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你用潘興Ⅱ導彈打尼米茲(轉)

(2016-08-26 22:35:57) 下一個

【2013/10/17 兵壇】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968558.html 

嗬嗬,千萬不要計較這個話題,本人隻從原理上分析它的可行性。談到打航母,就必須要分析航母的防衛能力,以及如何突破防衛並進行有效的攻擊。而且如果用彈道導彈打航母,就必須要了解彈道導彈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的特征。  

    言歸正傳,說到導彈,飛行方式無外乎彈道式和巡航式,其中很出名的戰斧導彈就是巡航式。巡航式導彈依靠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以巡航 狀態在大氣層內飛行,而且速度也不算快。彈道式導彈一般是中遠程戰術或戰略導彈,射程上萬公裏的都有,單級、兩級和三級的都有,發射方式是先由發動機將導 彈垂直推上天空,然後,發動機控製導彈朝向目標偏向。在火箭發動機的推動下,穿越大氣層後,依仗最後一級發動機賦予它的推力靠慣性繼續向上爬升,然後按拋 物線彈道下滑,直到命中目標。與巡航導彈不同,巡航導彈即便是發射時有一定偏差也無所謂,由於它一是低速,而是實時有製導不斷的修正,因此最終還是能準確 無誤是擊中要害。彈道導彈發射前得需要一係列準備工作,必須有準確的自己坐標和目標坐標,還要對導彈姿態進行校正,同時還需要氣象資料,否則誤差會更大, 即便如此,彈道導彈的誤差其實還是蠻大的。事實上,彈道導彈實現準確攻擊在計算上也是很複雜,多級火箭的更複雜,在事實發射中,需要進行一係列的準備工 作,因為彈道導彈牽涉很多方麵的學問,這裏就不細說了。我們就說一下潘興Ⅱ打尼米茲的可行性吧。

 

    彈道導彈一般控製在主動段,而“潘興”導彈卻可以在被動段也能進行控製。“潘興”導彈是中程地對地固體彈道導彈,“潘興”Ⅱ導彈是第三代地 對地戰術導彈,它設計的目的是用來打擊地下掩體,說實話,如果潘興Ⅱ不銷毀,目前打擊伊朗核設施最好的家夥肯定就是它了。這種導彈采用慣性製導和雷達地形 匹配末製導兩套係統,命中精度約30米(圓概率誤差),也有說法是20米,甚至還有人說是15米,不管怎樣,潘興Ⅱ絕對是地對地彈道導彈命中精度最高的一 種導彈。 利用這種精度,擊中象航母這樣的龐然大物又有什麽不可能的呢?說到這有人不竟要問,既然是被動段製導可以使彈道導彈精度提高這麽多,那為什麽其它彈道導彈 不這麽多呢?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末端製導對於精確打擊意義重大,但是大部分彈道導彈不是用於核攻擊就是用於大麵積毀傷,在精度上並不需要這麽高, 特別是核攻擊,你說精度搞到什麽幾十米幹什麽?而且會增加一套雷達及控製裝置,這些會占據導彈死重的,特別是會降低導彈的有效載荷的。不是用於核打擊的射 程也不算遠,本身誤差也不及洲際導彈大。

 

    另外,潘興Ⅱ最大射程180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約300千米,末端最大速度達12倍音速,這些參數對於打航母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一射程夠 了,別看尼米茲上的F-18挺威風,其實作戰半徑也就800公裏多點,F-35C也就1200左右,艦載機必須要留必要的油以便著艦不成功可以複飛。另 外,航母上如果一次戰機出動的多了,那就會出現排隊等降落的現象,這會造成作戰半徑更短。潘興Ⅱ彈長10米,彈徑1米,發射質量7.26噸,這種重量機動 沒問題,發射車也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成份。而且發射準備時間隻有5分鍾,反應特快,根本不給尼米茲逃跑的機會。

 

