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泡飯 油條 乳腐

(2017-02-12 08:56:57) 下一個

年少憶往十四《泡飯 油條 乳腐》

阿拉大家小辰光,每天早上吃泡飯,
隔夜冷飯熱水泡,呼嚕呼嚕一大碗,
架櫥裏沒好小菜,乳腐醬菜過泡飯;
吃得肚皮熱哄哄,渾身上下汗嗒嗒,
冬天上學不覺冷;熱天介裏茶淘飯,
常被大人來責怪:熱飯冷茶淘來吃,
爹做郎中醫勿好!不知道理其何在?

小時候國貧家窮,物質匱乏,記憶中從未吃過完整的一副大餅油條,也從沒有吃過一整根油條,有時連半根也吃不到。油條買來,先用剪刀剪成寸許小段,每個小人分幾段,蘸上醬油,過過泡飯。常常看到,鄰居人家,經濟條件不如我們,但是他們的小孩,卻人手一根油條,邊吃邊炫耀給別人家孩子看,我隻好猛咽口水,心裏不無怨言。

爸媽身為黨員幹部,又是知識分子,寧可花大錢招待客人,也不願給我們小孩吃四分錢的一根油條,養成下一輩孩子,處處節約、克扣算計的小市民小家子氣,卻沒有一點領導幹部的氣派、讀書人的知書達禮、知識分子家庭的大方和大氣。不知是否為當時的政治環境所迫,害怕造成,不良影響,紅色恐怖,做人真累。

按理來說,天下父母,沒有不是,子女不孝,
已故父母,不該評價,隻因現在,身處美國,
年逾花甲,退出職場,如骨梗喉,不吐不快,
直至今日,仍想不通,不如不想,省得煩惱,
引以為戒,從我做起,堅決不犯,此等過錯。

少年兒童,活動量大,容易饑餓,家中唯有,最廉價的鹹味梳打餅幹,放置在五鬥櫥上的大口玻璃瓶中,可以自行取而食之。

其他點心,一年到頭,
逢年過節,親友贈送,
尚未到口,又被轉送;
或在夢中,方得一見。

經常用來過泡飯吃的,除了醬瓜大頭菜,其鹹無比,美其名曰下飯。還有紅與白兩種乳腐:玫瑰紅乳腐和酒釀白乳腐。我們比較喜歡吃紅乳腐,吃剩下來的乳腐露燒肉,味道一絕。偶爾還有一點花生醬,但每次買回來以後:

從未吃過原裝,必定加水加鹽,
用筷攪拌均勻,變得稀薄量多,
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又覺可惜。

夏天毛豆上市,大家剝毛豆仁,
炒肖山蘿卜幹,便是美味佳肴,
如今思之回味,齒頰仍留餘香。

儂想白相相,做幾碗正宗上海泡飯,也俠氣簡單,燒一鍋水滾開後,把隔夜冷飯團倒進鍋內,水再冒泡泡滾一歇歇辰光,或者冷水冷飯一起燒開,用飯勺把飯團攪碎,一分鍾關火,湯湯水水,米粒硬渣渣特有嚼頭,正宗上海泡飯出鍋了,就格能介簡單。如果沒有灶火,就用熱水瓶中隔夜燒開的熱水,泡一鋪冷飯後,將水濾掉,再用熱水一泡即可。

過泡飯吃的小菜中有四大金剛,四隻小碟子分別是:油條、皮蛋、乳腐、油氽花生米,“一根油條剪成十幾段,一隻皮蛋在醬油碟子裏滾來滾去,誰也不好意思去挾開它”。上海人的寒酸,被梁實秋一筆寫盡。

吃泡飯,並不是上海人的主動性選擇。在上海市區,上班族一大早趕著去軋公共汽車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燒飯熬粥,大多數弄堂房子裏也不通煤氣,老清老早生煤球爐不僅麻煩而且浪費,那麽當家主婦就會多燒點飯,第二天早上開水一泡,讓一家老小匆匆忙忙扒幾口,嘴巴一抹出門,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

泡飯之所以成為上海人的美食,是因為有過泡飯的小菜,上海人的花頭經就出在這裏。過去上海幾乎每條小馬路都有一兩家油醬店,舊時稱作“糟坊”,店裏有醬菜專櫃,玻璃格子內琳琅滿目,走近,一股鹹滋滋的香味撲鼻而來,這就是醬菜香。蘿卜頭、大頭菜、什錦醬菜、白糖乳瓜、崇明包瓜、糖醋大蒜頭、仔薑片、乳腐、醉麩等,還有一種螺螄菜,長不盈寸,中有螺紋,小巧玲瓏,微胖而一頭略尖,像上海愛吃的小河鮮螺螄,咬口極脆,是醬菜中的貴族。白糖乳瓜是醬瓜中的極品,家裏有人生病了,胃口孬好,才會買點來過粥過泡飯。每斤9角6分,經常吃是敗家子行為。

