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城外

雖然學醫不是我的初衷,但自從進入這一行,還算兢兢業業。
正文

加拿大急診對號入座,看一看你會等多久

(2016-12-12 17:54:56) 下一個

我們中國人剛來到加拿大,對許多情況不了解。常常抱怨加拿大的醫療係統效率低,急診排隊時間長。這種抱怨很正常。來到加拿大的我們,在國內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有的是富豪,有的是專家,去醫院看病都能找到熟人安排就醫。來到加拿大以後,在急診室要等許久,落差比較大。

 

 

加拿大醫療體係是人人平等 無論你是富豪還是平民 都一樣看待,需要等待。癮君子如果是特急,馬雲照樣也要等待。所以富豪就回去中國,選擇在中國看病不難也不貴


加拿大按病情緩急給病人排隊。下麵讓我們看一看加拿大如何在急診室給病人排隊的標準。

 

 

急症第一關是要見看門護士(Triage Nurse),看門護士會對你做簡單的檢查和記錄,根據病情的嚴重性將病人規劃為5個等級級。規定每級的病人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診斷和治療。下麵看看加拿大醫療係統對這5個等級的定義和等待時間。


等級1 – 複蘇(Resuscitation),需要立即見到醫生,概率是98%。等級1得定義是生命或肢體受到威脅,需要立即得到治療。如心髒停止,呼吸困難,嚴重創傷,休克等病情。


等級2 – 危急( Emergent),需要15分鍾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5%。定義是在生命或肢體有潛在性威脅,需要盡快得到治療。如頭部創傷,精神狀態改變,嚴重外傷,新生嬰兒,心肌梗死,藥物過量和腦中風等病症。


等級3 – 緊急(Urgent),需要30分鍾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0%。病情可能持續惡化,需要緊急得到治療,病人可能是有顯著的不適症狀或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如適度的創傷,哮喘,消化道出血,懷孕期見紅,急性精神病並或有自殺的想法和急性疼痛等病症。


等級4 – 次緊急(Less Urgent),需要60分鍾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5%。病況可能和年齡(老化),疲憊或某些疾病之合並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複,避免惡化。如頭痛,角膜異物和慢性背部疼痛等等。


等級5 – 非緊急(Non Urgent),需要120分鍾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0%。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但為非緊急狀況。如喉嚨痛,慢性或反複發作的輕度腹痛,但生命體征正常,簡單的腹瀉和嘔吐等。

 

過去看過報道,因為癌症在加拿大排期太久,就回中國手術。這是完全可以的。在回去之前,可是和省裏的醫療部門聯係,告訴他們你的決定,可以申請國外醫療的許可,回來報銷所以開支。一般來說,省醫療會報銷等同於加拿大醫療開支的部分。中國的支出一般不會高於這個標準。這是為什麽選擇回國治病的原因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