    速度方麵潘興Ⅱ更有玄機,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從潘興Ⅱ導彈本身設計來說,確實是特別適合打航母,如果太小的導彈,射程夠不著,太遠的末端 速度太大,也不利於或者說適於製導。我們動不動就說戰機超音速如何如何,但是事實上戰機超音速總會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為飛行太快時,即便是一個在平時 來說比較溫柔的機動,都會造成飛行器解體,這個不難理解,在高速公路,你的方向盤哪怕動靜稍大一點,都有可能讓你歸西天。還有一個邁不過去的問題,那就是 黑障。我們都知道經過黑障時無法進行有效製導,但是這種說法缺乏對黑障的實質性了解。所謂黑障,是飛行器與氣體摩擦影,產生等離子現象,而等離子會吸收無 線電波,從而中斷通訊。那麽潘興Ⅱ是如何解決黑障的問題呢?有人說,用減速傘或減速板減速不就行了嗎?如果是這樣,那麽航母上的指揮官該笑嗆了。速度低就 會給對方的預警及攔截時間更長,也更容易防範。但是你要問了,那麽黑障你怎麽解決呢?事實上,潘興Ⅱ並沒有解決黑障問題,而是避開黑障進行製導。我們部分 軍迷或許知道,真正在海平麵高度,速度達到1馬赫時就已經會產生黑障了,別提反艦導彈末端攻擊,超音速攻擊時它其實在做慣性衝擊。我們知道,潘興Ⅱ在距地 表40公裏時開始調速姿態,一改下落為平飛甚至上衝姿態,這時候潘興Ⅱ導彈速度接近12倍音速,但是卻沒有產生黑障,也就是說它仍可以進行有效製導,為什 麽呢?事實上,產生黑障因素很多,跟飛行物的載麵、氣體密度、飛行速度、降溫措施等均有關係。一般來說,黑障產生時激發能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跟氣體密 度成正比,而40公裏上空的空氣密度隻有海平麵密度的千分之三點幾,因此即便是潘興Ⅱ高達12倍音速,也不會產生黑障,但是在降到30公裏的時候,便產生 黑障了,而且黑障是一個逐漸過程,並非一下子就完全黑障了。打個比方,產生黑障過程就象你家的老電視機在外麵轉動天線時,從清楚到看不到電視的過程一樣, 中間經過閃雪花點和圖像抖動階段。而且下端對飛行物產生的作用力明顯爭增,稍有不甚,飛行器可能解體。因此雖然靠近地表近一點方便搜索目標,但是太近了也 不行。那麽也有人說,那麽在50公裏上空不是更不會有黑障嗎?為什麽不在上麵調速呢?這是因為啊,上麵的空氣太稀薄了,潘興Ⅱ的空氣舵產生的穩定力量不 足,而再上去就屬於自由段,根本無法控製了。因此40公裏是一個反複比較和衡量的結果。

 

    潘興Ⅱ導彈上有高度測量裝置,在距地表40公裏時打開雷達,並改變姿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潘興Ⅱ這種反衝式軌跡是在發射前就已經定好的, 也就是說它的落點如果沒有末端製導的話會偏離目標很遠的,不過,潘興Ⅱ導彈這種反衝式改變原有軌跡可不是為了避開攔截,而是為了讓自己攜帶的雷達有時間搜 索,以便發現並準確進行定位。在改變姿態同時,雷達也開機工作,發現並鎖定目標,導彈在空氣舵控製上直飛到目標的正上方,然後向下垂直俯衝並攻擊目標,在 距地麵40公裏和30公裏之間進行落點修正,接近30公裏時關閉導航及製導,自由下落,因為此時,潘興Ⅱ也將進入黑障,也無法製導,因此精度上不可能達到 巡航導彈的標準,當然比普通的彈道導彈那可是強的太多了。

 

    這裏有必要說一下,地球的大氣層厚度大約在1000公裏以上,密度向上逐漸變得稀薄,沒有明顯的界限。因此再入大氣層隻是相對說法,發生黑障也因情況而異,而射程更遠的洲際導彈由於速度更高,距地麵50公裏左右就已經顯現黑障現象。

 

    說完了潘興Ⅱ導彈再說一下如何攻擊航母的事,很多人於是就設想,由於航母是航行的,機動的,而潘興Ⅱ導彈是打固定的目標,怎麽辦呢?記得革 位大仙曾經用過軌跡推導方法進行攻擊,具體方法時,根據各種搜索手段,發現並對航母持續坐標進行定位,比如說某時航母經度是A,緯度是B,經過某時後航母 經度是C,緯度是D,那一般情況下,航母是直線行駛時,在通過計算後,算出在經過某時後航母經度是E,緯度是F,那麽如同與神舟飛船對接一樣,在某時發射 潘興Ⅱ導彈,落點就是經度是E,緯度是F,而且時間上是重合的才行。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在於,由於潘興Ⅱ導彈末端可以製導,即便是偏離目標一點,也可以通過 製導進行修正,而且由於潘興Ⅱ導彈速度達到12倍音速,在最後鎖定目標垂直向下攻擊隻需約10秒鍾,而此時航母即便是高速行駛也不過移動了100多米,也 就是隻移動了航母麵積的三分之一左右,以這樣的精度,隻需瞄準航母的前部,那航母還能跑得了嗎?

