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思維的慣性

(2016-12-23 17:53:18) 下一個

說說思維的慣性

慣性,是物理用語,指物體抵抗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物體的慣性,可以用其質量來衡量,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

但不知人的思想,也有慣性。認定了的一個東西,想要改變卻不能,這是思維的慣性。思維的慣性,卻不根據人腦的質量大小而定,一般來說,思維慣性的大小,和人的智商,個性和利害關係直接關聯。

例如一個智商底的家夥,思想裏滿滿的被灌輸了“毛主席是紅太陽”,突然有一天別人對他說,狗屁!什麽紅太陽?紅太陽在天上,他是曆史的罪人!這家夥思維的慣性就會讓他不能接受新的事實,就和蠢豬一樣。

也有奴才性格的,認定了主子,那就是一輩子的主子了。這個慣性就超物理了。為什麽呢?物理的慣性,就算你一列火車失控飛出去,它總有停下來的時候,這奴才思維的慣性,卻可以是永生永世的慣下去。他跪慣了吧,膝蓋就不值錢了,不說看到主子,聽見主子了,就是腦子中一想起主子,那腿兒就軟了,撲通的就跪下了。主子死了,奴才如喪考妣,痛哭流涕,然後年年忌日,都燒紙燒錢,揚幡招魂,叩頭跪拜,恨不能一頭撞死了,到地獄裏去陪伴主子,卻又不敢。

還有一種思維慣性帶有物理性,就是物質刺激。托了哪個貴人的福,過往的日子好享受好安逸好神氣,在那些年頭,飛黃騰達,雞犬升天。後來世道變了,那個貴人也嘎崩了,無權無勢了,他也因此從天上一家夥掉在了地上,成了個一錢不值的廢物。心裏那個不平啊!以後天天思念那個貴人,日日回味那個年頭,就不知道去改變思想,學點本事,靠自己奮鬥過日子。這種思維慣性,就是因為利害關係而產生的。

當然,絕大多數的正常人,思維都很敏捷,能夠明察道理,認清事實,最主要的,人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沒有或者少有個人的私心雜念,思想就會輕鬆愉快,與時俱進,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