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春 歐洲印象 2 巴黎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一夜無眠,有些頭暈。
下了飛機搭地鐵到達旅館。網上訂的旅館,位置不在市中心,但離地鐵近。包早餐,價錢也不貴。放下行李,一行人迫不及待出了門。
天氣晴朗,碧藍的天空幾朵白雲緩緩移動。微微幾縷輕風,4月的巴黎清新中略有幾分涼意,穿長袖恰好。此刻正是旅遊好時光。陽光溫暖,不冷不熱也不曬。
巴黎地鐵錯綜複雜,地鐵圖看得幾近眼花繚亂。原以為一張地鐵通行圖在手,坐地鐵絕對沒問題。一行人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和識辨能力。
巴黎地鐵與多倫多不同。多倫多一票通用,線路之間轉接,隻要不出站台,都用同一張票。巴黎地鐵以顏色區分不同地區(zones),比如從黃線轉紅線,要另外買票。初來乍到,差點搞錯。在地鐵站裏像沒頭蒼蠅般不停打轉。事先功課還是沒有做好。 其實地鐵一號線直達協和廣場。一群自以為是的高智商知識分子竟被巴黎地鐵將了一軍,
離開擁擠的地鐵人流,不用看地圖,高高的方尖碑為你引路。
協和廣場可謂法國近代曆史進程的見證人。從“路易十五廣場”,到“革命廣場”,直到十八世紀末定為“協和廣場”,法國重大曆史事變在廣場名字的幾經變遷中留下清晰蹤跡。
廣場為皇帝路易十五歌功頌德而建。大革命後,自由女神像替換了廣場上皇帝的頭像。一瞬間,彰顯皇族榮光的廣場演變成一代帝王將相魂斷黃泉的斷頭台。革命高潮之後,血腥殺戮完成曆史使命,人民最終追求的還是和協安樂。願協和廣場永遠張揚和延續和平。
協和廣場中央的方尖碑十分醒目。走近前去細瞧,碑上刻的天書般的埃及圖形文字。這大碑石從埃及古城盧克索千裏迢迢運來巴黎,她是埃及總督送給法國人的禮物。
協和廣場的河神噴泉和海神噴泉非常醒目。二座遙相呼應的噴泉。底座上六條活潑可愛的美人魚雕像。優雅婀娜的魚人托著活潑可愛的小金魚,噴泉水從金魚的口中射向天空,飛濺起漂亮的弧形水柱。此刻陽光明媚,蒙蒙水簾上跳躍著眩目斑斕的光霧。法國藝術們別具一格的想象和奇思。
代表法國八座城市(裏昂、馬賽、南特、波多爾、斯特拉斯堡、布雷斯特、魯昂、裏爾)的雕塑,象八位忠誠的衛兵佇立在廣場四周。
如果說這些城市雕塑把廣場打扮得莊重典雅;那麽,這兩座噴泉則為廣場營造出靈動灑脫之氛圍。
若時間充裕,這些美麗到每個細節的建築和雕塑可慢慢欣賞,可是我們不得不奔赴下一個景點。
經常開解自己,數小時內,能看一眼,留下個印象,已很知足。來日方長,待退休後有足夠時間時,住上些日子慢慢逛。
對一對地圖,廣場南麵是著名的塞納河,呆會兒繞回來去看。先去香榭麗舍大道。
沿著協和廣場一直往東,看見道口兩邊石墩上駿馬騰飛的雕塑,就是香榭麗舍大道。
巴黎街頭,形形色色的雕塑,既展現巴黎的美,也是遊人辨識方向的標記。
香榭麗舍大道不愧是巴黎最漂亮的街道。法國人的浪漫高雅滲透在大道的街街角角。
長達二公裏的大道兩邊,筆直一排高聳的大樹,像出席儀仗隊的列兵高矮胖瘦整齊劃一。大樹枝叉修剪得像一個個倒掛的燈籠,給寬敞的大街留下一片片涼蔭。
大道寬敞整潔,沿人行道一路走下去,兩旁不時冒出個時尚名牌店,或是一個個與之比鄰的咖啡店和餐館。
春暖花開時節,人們三三兩兩坐在餐館外彩色太陽傘下。一杯紅酒,幾碟小菜,悠悠閑閑咀嚼人生滋味。菜單上普通到沙拉麵包,高檔如蝸牛龍蝦,憑喜好任意挑選。
Peter羨慕得咬牙切齒,“我一定會回來這裏,來一頓大餐,嚐一把香榭麗舍大道的情調。”
其實未必要點昂貴的大餐,在此來一份心宜小吃也同樣能品出生活的甘甜。巴黎人的浪漫情懷與生俱來,似涓涓細流無聲無息卻無處不在。
到處是富麗堂皇風格迥異的建築,古典或現代風格的雕塑,華麗而精致。
不知不覺走到凱旋門。凱旋門猶如巴黎市中心的一個圓點,輻射出巴黎著名的12條大街。
我在不少城市見過類似造型的凱旋門。是不是帝王將相都想借一座輝煌建築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眾門之中,巴黎凱旋門以其氣勢磅礴榮登榜首。
凱旋門上,一組組浮雕形象生動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從戰火初起至勝利凱旋的各個場景。拱門內牆密密麻麻刻下數百名參站將士的名字。凱旋門凝結著後人對爭取自由和平前赴後繼的愛國者永久的崇敬和紀念。
