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77)
2022 (73)
2023 (94)
萬“變”有“因”
文/幸福生
前幾天,豆青網友看到金黃的秋色,問同事,“有些樹為什麽先變色?”,同事答道:“一定有原因!...”。是的,萬變有因。
“變”,是上下結構,上邊是“鸞”字的省略,表示做寵物的小鳥,下麵的“又”最初是“攴”,是馴化鳥的工具,用來打擊、懲罰,使之更改習性。這就是“變”的本義。
後來,下麵的“攴”演化成了“又”,其實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又”,古字形像人的右手,是“右”字的初文。不過在古文字中,用作偏旁的“又”,一般指廣義的手。並不是專指右手。另外在卜辭中,“又”除了表示左右的“右”之外,也表示有無的“有”。 到後來,“又”才假借來表示“重複”和“再”等義,即“又”字我們今天常用的含義。
下麵的“又”,讓變化背後的主使,清晰地浮出水麵。小鳥啊,不再要責怪那根棍子了,往下看,有一隻操縱棍子的手!
“因”,我們在談“姻”字時提過,再重複一遍吧。“因”,始見於甲骨文,是一個人平躺在草席上的畫麵,外麵的大“口”是草席的外圍輪廓,中間的“大”其實是一個躺平的人。躺平於席是有依靠的,也有原因的。
躺平可不簡單,要有支撐躺平的草席。要麽有老本,要麽有老啃,至少也要有福利能享受。一定是有原因的。
與其說“變”和“因”是兩個字,不如說是兩則寓言。曆經數千年,依然鮮活。見變不驚,透過表麵現象,分析判斷,尋求深層的原因,這是造字古人留下的無價的財富。
“一定有原因!...”,真是千真萬確!
一切都在變化,變化不是無緣無故的。很多時候,我們隻能看到事物的變化,看不到操縱變化的手。而這一切的背後原因錯綜複雜,一張手後麵可能還有手,甚至有很多隻張。認識清楚需要智慧,接受變化,順應變化也是大學問。
比如說,戰爭與仇恨,富有與貧窮,興盛與衰退,一定有原因!
其實,變與一成不變,都一定有原因,被一隻隻無形的手操縱。
萬事有源,萬變有因,知機識變,因變製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