 

    不過,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上述方法的種種不妥,首先,航母隻有在起降戰機或者進行油料補給時才有可能均速直線行駛,而補給時由於補給艦速 度慢,航母自然也會慢的,因為它們需要同速並列行駛。不過,如果你是尼米茲的艦長,相信你絕對不會開到潘興Ⅱ導彈射程內進行補給。另外,老美擁有太多的衛 星及預警係統,不可能對潘興Ⅱ導彈的發射毫無知覺。如果了解了潘興Ⅱ導彈正向頭上飛來,我相信不管此時在不在起降戰機,航母肯定會進行機動,並偏離預定方 向,想一下,如果航母被擊沉了,上麵的戰機也保不住了,那還管那些還沒降落的戰機幹嗎?飛行員直接跳傘得了,飛機就算扔了唄。不扔也不行,機動的航母是不 能降落戰機的,而且返航的戰機油也不多了。經過大機動,隻要偏離潘興Ⅱ導彈預定落點較遠,那麽高速飛行潘興Ⅱ導彈如此短的時間內修正就可能無法成功,雷達 開機時可能找不到航母。另外,宙斯盾上還有標準三呢?它不能攔截嗎?再者,潘興Ⅱ導彈打開雷達時也可以進行幹擾啊,隻要雷達不能正常工作,就無法精確鎖定 航母,也當然無法擊中航母了。要知道,潘興Ⅱ導彈主動段和自由段都是事先的預先程序中設定好的,它不象巡航導彈那樣可以實時接受製導的。那麽如何利用潘興 Ⅱ導彈打尼米茲呢?

 

    以鄙人之見,潘興Ⅱ導彈不能打航母,除非進行一係列的升級和改造方可。如何改造?以潘興Ⅱ導彈發射過程進行介紹。首先,預警係統發現航母並 進行持續準確定位,這方麵很重要,但這與潘興Ⅱ導彈無關,有人要說,如果能實時定位,那麽射程上千公裏的巡航導彈不也能打航母嗎?說的沒錯,但是巡航導彈 突防能力太差了。而且潘興Ⅱ導彈其實在攻擊過程中也並不需要實時進行製導,隻不過,在末端製導時方法上靈活一些就足夠了。根據足夠的航母情報,如果進入潘 興Ⅱ導彈射程,在設置好參數後,那麽就可以發射潘興Ⅱ導彈了,發射時為了達到效果,有必要對敵方探測搜索係統進行幹擾,當然並不是為了不讓美國佬發現,事 實上不發現是不可能的,拖延時間使對方反擊的有效時間降低,也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的機會。而這些,事實上也不是潘興Ⅱ的活。主動段時間最長,約十幾分鍾,是 潘興Ⅱ導彈生存危機最大的階段,應該說,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潘興Ⅱ導彈很可能成為標三的一個成功靶子。

 

    經過主動段後,潘興Ⅱ導彈就進入到自由段,這時候的潘興Ⅱ導彈就象一個隨波逐流小舟,任其按固定的彈道運行,由於此時的彈道高度達到最高, 極易被捕捉及鎖定,大部分的中段反導就是在此階段進行,如何避開攔截呢?最好的辦法是施放誘彈,標準三的導引頭特征也決定了它也易被假目標所欺騙。多個假 目標使標三的攔路成功率大大降低,而使潘興Ⅱ導彈突防成功率大大增加了。

 