瀏覽完拱門上的故事,打算乘電梯到門頂登高遠望,可惜排隊人太多。如果體力允許,可登石梯上去。284階的石梯呢,量力而為。
凱旋門的遊人真多啊。照個相也要見縫插針。
朝南走沒多遠是埃菲爾鐵塔。鐵塔坐落於巴黎的戰神廣場,由法國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建。三百多米高的塔身,7300多噸鋼材,層層疊疊的鋼架鏤空結構,又一個浪漫奇想的產物。
埃菲爾鐵塔門票分二段,可搭乘電梯或走樓梯登上鐵塔第二層,再搭乘第二段電梯登上鐵塔頂層。 電梯票價分別是12歐元和13歐元。坐個電梯25歐元,別嫌票價貴。塔下遊人之多,若螞蟻群出洞,排隊等著上塔的人轉了幾個圈。
每年登塔遊人幾百萬,一筆可觀的城市收入。沒想到浪漫奇想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經濟價值。
再次放棄登高望遠俯瞰巴黎的欲望,繼續逛街。
眼前出現巨型蜘蛛 “MAMAN” 雕塑。銅質巨型雕塑 ,高達數層樓的八隻蜘蛛腿細長而直插大地。細長的腿支撐起蜘蛛巨大圓潤的身軀。大蜘蛛象征堅強無比的母愛和母親保護兒女執著的本能。
大蜘蛛似曾相識,想起來了,以前在紐約見過相象的一座雕塑。他們皆是現代雕塑家路易斯.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 的傑出作品。
盧浮宮位於艾菲爾鐵塔的前方。標誌性的金字塔玻璃結構出自著名華人建築大師貝津銘別具一格的設計構想。
冬梅和老吳站在入口處猶豫,“進去看看?”
被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榜首的羅浮宮,乃舉世矚目的藝術寶庫。館裏寶貝多多,沒有一天時間絕對不行。
“下次吧,等旅遊歸來,爭取時間來。”
留下戀戀不舍的感歎,無奈中隻能拍下在此一遊的留影。
一行人都不喜歡蜻蜓點水般的匆忙遊走。而我們這次選擇的旅行,注定了隻能走馬觀花。人能夠擁有的東西曆來有限,人所期待的往往未必能實現。人生如此,旅遊也盡然。
別以為巴黎都是高大上,畢竟是老百姓生活的城市,平民氣息也帶著巴黎人特有的味道。
第一次見到巴黎街頭那種叫urban-cab的交通工具。小巧玲瓏的車,滿大街跑。車子的形狀和功能有點像中國老式三輪車,一人在前麵蹬,客人坐後排。叫她三輪車太委屈,你看那車的線條設計,處處透出現代審美的簡潔明快。她不用費力腳踩,它采取機動車裝置。
巴黎街頭見到許多摩托車,小巷裏便利靈活的交通工具。街頭巷尾偶爾看到一些黑人,分不清他們是居民還是遊客?發現巴黎的水果特別貴,小小一盒草莓,20歐元。
沿塞納河岸漫步,巴黎聖母院躍入眼簾。
走進教堂。教徒們在安靜有序地排隊點蠟燭。
燭火象征神的聖潔與光明,教徒在聖母聖像前點上蠟燭,以表示對神的虔誠和崇拜。點蠟燭需付費,那是聖徒對神的奉獻。
我在巴黎聖母院門前轉來轉去。先生不解:你在找什麽?
我找什麽?!我在回味當年在俄亥俄大學沃特曼教授描述教堂結構時那種讚不絕口的陶醉,還有我自己照本宣科給本科生講課的狼狽。不用看文字介紹,對這座建築我太熟悉。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的典範傑作。她初建於12世紀中葉,其基座呈現為耶穌受難的十字架形。整個建築基本采用石材,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讚其為“石頭的交響樂”。
交響樂始於石頭壘起的巨大拱門,拱門和門窗以宗教富有神意的數字三和九排列,教堂主體一路向上,與高聳挺拔的塔樓遙相呼應。絢麗多彩的玫瑰窗,形象生動體現了哥特式建築的審美魅力。教堂內部采取尖肋骨拱和飛扶壁結構,一條條弧線形的拱梁有規律地交錯縱橫起伏變化,營照出交響樂般的節奏和律動。整個建築輝煌壯麗莊嚴和諧,她會讓你產生不斷飛升天空的視覺感受和審美體驗。
巴黎聖母院的美需要眼睛更需要一顆懂美的心,虔誠的心,才能真正走進她。
(2019年大火,教堂毀於一旦。在巴黎聖母院門外拍的照片成為當年巴黎聖母院的一份永久紀念。)
巴黎市中心景點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