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休閑時間的增多,音樂有益於聯誼與人體健康的認同,人們投入到卡拉OK的金錢和時光越來越多。
少部分人羞於啟齒,多數人勇於參與,希望送給朋友們愉悅的美妙的音樂和歌聲,這其中少部分人卻信心滿滿,一展歌喉,發自內心的祝福,聽者有如在切石屋裏煎熬,讓有涵養的聽眾言不由衷的鼓掌喝彩,讓心直口快者咧嘴惡評。待惡評者自己自信上台後,一首一首地也讓人難受。
人們常說理解萬歲,此時歌者和觀眾要想相互理解就需要有一定的聲學知識來做基石。要想提高自身的K歌水平也如此。
我們常說聰明,是指耳聰目明,有了耳朵和眼睛的高辨識能力,才可耳聰和目明,才可辨識音樂的起伏,音調,節奏;也會識樂譜,看卡拉OK機屏故事情感和字母的變換展示自己的歌喉。
但耳聰目明還真不夠。自信滿滿者唱出切石般的噪音常是有一定樂理知識,又會一定的樂器演奏技巧者,比如會彈鋼琴、拉二胡或小提琴等等。
原因是我們接收聲音的渠道有兩個:耳朵和頭骨,而多數人隻知道隻有耳朵才會接收聲音。實際上,耳朵接收的是外界的聲音,而頭骨接收的是自己的聲音。
表現的結果就是:一個人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和錄音器發出來的自己的聲音是不同的;卡拉OK自嗨的聲音和聽眾朋友感受的聲音是不同的;自己拉彈的聲音可以美妙,唱出來的可能就是殺豬般的傷人的噪音。此時該理解那些熱心的卡拉OK歌者了吧?
是否就沒有辦法改進提高聽力能力有限者的歌唱水平了?這在過去還真難。不過如今可以有辦法。比如用耳麥,即使水準極高的歌星們也常用它。也可以錄下自己的歌聲,一次次聽唱來改進自己的音準。如果再有一位好老師指點,相信您的歌聲會更加撩人!如果需要,我可以介紹老師進行麵對麵或一對一網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