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1)
2018 (108)
親愛的讀者們,
上篇文章的留言真是個驚喜,原來這麽多人有同感。我實在感激文學城的編輯們,無論如何我竟然每次都能化險為夷,還能和大家見麵。
不知道2021年會不會成為我人生之中的暴擊之年。為什麽這麽說,因為經過疫情的洗禮,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變了樣兒,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是大轉彎。
親情無比重要
果然人都是在生死麵前才知道什麽最重要。非常幸運的是,我周圍的人,隻有一個最不可能得病的人得了病,不過她很順利地治好了。她的生命在這裏轉了個大彎,直接影響到先生、孩子們的人生選擇。比如放棄生意不再全心奮鬥,而是選擇羅列夢想,慢慢實現;比如一直不結婚也不談戀愛的孩子們突然對感情的事情認真起來;比如她身邊的朋友們也開始重新設想一些事,那些外人也為了這件事兒悄然改變著。
就像是蝴蝶效應,她的生死之間,煽動了別人對生死的看法,甚至毫無聲息的改變了別人的人生軌跡。
然而我相信,內心深處,她一定不想要成為這樣的人。但凡點燃自己照亮別人,必然要經受旁人無法感受到的痛苦與挫折。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之間,是天壤之別。
人到中年,我理解到一件事,且深深認同,這世間沒有感同身受。如果有人願意站在我的立場考慮問題,就已經知道我的天大福氣,就值得把對方當成好友,甚至是知己。
越是到後來,就發現能交心的人就越少。
看清錢、名、利,把心願放在第一位
咱們普通人,無非就是想過得舒服點。
年少時的夢想和抱負,到了中年,都變成了房子、車子、票子和孩子。
很多時候看到一些人寫到中年人會崩潰,會放棄,會自暴自棄。
我的眼裏,部分“價值觀”的重建,可能更接近中年人的狀態。在社會的熔爐中,所有人都在不斷調整自己,而人到中年,有時候必須要重新認識自己和認識社會。這不同於大學畢業後剛進入社會時的“難以理解”和“無所適從”,此時我們的感受更多是原來如此和“那我就跟著改改”以及“改到哪兒算哪兒”。
越是較勁,較真兒,就活得越辛苦。把怨氣撒在伴侶和孩子身上,就會把日子從“接近於零”改變成“負數”。
最近在想,什麽才是我的心願?也就是說,萬一得了什麽病,或者遇到點什麽事,在病床上會心心念念的是什麽,有沒有機會實現一把?
後來想想,一直想去旅行,一直想繼續寫作,一直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一直想被別人當做作家采訪,一直想把孩子們培養好(用李煥英的話,健康快樂就行),一直想跟老伴平淡到老。
即便是這樣,也覺得其實挺奢侈。
別的不說,孩子的健康和快樂,那需要多少精力和付出?而且問問自己,我健康和快樂了嗎?
最近對自己有個新要求,就是多笑,尤其是孩子們在家時候,我要多笑。
幸運就是得償所願
分清楚身外物和身內物。
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心願,自己的活法,遠比一切外在的東西重要。
推薦阿德勒的心理學。
真希望自己以後能專心管好自己的事,讓別人的事隨風而去,關注和觀察上帝的事。
每天都活得自在。
讀者們,我沒棄坑,《大齡女矽穀尋夫記》會繼續更新。
帕洛特往事
2021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