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8號,左路軍給已經走出草地的右路軍發來一封張國燾單獨署名的電報,電報以命令的口氣讓陳昌浩,徐向前帶領右路軍南下與右路軍會合。這就是被葉劍英“偷”出來的,後來被稱為“密電”的電報。
這是一個現在也還在爭論的事件,牽涉了幾位重要曆史人物的功績和錯誤。我們將各種才料擺上來分析。以前是我們接受到的毛派的宣傳。說是張國燾要陳昌浩(以前的宣傳,經常是有意屏蔽掉徐向前)帶右路軍南下,如中央不服從,就武力解決。這是以前(大致是八十年代以前吧)最常見的宣傳。宋侃夫的回憶文章《電台工作的日日夜夜》裏說:
“九月初,張國燾率左路軍從阿壩出發,走到嘎曲河,借水深不能徒渡,停兵不進,提出要南下的口號,並電令右路軍的徐向前,陳昌浩立刻即停止北進,率右路軍南下,並力爭中央一起南下。他的這一陰謀遭中央和徐陳的批評和反對後,仍執迷不悟,頑固地堅持‘要南下’,遂又發了一份讓徐向前,陳昌浩同誌親譯的電報:如果中央一定要北上,你們必須帶4方麵軍南下。語氣講的很堅決”。
再看楊尚昆的回憶錄說的:
關於張國燾有沒有那份背著中央指揮右路軍南下的電報,也就是常講的“密電”問題,我想講幾句我當時知道的情況。首先應當聲明,軍用的電報都是以專用的密碼拍發的,而且不止一套密碼,還有不同等級,也可以說都叫密電。我雖然沒見到那份原電,但是最早收曰電報的葉劍英當時親口告訴過我,毛主席和周恩來多次講到這件事,後來我又問過當年收抄這份電報的呂黎平,對有這樣一份電報是沒有疑問的。原電毛澤席看過,要葉劍英立刻送給陳昌浩他們,以後沒有在找到。但是中央北上後給張國燾等的電報中仍可找到證明:9月12日,中央給張國燾等的電報中第一句話便是“陳談右路軍南下電令”;14日,又電:張國燾“不得中央的同意,私自把部隊向對於紅軍極端危險的方向(阿壩及大小金川)調走”。可見,電文內容是很清楚的。
電文的內容是很清楚,但楊尚昆並沒有把“密電”的事說清楚。首先所謂“密”就是一般人不能譯的電報。比如上邊宋侃夫說的:“讓徐向前,陳昌浩親譯的電報”。這才叫“密電”,否則隻是一般軍事電報。而我們從楊尚昆做的調查中看不出“密”這一點。抄收電報的呂黎平說有這樣一份電報。就說明它不是以份“密電”,如果是陳,徐親譯的電報,呂黎平是譯不了的。即然譯不了,他就看不到這份電報的內容,如果他看不到電報的內容,他又何以知道有這樣一份電報。反之,如果呂黎平這麽肯定的說有這份電報,說明他看到了這份電報。即然他能譯這份電報,那就不存在“密電”之說。其次是關於電報的內容,(1)有沒有說:如果中央不同意南下,就武力解決?(2)還是說:帶右路軍南下。(3)還是說像宋侃夫說的:“你們必須帶4方麵軍南下”。
如果是第三種說法,就沒有要裹挾紅一方麵軍和中央的意思。如果是第一,第二種說法,就有裹挾的意思,紅一方麵軍和中央就有危險。
再看“偷”出這個電報的當事人葉劍英的說法:“大概在1935年9月上旬,我們到了巴西一帶一個叫潘州的村子裏。我和徐向前,陳昌浩同住在一間喇嘛廟裏。中央機關和毛澤席也住在附近。張國燾率左路軍到了阿壩,就不走了,不願再北進。中央多次催他北上,他就是不幹。他還阻止陳昌浩等人北上。我們在巴西那一帶等他。9號那天(這裏與徐向前的回憶有一天之差,徐向前回憶,接到這份電報是9月8號),前敵指揮部開會,新任總政治部主任陳昌浩講話。他正講的興高采烈的時候,譯電員進來,把一份電報交給了我(葉劍英時任前敵司令部參謀長,正在徐,陳的手下。)是張國燾發來的,語氣很強硬。我覺得這是件大事情,應該馬上報告毛主席。我心裏很著急,但表麵仍很沉著,把電報裝進口袋裏。過了一個時候,悄悄出去,飛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電報很緊張,從口袋裏拿出一根很短的鉛筆和一張卷煙紙,迅速把電報內容記下來。然後對我說‘你趕緊回去,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到這來了。’我幹緊跑回去,會還沒開完,陳昌浩還在講話,我把電報交回給他,沒有出婁子。那個時候,中央要趕快離開,否則會有危險。到那裏去呢?離開4方麵軍到3軍團去,依靠彭德懷”。
按照葉劍英的說法看,也沒有“密電”一說。即然譯電員很隨便的交給他,而他又看了電文。說明這是一份已經譯好的,普通級別的軍事電報。內容也不會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葉劍英因為這一“偷”則是留名青史。
