中大獎一般,不如挪挪地兒,動動窩兒,考慮考慮讓孩子進全美top50 的高中,被Top50的大學錄取倒成了是意外和人生的短暫挫折,可以很快勵精圖治從頭再來。實在不行讓孩子進你們州最好的高中,畢業後進州大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如果孩子從小學初中就開始規劃,成本也就每月幾百塊房租的差異,您能有多大的產業不能放棄的啊?想想吧:您的孩子被哈佛錄取,相比那些向哈佛捐款的富豪您就淨賺1000萬美元,如果您是5個哈佛畢業生的父母,淨利潤就相當於$50 million,而您的家從此變成美國最顯赫的華裔家庭也就成為大概率事件。

與各位共勉:【詩篇127:3】兒女是耶和華是所賜的產業。

<<上一篇                                            下一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