上海人家吃得最多的還是乳腐,豆腐發黴長毛後實現華麗轉身。這一家族分紅白兩種,均方方正正,表麵沾有點點酒糟,酥軟鮮香,老少鹹宜。還有一種玫瑰乳腐,醃製過程中加入大量玫瑰花瓣,花香襲人,售價每塊一角,而當時食堂裏一塊炸豬排也隻賣一角,可見老話不虛——“豆腐肉價鈿”。我家經常去思南路淮海中路口上的全國土特產供銷合作社,買瓶裝的玫瑰紅乳腐,買回來後,每天早上挾出一塊,還要灑白糖、澆麻油,算是改善早餐夥食。媽媽用瓶中剩餘的紅乳腐露燒肉,鮮香美味,終生難忘,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後來生活改善了,首先在過泡飯的小菜上體現出來。除了醬菜,鹹蛋、皮蛋也是泡飯的良朋益友,皮蛋以有鬆花者為佳,用棉線勒成八小塊,蘸點醬油;鹹蛋以高郵出品者為上,夏天吃最爽口,磕出鹹蛋空的一頭小洞,筷頭一戳,紅油吱地一下噴出來,什麽叫幸福?這就是!一人一隻高郵鹹鴨蛋,有時福氣好,額角頭碰到天花板,中頭彩碰上雙黃蛋,可以連吃兩三天。

上海人還會自己做點過泡飯的小菜,比如幹煎暴醃帶魚,幹煎暴醃小黃魚,還有一種骨刺很多、身板極薄的黃鮚,須重油炸至兩麵金黃,連骨刺一起嚼碎,鮮香滿口!油氽花生米也是過泡飯的恩物,又是很好的下酒菜,上海人就此送它一個美名:油氽果肉。對了,花生米還可以與苔條一起炸,俗稱苔條花生,那是相當高級的了,上酒席擺冷盆也很有麵子!

日腳繼續好過,就吃起了鹹鯗魚蒸肉餅子。去南貨店挑一條身板硬紮一點的鹹鯗魚,斬成兩半,加豬肉糜二兩,講究點的再敲一隻鹹蛋和鮮蛋,旺火蒸透,挑開來吃,有說不出的鮮香。泡飯搭檔,此物當列前三甲。至於寧波人須臾不離的清蒸鰻香、黃泥螺、醉蟹、醉螺、蟹糊、蝦醬等,口味一個比一個重,均是過泡飯一級棒。

能幹一點的主婦還炒一些時令小菜犒勞家人,春天,筍絲炒肉絲加點豆腐幹絲,萵筍上市時,涼拌萵筍澆麻油,生鮮而鬆脆。夏天胃口稍差,榨菜肉絲就是開胃良方。秋天蘿卜幹炒毛豆子,毛豆子要炸至皺皮,蘿卜幹以浙江蕭山出產最佳,切丁共炒,再淋一點點醬油,加一小勺白糖收汁,吃時咕嘰咕嘰響,欲罷不忍。冬天新鹹菜上市,炒肉絲冬筍絲,鮮爽清香……

2017年2月6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我有個高中哥們住在東湖路延慶路上,一棟別墅加大花園,我們還在看12寸飛躍黑白電視,他們已經有了大彩電加錄像機,而且好幾台。再一打聽他的外公是華東醫院一等一級醫學教授錢穆韓。房子是解放前就買了。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香山路最靠近複興公園的那幢別墅原來是我大學好友的外公的。剛收回仍有一些居民擠在樓下時,去朋友家玩過。那是我出國前幾天。我現在忘了她外公是誰了?
楚怡雨 回複 悄悄話 看完此文想起太外婆,外婆,解放前很多地主節衣縮食勤勞致富,日常吃穿還不如佃農,有東西也不舍得吃,放到壞掉。而我父親這邊,祖上跟著曾國藩在江南掠奪財富發家,銀子多多,揮霍享用,奶奶說以前家裏專門有仆人給小孩做零食。勤儉的有錢了還是不懂生活質量,習慣揮霍的,存不下錢,怎麽過都是一輩子,量入為出才是過日子。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還有麵疙瘩,炒麵粉。
穿的還有節約領,每人至少4-5隻,外地人就看不懂了,上海人結滾啊,每天換花頭。
芳草在天涯 回複 悄悄話 吃剩下來的豬油菜飯,第二天可以燒鹹酸飯。
Susan7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引起很多回憶,講起乳腐還有一種小白方乳腐,一分錢一塊,放些麻油不太鹹。還有黃泥螺、蟛蜞都是過泡飯的好東西。對了還有放了麻油的青羅卜幹。
thequeens 回複 悄悄話 大魚大肉吃多了就憶苦吃甜
mimi1229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候吃的紅腐乳是家裏托表哥去上海買回來,當時他們有輪船從溫州去上海運輸之類的,上海買回來的紅腐乳特別美味。 出油的鹹鴨蛋伴隨著我的初中高中生活。一個鋁飯盒裏麵加一個鹹鴨蛋蒸熟就是一餐了。
方川 回複 悄悄話 LZ的童年回憶有聲有色。記得過泡飯還有醉麩(黴麩)-味道老好的也老下飯的。難得現在食品一店還有賣。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油氽花生米改叫油氽鍋肉。
luwanren 回複 悄悄話 滿滿的記憶,上海人的早飯全家福,謝謝。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還有臭乳腐,記得八十年代初,外婆去買,1分錢2塊。糍飯糕5分,甜大餅4分,鹹大餅3分,糍飯團12分?生煎14分,到了81年有了油墩子6分,條頭糕6分,雙釀團7分,記得79年當時的建國西路吳興路口的建國飯店(後來恢複為上海市檢察院)的鮮肉大包9分真是鮮美無比,一個下去,滿嘴流香,可惜不久就沒有了。
還有連環畫,三國演義48本(87年補了12本到60本),楊家將5本,李自成,說唐23本,說嶽傳15本,中國成語故事23本?東周列國26本?總而言之,徐家匯的新華書店一周跑好幾次。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太精彩了,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