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1)
2018 (108)
說完了王姨的故事,再回到現今的美利堅,繼續說施樂這個大齡女青年的故事,到了第一部的中後部,您會慢慢品味著她為什麽一定要來美國找丈夫。
在美國生活最為重要的是過語言關——也就是把英語學好。
這沒什麽可說的,在一個地方生活,要用那個地方的語言去交流。
對於急於求成的施樂而言,她更需要語言去結識她的“真命天子”。 恰恰,施樂之前一直都對英語不感興趣,但此時她要釣男人,最需要說英語。
A學校,是個典型的天主教小型私立大學。這裏有完備的教育係統,有宗教課程,有很多規章製度。對於第一次增設國際學生MBA項目的A學校,他們還沒有太多經驗和來自亞洲國家的孩子打交道的能力。而這次國際MBA項目開設之後,他們招到的8個學生中,有7個來自亞洲國家,一個來自於歐洲。
這些亞洲學生的英語普遍不是太好,所有學生在經過測試之後,都要回到語言班去學習。而A學校開設的這個英語學習課程又以嚴格著稱,不少學生都會重複各個級別的考試。從最為初始階段的01級別到最高階的12級別,一共12級。其中第9級是過關考試,用以區別中級水平和高級水平,通過第9級可以進入大學本科階段學習,12級是最高級別。通過12級,意味著學生可以應付研究生的學習。
重複考試隨之帶來的是昂貴的花費。每個級別不合格的考生都會交上1500美金以獲得下月再考的機會,如果還是不通過,那麽他們將重複考試直到通過。
施樂真的懷疑,這是學校掙錢的方式,而不是什麽真正的學習。
而施樂作為一個研究生,自然要學到12級了。
打點好了衣食住行,施樂也把自己調整到了開學狀態。
9月中旬的一個完美的夏日,施樂所在的語言開學了。
自從碩士畢業後就沒坐在過課堂裏的施樂,終於在33歲高齡又做回了學生。她的英語成績不佳,被分配到了104班,初級詞匯班。100班從零開始,101班簡單會話,102班簡單語法,103班初級語法。
坐在教室裏,施樂環顧了一下四周,全是20歲上下的小朋友,幾乎清一水的來自亞洲國家。 韓國、日本、沙特、泰國,還有來自中國台灣的好幾位。
“沒有目標人群,專心學習吧。” 施樂小小的失望了一下,迅速調整了心態。
和在國內上學的經驗不同,美國語言班上也是采用交互式教育的方式。
這裏的教室,三麵牆上有大白板,隨意坐的帶桌板凳,和談心一樣的課堂氣氛。由於這是語言課程,老師們都是白人,且他們的教育經驗和教育程度都很高,年齡也不大,基本上和施樂的年紀相仿。
這樣的情況讓施樂有著一種親近感,但同時無奈自己是“老學生”而人家是“老師”。
也許是周圍的同學也看出來了施樂要明顯年長很多,一些同學主動和她交流。施樂用磕磕巴巴的英語,和這些半大孩子們講自己的故事,從工作到學習到為什麽來美國。也許是單詞量和聽力有限,施樂能和同學們說的東西也很有限。不過,她還是漸漸愛上了這種上課方式。
和這些小朋友一起做作業,一起看電影,一起散步。即使有時語言達不到,這幾個人也是可以享受彼此的陪伴。
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