    經過自由段之後,導彈下落並進入再入段了,沒升級的潘興Ⅱ導彈在距地麵40公裏高度時打開雷達,並進行搜索目標,由於沒升級的潘興Ⅱ導彈是 打固定目標的,因此它一打開雷達就能發現目標,固定目標不能移動,事先控製程序中就已經植入程序了。而如果是航母,它是機動的,潘興Ⅱ導彈打開雷達未必能 及時發現航母,如果航母是高度機動並且偏離目標更遠的話,那麽潘興Ⅱ導彈很可能還沒來得及打到航母就已經跑過頭了,因為此時的潘興Ⅱ導彈是十二倍音速啊。 因此潘興Ⅱ導彈的升級正是針對此而來的,具體的升級方法是改變潘興Ⅱ導彈隻有自身雷達而不能接受外部的製導信號的能力。由於外部有製導信號,那麽潘興Ⅱ導 彈根本無需開啟雷達就可以鎖定航母了,並且可能在50公裏以上就接受到了,那麽在距40公裏高度時利用控製裝置直接飛向航母的正上方就可以實施天頂攻擊 了。

 

    說到這,有人又不禁又要問,誰來給潘興Ⅱ導彈製導?因為要給潘興Ⅱ導彈製導,必須要由雷達照射,肯定要暴露,那麽這個平台就注定是要做董存 瑞了。不過也不用怕,航母戰鬥群浩浩蕩蕩,排場及動靜太大,老遠的就能看見,想隱身,沒門。打個最簡單的例子,隱身無人機可以在幾百公裏之外很輕易的發現 並鎖定航母,而航母戰鬥群,想在幾百公裏之外發現隱身無人機那是不可能的。宙斯盾對高度隱身的目標探測距很有限。當然,發現並持續跟蹤航母決不是一兩件東 西,而是一個體係。即便是隱身無人機,也不會隻有幾架的。上文不是說過了嘛,潘興Ⅱ在距地40公裏高度時改變姿態改為平飛甚至上衝實際上是給自己雷達搜索 時間,而如果有了這些董存瑞在此,那潘興Ⅱ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找目標了,根據導引直接就可以去飛到航母上方並做天頂攻擊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潘興Ⅱ 的雷達開機,極可能遭到航母上的反製,持續的幹擾會讓其無法有效找到並鎖定目標,那麽對於極高速飛行的導彈來說,給它的時間最多也就幾秒鍾,錯過就沒機會 了。而象隱身無人機等武器,本身並不在航母戰鬥群的發現範圍之內,也沒辦法對其進行定向幹擾,即便是最後雷達照射為潘興Ⅱ導引,也很難對其進行有效反製。 因為,隱身無人機及搜索體係不是一兩件,而且與潘興Ⅱ之間的通訊是事先溝通好的,可以隱碼傳輸,外人無法幹涉,事實上,在進入地表50公裏開始,幾乎沒幾 秒鍾時間的預警和反製機會,對敵多雙方來說都是極關鍵的。因為距地表30公裏就進入黑障,此時敵我雙方的通訊及幹擾都沒有用處了。潘興Ⅱ以十二倍音速飛過 這20公裏不過5秒鍾時間!而這5秒鍾之前,無人機及其它中繼導引設備可以保持靜默狀態,以避免被發現。當然,潘興Ⅱ在調速姿態攻擊時可能會花費長一點。

 

    有人也可能會說,在最下方的30公裏,潘興Ⅱ需要約10秒釧時間到達航母,而如果航母采用超級大S型機動,是不是可以躲過潘興Ⅱ的打擊呢? 畢竟,最後10秒鍾內潘興Ⅱ進入黑障也無法進行製導,本身誤差也應該有30米左右吧。而采用大S型機動可以使航母偏離至少50米左右,何況潘興Ⅱ還有誤差 呢。航母甲板寬度不到70米(最寬處不止),那麽即便是擊中兩側,也不會對航母本身造成毀滅性破壞,沒什麽效果,而且還有可能根本沒擊中,怎麽辦呢?方法 是采用分彈頭,潘興Ⅱ導彈戰鬥部可不輕,它不僅可以攜核彈頭,還能帶鑽地彈,那麽即便是采用幾個分彈頭,每個彈頭的重量仍是可觀的,而如果采用9個分彈 頭,麵積覆蓋100平方米的話(也就是每個彈頭落點相距約30米左右),那麽無論航母如何機動和潘興Ⅱ導彈的誤差,航母至少會挨上2枚以上的彈頭。而且根 本無須考慮標準2、海麻雀、海拉姆和近防了,它們即便是有時間反應也收效甚微。

 

