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1)
2018 (108)
親愛的讀者們,
又到了聊天的時間。我的《人生設計課》到了尾聲,一晃八周的時間過去了,我對自己10年職業生涯的反思才剛剛開始。回顧前二十年,1999年我做畢業實習,那時候正在決定著我2000年到2010年的職業曆程,而2010年到2020年,我在2009年的決定——出國,帶來了一次全新的挑戰,到了2019年職場環境逼著我做了又一次迭代,2020年這場世界性的災難新冠病毒改變了很多很多人的命運,其中平凡人群中就有一個我。
而我並不是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家。兩個還沒上學的孩子,一個在溫室裏被保護得很好的丈夫,在這場危機中,我們都看到了很多很多。
今天早上,孩子翻出來我十年前的日記,先生整理東西時放在我的桌子上。翻開一看,十年前做選擇時的樣子曆曆在目。我的生活被當時的困境打散,被逼著走向一條當年看起來無比艱難和毫無方向的路,一條極為極為冒險的路。
而現在,還是一樣,到了一個關口。這次選擇仍舊艱難無比。
30歲的自己,40歲的自己,原來差距這麽多,這麽大。當時的我單身、有很多存款、不怕天不怕地,可以隨時開始。
現在的我,有兩個孩子要養,沒有存款,瞻前顧後,沒了隨時開始的銳氣,想到的都是怎麽才能每月的柴米油鹽預備好,讓一家人衣食無缺、盡量平和地經曆這次經濟危機。
人是越大越愁,人生是一條曲線,中年人就在用錢最多壓力最大睡眠最少等等因素中,走到了穀底。周圍的朋友們,沒有一個人是輕鬆過來的,就連那些有父母在背後錢財、人力全力支持的,也會感慨“中年不易”。
創造、愛、吃苦,課裏這麽說。
那些有意義的事情往往需要些痛苦、困難,甚至苦難才能完成。為什麽大家都苦哈哈地而不是笑嘻嘻地把事情做了,把好的拿回來把壞的撇清?
人和人的本質區別在於對人生洞察力的不同。這不一定能說大多數洞察力好的人都掙到了錢,成了時代的驕傲;而是他們至少能看到怎麽走會好些、容易些、結果好些、痛苦少些等,這不是捷徑,而是看清事物本質後的選擇。當然,也會受苦,不過是主動的且有意義的受苦。
我認為,真正的有意義的受苦,是長時間在精神上的堅持,對的方向上的不斷努力和堅持,而不是肉體上的那些無謂的“苦”。
延遲滿足,向著有意義的方向前進,就是對自己、自己的時間、自己過往的付出最好的投資。這種努力的結果不可預知,隻是大或者小的區別。
所以我現在認為,無論自己在職場中經曆了多少挫折,都不重要。關鍵是我是否學到洞察力並且運用到洞察力。我希望把自己學到的洞察力,傳遞給孩子以及有緣的人們。
如何訓練我的洞察力?
其中有一個方式是,接觸社會的全方位角度。
歡迎大家出招!
稍後見!
帕洛特往事
謝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