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末初春,因家中有急事我匆忙趕回國。事後還有一段時間,朋友建議我出去走走散散心,於是我就有了這次非旅遊季節的恩施之行。
(一)恩施女兒國
回國最感歎的就是交通的便利,從武漢到恩施四個小時高鐵就可到達。一發小陪我前行,我們中午時分就到了恩施。在火車站附近找那個酒店安頓後,偶爾看到位於恩施市內的女兒國的廣告,女兒國(也叫女兒城)這個名字充滿著神秘而浪漫,還有點嫵媚,我們決定立馬前往。
此女兒國是一個新修建的旅遊娛樂景點,主要是展示土家族的民俗。這裏所有的建築都是木質的,是以仿古和土家吊腳樓相結合的土家族建築。
我們進去後首先看到的是打雷相親的擂台,據說是每天天黑後就有土家的傳統表演,無奈當天氣溫偏低還下著毛毛雨,我們沒有機會欣賞到表演。
看到恩施的特產熏肉有一股強烈的買買買的衝動,不過想到以後的幾天裏都得背著一大塊熏肉就隻有做罷。在這裏還第一次品嚐到清脆爽口的木瓜醬菜。我後來在網上買了些青木瓜幹帶回來,自己做了木瓜醬菜,品嚐了的朋友都說好吃,這是後話。
恩施的特色菜是烤土豆片,合渣和熏肉。我們在小吃一條街吃了烤土豆片。女兒國的酒樓都非常誘人,進了一家據說是合渣做得好的。後來才知道錯過了另一家的摔碗酒,很是遺憾。據說摔碗灑是土家族為兒女出征送行的,象征著吉利。喝摔碗酒是用粗陶碗喝玉米酒,喝光一碗就把碗往地上用力摔碎。玉米酒不醉人,可以喝很多碗,也就是可以摔很多碗。想想那個情景,該有多豪放!感覺喝完可以直接上景陽岡去打老虎。
所有旅遊景點都少不了禮品店或是土特產店。土家族的繡花鞋花樣繁多,很有特色,而且比我以往看到的繡花鞋都更符合我心中對繡花鞋的期望。心滿意足地買了一雙土布麵料的。
離開女兒國的時候才發現到了正門 - 原來我們是從後門進來的。不過沒關係,反正都看到了,不管怎麽說,這是額外發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