    潘興Ⅱ導彈以十二倍音速擊航母會是什麽樣子呢?這要決取於擊中什麽部位,這與前幾年美國做的航母抗沉試驗不同,那艘航母是個空殼子,而實戰 的航母可不同,它上麵有油料、彈藥庫、反應堆,擊中這些會直接要了它的命。事實上,很多軍艦並不是被擊沉的,而是引燃彈藥庫或失火導致沉沒的。而且航母上 電纜多如牛毛,隨便擊中哪地位都可能會引起電氣短路,從而引起火災。12M的速度使彈頭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過航母上部最堅硬部位,就是甲板。而甲板下方可就 不行了,普遍反艦彈都可以象穿紙一樣穿通,後果可想而知。那麽航母的要害在哪能?前麵已經說過了,主要是彈藥庫(在航母的中前部)和反應堆(在航母的中 部)。當然,油庫也很致命,另外,中後部的蒸汽發生室和蒸汽輪機也是很要命的,首先,300多度的高溫蒸汽可以瞬間汽化周圍,燙得你根本不敢靠近,你也沒 辦法靠近。而反應堆和彈藥庫,在尼米茲級上隻是四周用凱夫拉裝甲防護,上方卻沒有,因為美國佬過多考慮了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卻很少考慮會有天頂攻擊。事 實上,一旦穿透甲板,航母結構會承受連鎖破反應,它的推力大軸不能容許一點偏差,基本上一旦擊中,航母的動力差不多就廢了。進入一片混亂的航母是無法有效 進行反擊的,而此時,正是潘興Ⅱ導彈第二波攻擊及其它武器趁火打劫的絕佳時機。

 

    潘興Ⅱ打航母是不對稱作戰,但是也應該看見,這也是兩個作戰體係在作戰,如果沒有強大的預警能力及信息化作戰能力,潘興Ⅱ導彈或許隻能馬放 南山了。打航母也不是一兩枚潘興Ⅱ可以搞定的,本人以為,一艘尼米茲應該需要不低於15枚的潘興Ⅱ攻擊,事實證明,如果需要可靠的反製力量,必須把事情考 慮的糟一些才行,不能事事都按自己的套路來說,必須要考慮一切的不利及意外事件,以潘興Ⅱ來說,首先,它並沒有絕對的把握突破標3,也不能說中繼作戰單元 就能完全可靠並及時的提供重要的預警信息,打不中也不要氣餒,畢竟尼米茲的數量不可能多過潘興Ⅱ導彈的,因為兩者存在不對稱的關係。如果前麵的10枚潘興 Ⅱ能夠有效癱瘓尼米茲就已達到目的,後麵的5枚潘興Ⅱ絕對可以要了尼米茲的命。應該來說,標準3與標準2不同,標準3就是對付彈道導彈的,但是標準3與標 準2不同,一艘阿利伯克上麵裝載的標準3是有限的。首先,阿利伯克級必須要有足夠的標準2來保護自己,其次,標準3所需的維護保養條件和能力也不允許它裝 載的過多,何況,即便是有了標準3,通過各種欺騙及幹擾手段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標準3導彈需要支持的體係很龐大,而體係的任一環節進行破壞的話,都能起 到一個老鼠壞一窩湯的效果,可謂事半功倍。

 

    事實證明,尼米茲隻能欺侮無能反擊的小國,真正大國麵前,根本無生存能力,且不說潘興Ⅱ,隱藏於水麵以下的潛艇、遠程戰鬥轟炸機,遠程隱身 無人攻擊機等無一不可要了它的命。航母主要以其艦載機為作戰主力,而艦載機卻受限於航母,航母隻是一國海軍力量的延伸和展示,但是過於盲目崇拜航母卻是不 可得。未來作戰靠的是綜合實力,絕非一兩件獨門武功就可以掌管天的。事實上,僅僅把對付尼米茲做為目標也不符合常規邏輯,事實上,為什麽我要冒著那麽大風 險把尼米茲開到你的射程裏?遠程巡航導彈和隱身戰機不能打第一槍嗎?對此又有什麽反製措施呢?未來戰爭形式的發展中,已經從單一的武器發展到體係作戰模塊 之中,決定勝負的是綜合實力,任何單件武器都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短板,隻有相互補充才能把武器的效能發揮極致。潘興Ⅱ導彈打尼米茲隻是一個推 演,戰時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情況,當然,決定戰爭最終命運的,還是實力。

 

    ------林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