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青青草

記錄平凡的日子和簡單的幸福
正文

恩施遊記 (二)恩施大峽穀

(2017-06-20 16:44:13) 下一個
恩施遊記 (二)恩施大峽穀
 
 
第二天朋友約好傍晚接我們去鶴峰,算了一下還有時間去一趟恩施大峽穀,跟團是來不及了,決定自己坐大巴去。
 
 
恩施大峽穀是國家五A級旅遊區,位於湖北湖南重慶三省地的交界處,雄奇秀美的地質奇觀被稱為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穀不分伯仲。我們坐上了從恩施市區去恩施大峽穀的旅遊車,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與其它城市相比,恩施地區的建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一路顛簸於中午前到了大峽穀景區入口處。
 
 
大峽穀景區分為雲龍地縫景區和七星寨景區兩部分,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決定不去看地縫 - 顧名思義,不就是一條很深的石溝嗎?七星寨才是看景看峰的。這個時候是旅遊淡季,遊人非常少,加上其他人都先去看地縫了,我們坐纜車上山時基本沒有其他遊客。以前看到的景點照片都是人山人海,這會兒人少得感覺有點不真實。纜車快到山頂時我發小激動地大叫起來,她看到石壁上的樹木上都是淡淡的白色,原以為山頂下雪了,近看實際上是霧凇。 霧凇非冰非雪,而是由於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凝華的水蒸氣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時能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難得。據說霧凇在北方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但在南方還真不容易看到。朋友認為看到霧凇已經不枉此行,而我在美國生活的城市雖說不是最北邊,但也是常下雪,所以我對與雪類似的景象相對沒有那麽激動。霧凇確實是很美,有照片為證:
 

 
 
纜車到達的是七星寨景區步行入口,我們的翻山越嶺從這裏開始。恩施大峽穀被稱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到處是絕壁懸崖,千仞孤峰,真叫人感歎大自然的造物。也感歎住在這兒的古老居民,這完全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霧淞點綴下的絕壁長廊美得讓人窒息,隻可惜我這個恐高的人在多數時候下隻能貼著絕壁走,羨慕我的發小,她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我們在這裏耽誤了不少時間,看完地縫的人也陸陸續續地趕上來了,不過視覺範圍內能看到的也就七八個人。認識了兩個從東北來看大峽穀的女士,她們曾經是同事,有共同的愛好,就相約一起旅遊,碰到我們時她們已經在外旅遊了一個月,看了太多的山太多的水,說是已經有視覺疲勞了。年長的一位已經年過70,借助一根拐棍的幫助,堅持不要我們對她有特別照顧。我在想,有的人有六十來歲就以老者自居,以為全世界人都要讓著自己,讓世人嘲諷壞人變老了;相比之下,這位大姐真讓人欽佩。人實際上活的是修養和心態,這位大姐是一個好榜樣。

 

(絕壁長廊)

 
我平時走路不是太多,沒過兩個山頭我就有點雙腿邁不動的感覺,但是當沒有選擇的時候也就隻有咬緊牙關繼續往前走。說到沒有選擇,沿途都有抬滑竿的招生意攬客,可以抬過幾個山坡也可以抬全程。不過我不可以想象一個人被抬著轎子麵對無限風光,那豈不是辜負了這峰這景?當然,身體狀況出問題那另當別論。

 
一旦過了最疲勞的點,好像人也就適應了,在山道上努力地上坡下坡加拍照。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帶山的旅遊景點都有一顆迎客鬆,這裏也不例外。迎客鬆在前方的路標幾乎從一開始就有,我們爬了兩個小時也沒見到那顆鬆,見到那顆鬆幾乎成了我向前走的動力。其實這顆懸崖峭壁上生長的鬆樹更靠近出口一些,更應是一顆送客鬆。隨後又過了一炷香,雙子塔,大地山川,母子情深這些標誌性的景點,這些確實都挺形象的。終於看到了景點下山的觀光電梯,大家都喜形於色,總算不用自己走下去了。景點的出口要經過很多個很大的禮品店(而且沒有別的出口可走),琳琅滿目,加上裏麵服務小姐的極度熱情,不買點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我們急於趕回恩施市內,跟在一個同樣要趕回去的導遊後麵,快步流星順利通過禮品店。

 
經過一些小小的有驚無險地趕路趕車, 總算是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旅店。期待著朋友聯係的車接我們去鶴峰,那是我這次旅途的真正目的地。

 
附:旅遊旺季去恩施大峽穀最少要兩天,據說是車龍排隊進景區要幾個小時,然後住下來,第二天才可以有時間玩。景區附近和景區裏麵都有不少酒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雨中青青草 回複 悄悄話 聽從你的建議,以後多放一些照片 :)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圖片太少了,
多照幾張相嗎。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