再看徐向前對這件事的回憶:“當天(9月8號),張國燾來電,命令我和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注意這裏說的是右路軍,而不是宋侃夫說得“四方麵軍”)。這樣,黨中央的北進和張國燾的南下之爭,終於發展到針鋒相對的明朗化地步,成為牽動全局和影響紅軍命運,前途的鬥爭焦點。這份電令是陳昌浩先看到的,拿來和我商量。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我們夾在中間,感到很為難。我說:這樣重大的問題,不向中央報告不行,你還是跑一 趟吧!陳昌浩同意,馬上帶上電報去找張聞天,博古他們”。
從徐的回憶看,跟本沒有所謂的“密電”之說,電報上也沒有不可告人的計劃,否則陳,徐不可能這樣,拿著電報去向中央匯報。但是耐人尋味的一點是,徐說陳昌浩拿著電報去找張聞天,博古匯報,沒提毛澤東。確是有點怪。
到了晚上,陳昌浩打電話給徐向前,要徐向前去周恩來處開會。周恩來正在病中,為了照顧周的行動,所以在周的住所開會。到會的除了徐向前外都是政治局委員。他們是毛澤東,張聞天,博古,王稼祥,陳昌浩。毛澤東拿出一份擬好的,中央給張國燾的電文,念道:
朱張劉(伯承)三同誌:
目前紅軍行動是處在最嚴重關頭,須要我們慎重而又訊速地考慮與決定這個問題。弟等仔細考慮的結果認為:
以上所陳,純從大局前途及利害關係上著想,萬望兄等當即立斷,則革命之福。
恩來,洛甫,博古
向前,昌浩,澤東、
稼祥
九月八日二十二時
實踐證明,毛澤東在這份電報上的戰略分析是正確的。九號雙方再互有電報,繼續爭論,是北上還是南下的方針問題。
中央在電報中再次強調:“。。。。中央現懇切指出,目前方針,隻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則敵情,地形,居民,給養,都對我極端不利,將要使紅軍陷於空前未有之環境。中央認為:北上方針絕對不應該變,左路軍應速即北上,在東出不利時,可以西渡黃河占領甘,青交通新區,再行向東發展”。
張國燾在當天的回電中也再次強調:“。。。。4,川敵弱,不善守雕,山地隘路戰為我特長。懋,丹。綏一帶地形少岩,不如通,南,巴地形險。南方糧不缺。弟親祥問二十五,九十三等師各級幹部,均言之甚確。阿壩沿大金川河東岸到鬆崗,約六天行程,沿途有二千戶人家,每日都有房宿營。河西四大壩,卓木碉糧,房較多,綏,崇有六千戶口,包穀已熟。據可靠向導稱:丹巴,甘孜,道孚,天,蘆均優於洮,夏,邛,大更好。北進,則阿壩以南彩病號均需拋棄;南打盡能照顧。若不圖戰勝敵人,空言鄙棄少數民族區,亦甚無益。。。。。6,左右兩路決不可分開行動,弟忠誠為黨,為革命,自信不會胡說。如何?立候尊示”
當時大家都不了解國家的形勢,更不了解國際形勢,這時候中央並不知道,王明冒中共中央之名,發表了個《八一宣言》。也不知道還有個陝北蘇區,還有個劉誌丹。(在這裏,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所有中共方麵當事人的回憶錄,都說:當時中央不知道,有個陝北蘇區,有個劉誌丹。包括張國燾的回憶錄也是這樣說的。但是,對紅25軍,紅26軍這兩個番號,和大致的動向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是知道的。他肯定平時跟毛澤東說過,下麵中央的電報就是一個證明。毛澤東,周恩來的不知道,是說,這一年多來沒消息。不知劉誌丹是否還活著,紅軍根據地是否還存在。可見,說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不知道”和別人說的“不知道”這三個字是有區別的。但是在到達哈達鋪之前,中央沒有人把陝北蘇區,或劉誌丹作為實際存在來思考。因此我們說中共中央這時不知道有個陝北蘇區,有個劉誌丹,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也是現在最普遍的說法。)
在這種情況下,張國燾的說法更實在一些,因為這些地方,紅軍都已經走過,或者偵察過。而且川軍戰鬥力不強,是紅四方麵軍頭腦中的固定印象。在這種認識的影響下,北進顯得是更荒涼,更沒譜。
9月9號這天,看完張國燾的這份電報後,陳昌浩改變了讚成中央北進的觀點,轉而同意南下。徐向前也同意南下了。這就看出了區別。張國燾的分析顯然是說服了陳,徐二人。
從以上分析可見,說是密電,並非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