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土著居民不到總人口的0.8%。在美國可以找到世界上很多種族。在統計學意義上,美國能夠提供比較理想的族裔比較樣本。因為,在同一國家相同的自由競爭平台上,可以排除不同政治製度、文化傳統、自然和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可靠地比較各個族裔特別是在經濟上的競爭結果,並進一步分析鑒別族裔之間競爭能力的優劣。
平均家庭收入上,亞裔多年來都要高於其他族裔,但由於平均數在衡量收入上是個很不靠譜的統計參數,容易造成錯覺。把流浪漢的收入和巴菲特平均,得出的數字不能說明流浪漢真的很富。
衡量族裔經濟狀況更好的指標應該是貧困指數,尤其是領取政府各種社會福利的人群比例。如果以此指標排名,則會完全顛覆很多人多年來形成的美國亞裔比較富裕的印象。2016年的數據表明,亞裔有高達68%以上的人領取各種美國政府福利補貼, 領福利人數百分比高居榜首。
下麵列出的2016年有關數據。
族裔 |
人口(萬) |
領福利人數(萬) |
領福利人數百分比 |
亞洲裔 |
1,774 |
1,222 |
68.90% |
非洲裔 |
3,926 |
2,688 |
68.50% |
墨西哥裔 |
5,687 |
1,439 |
25.30% |
歐美裔 |
19,565 |
1,141 |
5.80% |
其他 |
935 |
299 |
31.90% |
合計 |
31,887 |
6,789 |
21.30% |
注:
領福利人數百分比 = 領福利人數 ÷ 人口數;社會福利不包括醫療補助部分。如果包括領政府的醫療費用補助,領福利的人數會更高。
很多網站和報刊為了“政治正確”,不傷害少數族裔自尊心,百分比計算采用了一個無視族裔總人口分布的荒唐公式:
領福利百分比= 族裔中領福利人數 ÷ 全美領福利總人數。
該公式算出的結果是,亞裔含太平洋島民領福利的百分比隻有18%(即全美每100個領福利的,有18個是亞裔和太平洋島民)。這種算法掩蓋了不到總人口6%的亞裔人(含很少量的太平洋島民)拿了18%的總福利的事實。舉個例子,某村有黃白兩個家族,總人口106, 有職業乞丐10人。其中,黃姓人口6,有職業乞丐3人(占黃姓人數的50%);白姓家族人口100,有職業乞丐7人(占白姓人數的7%)。如按上述荒唐公式計算,黃姓乞丐隻占全村乞丐總數的30% (3/10),而白姓乞丐占到了70% (7/10)。
所以, 必須考慮族裔中領福利的人數和族裔總人口數, 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附:資料來源
美國領取社會福利人數及其族裔分布(2016年9月份數據):
http://www.statisticbrain.com/welfare-statistics/
美國人口及其族裔分布(2016年3月份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