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場世界大博弈開始了

(2021-03-26 17:29:37) 下一個

十年,五十年後看2021年,這絕對是一個關鍵年,一個世界大博弈開始之年。結局如何尚未可知,但未來十年一定是動蕩的十年。要麽世界第二的中國成功博出,坐穩世界第一,要麽中國被壓製下去,繼續為西方國家做低科技的製造商。

拜登上台伊始,許多人注意到,中國高層似乎是抑製不住地頻頻向美方喊話:這是中方的底線,除此之外,什麽都可以談。這很奇怪。一般這個時候,雙方會矜持一下,看對方出牌再見機行事。許多人覺得中國是有點Hold不住了,向拜登示軟。

阿拉斯加高峰會,美方依然按原有步調行事,從西方的道德製高點向中方喊話,要中方按(西方製定的)規則行事,按西方的人權自由民主標準行事,不然美方將如何如何。不料中方突然掀桌子,當著媒體的麵公然說出美方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幾天之後來看,形勢有點明朗了。中國準備反擊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隻是說中國堅決反對。。。之類的話。反擊的第一步當然就是新疆維吾爾人的問題了。

之所以拿維吾爾之事開刀,我想有幾個原因:

1)維吾爾人中間確有極端分子。在敘利亞的ISIS極端分子中有維吾爾人,阿富汗的塔利班中也有維吾爾人。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對此,西方可以選擇不見,但事實是存在的;

2)新疆前後發生了幾百起恐怖襲擊,造成幾千人死亡,恐襲後來擴張到北京,成都等城市。這也是維吾爾極端分子所為。所以,在維吾爾人中間有相當的極端分子,使中國在新疆搞維穩有了正當的理由;

3)美國早有計劃通過維吾爾人搞亂中國西部,為一帶一路製造麻煩。在這個油管視頻,這個前美國高管說的不能再清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Lpiml2dJo

 

4)西方此次以維吾爾異見分子一麵之詞在新疆問題一起發難,並不是偶爾為之,應該是協調好的了。這種情況下,事實如何已經不重要了。即使中國允許西方到新疆觀察也不會有用,因為你不會讓他們挖地三尺的調查,因此他們大可以有理由說你們掩藏了事實。

 

對新疆的製裁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說實在這些製裁對中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到現在發酵是因為中國開始反擊。中國的崛起已經讓西方國家感到膽戰心驚,而單個國家又沒有實力單挑。若現在不開始挑戰,五年之後將完全沒有機會了。這就可以解釋這次西方國家的行動為何如此整齊劃一,步調一致。

中國應該是看到了這個趨勢。之前頻頻向拜登喊話,我覺得是最後一次給美國機會:若美國繼續如此行事的話,我們要反擊了,到時候大家都不會有好果子吃了,就像韓戰時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但美國要麽沒有領悟,要麽不想妥協。既如此,中國就開始按自己的步調反擊了。

拿新疆棉花開刀,從中國來說,有幾大好處:

1)中國在紡織業的地位穩固,新疆棉花本來也是供不應求,中國又是棉花進口國,根本不愁銷路。

2)歐美國家的紡織品市場,本來也不是中國的。但中國的紡織品市場的高端卻是被歐美品牌占領了。若是開打,對外國品牌在中國的市場是極為不利的。

3)美國利用BCI這種行業協會打擊新疆棉花,可能到頭來砸了自己的腳。製裁新疆的法規中有一條,歐美公司不可以同任何中國公司做交易,若發現中國公司雇傭維吾爾人。蘋果公司就利用這一條排除任何供應商,若供應商裏有維吾爾雇員。這種匪夷所思的規定到底是為了維吾爾人好還是要害維吾爾人?但中國是否可以反過來規定,某些企業內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維吾爾雇員。若如此,那些外企是否還想在中國做生意?若要,那就要違反西方國家的製裁,若不要,那就自動放棄中國市場。中國都不需要用什麽條款把外商排除出去。

那麽,新疆棉花就成了一場博弈:在民用商品(服飾,鞋子等)方麵,在中國市場上賺的缽滿體滿的外國品牌,是不是還想混下去?若還想,那就回去告訴你們的政府,取消任何對新疆的製裁。若不想,那就主動讓出中國市場,沒有別的選擇。這對中國幾乎是包賺不賠的一件事。

新疆棉花應該是這場大博弈的第一道菜。應該還有第二道,第三道。當然,西方國家不會就在這方麵跌一跤,然後止步。即使某些國家不想繼續開打,美國應該也會拿著槍,頂著各國的腦袋讓他們向前衝。

打到最後,那就是在高科技行業。若前麵美國順風順水,那在高科技方麵美國一定會如法炮製,那時就是中美全麵脫鉤了。若前麵美國被搞得鼻青臉腫,那麽在高科技行業可能就沒有那麽多的底氣了。

對中國來說,現在就是越過了鴨綠江開打,沒有回頭路了。若敗了,今後50-100年不要再想挑戰世界第一的事了。但若是打平了,那今後就沒有誰敢動不動拿中國說事了。

好戲開場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