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的雲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飄去飄來,瀟瀟灑灑在九霄。
從不算計,從不尋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還是冰雹。
個人資料
幸福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字】春節

(2024-02-08 05:04:17) 下一個

春節
文/幸福生

“春”,在早期的甲骨文裏,是三個“木”,一個“日”,中間夾個“屯”。三“木”一“日”表意,“屯”表音。金文中“春”字的字形發生了變化,三個“木”變為兩個幼苗,也就是“草”字頭的雛型。後來幾經變遷,從漢代的隸書開始,成了今天“春”字的樣子。

今天“春”字,草木的痕跡已經難以尋覓了。然而下麵的“日”,依舊春陽撫照。在漢字世界裏,“春”陽光燦爛了五千年。

“春”字的上半部,應該是萬木的疊加。草木初芽,難以分辨。“春”字裏似有一番,“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境。

“節”,繁體字為“節”,最早在金文中發現。上部是“竹”字,作形旁。“節”字與竹有關,是竹節。下部的“即”,作聲旁表音。古時竹字頭有時與草字頭相混,因此簡化字采用了草字頭也是情理之中。

竹節是竹子各段之間,相互連接,堅實突出,分枝長葉的部分,引申為約束,節製,節省以及堅貞和氣節。後來,凡是成段的東西都叫做“節”,如“音節”,“章節”,“節拍”,“節奏”。“節”還可以做量詞和動詞。

時間也可以分段。古代曆法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時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節。合稱“四時八節”。“八節”的每節又分為三段,就是“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開始的日子就是“節日”。

很多人覺得,中國古代的曆法隻有陰曆,其實不然。陰曆是由太陰月亮的位置決定,而二十四節氣是由太陽的位置而來,所以古代我們用的是陰陽混合曆。

其實,生辰八字,十二生肖,天幹地支,和二十四節氣一樣,都是按太陽的位置決定的。從生辰八字上講,立春是一年的第一天,立春以後生人就該屬龍了,和春節無關。

重要節日的祭祀或慶祝活動,就是“過節”。除了二十四節氣的陽曆“節日”,還有從陰曆來的特別節日,如端午、中秋、重陽等,這就是“節”字的“節日”這一意義的由來。

過春節據說有四千多年的曆史,起初以祭祀為主,從宋朝開始成為家庭團聚的節日。

春節在曆史上有過很多名稱,如,元日,上日,正旦,正日,元旦,新歲,新元,等等。而叫“春節”不過一百多年,“春節”是從大總統袁世凱開始的。第一個有“春節”名分,而且成為法定假日的春節是在一九一四年,在這之前,“春節”是立春的一個別稱。

春節好像常在冬天,或者說立春以前,其實由於陰曆閏年的關係,春節的日期相差很大,在1月13日至2月21日之間變動。立春的日期一般是2月3日至2月5日。

今年的春節在立春之後,而明年的春節又在立春之前,所以,我們眼前的甲辰龍年是一個沒有立春的一年,也被稱作無春年。

有人說無春年不好,這一定不是專業算命先生說的。按生辰八字,每年第一天都是立春,怎麽會有無春年。換句話說,五行八卦的外行,才有無春年。

無春年其實很常見,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就有三十七次。無春年隻是春來早,這樣春節才真正是春天的節日。

另外,關於春天從什麽時候始,東西方是不一致的盡管。季節當然都是用陽曆,我們以立春,而西方以春分開始,整整查一個半月。其實,立夏,立秋,立冬,我們都比西方早一個半月。哈哈,趕早不趕晚,是老祖宗給我們留在文化中,刻在基因裏。

在寒冷的北國,春節或許沒有多少春天的氣息。但是春節帶來了春天的期盼,讓中國人心裏萬物滋榮,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來了。

春節可以說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無論身在何處,多麽忙碌,甚至多麽不堪,春節是不會忘記的。

春節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刻下了一年一度的團圓,歡樂,美好,溫馨,祥和和期盼。

望著依舊天寒地凍的窗外,春節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