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66)


幾十年前,迷上了產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天然瑪瑙石。當年在石頭愛好者中,這種瑪瑙石大受追捧,而且是牆內開花牆外紅,由台灣收藏愛好者首先掀起了收藏這種瑪瑙石的熱潮。我原來就喜歡收藏天然觀賞石,外出旅遊時總要盡可能地檢幾塊石頭帶回家。對於這種優點大大勝過我國傳統四大觀賞石的新石種,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而且,價格不貴,花上一二十元人民幣,就可以選上好幾塊小小的瑪瑙石,但卻精致得很。關於我收藏瑪瑙石的體會,以前的多篇博文有介紹,感興趣的朋友,隻要在《文學城》我的博文目錄中搜一下,即可閱讀,在此不贅述。
要說的隻有一個,就是台灣朋友收藏內蒙瑪瑙石,估計是起源於大陸將一塊名為《小雞出殼》的內蒙瑪瑙石拍賣到了2.3億元的天價。這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也不知道如今花落誰家?能夠值這麽多錢,炒作的成份很大。最令人不滿意的是,天然觀賞石,講究完全天然,隻要有人為加工,即失去原來的價值,哪怕是一點點。後來有人揭露,這件《小雞出殼》,做了一點人為的加工。但不管怎麽說,通過這個天價拍賣,引起了廣大觀賞石愛好者的關注,使得內蒙古天然瑪瑙石大放異彩。

當年,我曾經到一個石商家裏去挑選,隻見他屋裏堆了幾十箱用舊的蒙牛奶小紙箱裝的瑪瑙石。他們告訴我,這都是當年一個台灣收藏者托付他們從內蒙古的阿拉善左旗直接買來的,而且付給他們不少定金,說隻要是雞蛋形的,全要。看來,那位先生也想碰碰運氣找《小雞出殼》。我不由好奇地問:後來呢?答曰: 來過一次,找不到多少雞蛋形和球形的,付了一些錢,就再也不來了。現在,這麽多箱,拆都沒有拆開過。我就和他們商量,讓我開箱挑選,不論好壞,我每箱肯定要買幾塊。他們爽快地答應了。當然,那時已經掀起內蒙瑪瑙石收藏熱潮,這些裝箱內的石頭在當地都是經過挑選了以後剩下的。但是,觀賞石可以有多個觀賞角度,好多是人棄我取,所以也能挑選出少數我喜歡的石頭。那位石商說,你選過以後,就堆到攤位上賣給人家放金魚缸。
我在這篇博文介紹的是做成的一件小品,有四塊小石頭組成。分別是,圓柱狀的糖心瑪瑙,用作神龜的頭。薄薄的洞穴瑪瑙,用作神龜的殼。狀如荔枝的一粒小瑪瑙,充作神果,也不管他象什麽水果。奶黃色的自然成形的橢圓形瑪瑙,充作小品的底座。因為小,所以可以放在手掌中把玩。
請欣賞,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