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玉子

雲遊四方,一路風塵。雲煙人生若白駒過隙。隨心所欲地塗鴉乃人生之夢。靜心賞音樂練瑜伽玩博客走世界,也是一種修煉。

申明:本博客所有博文皆為原創,本人保留著作權。禁止一切商業化轉載及盜用行為。
個人資料
快樂玉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拿大夏日七日遊 (7)寧靜的佩琪灣

(2021-09-23 07:43:31) 下一個

加拿大夏日七日遊 (7)寧靜的佩琪灣

新斯科舍省風情之四

快樂玉子

蔚藍的大海,陡峭的崖石,高高聳立的燈塔,寧靜的小小漁村, 攝影家情有獨衷之處,今天我們的目的地佩琪灣(Peggy's cove)。

 “距哈利法克斯市四十多公裏處的海灣,流傳著一個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艘來自英國的大船航行到大西洋的聖瑪格麗特灣。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洶湧的波濤瞬間吞沒了大船。船上的人不幸遇難,唯有一個名字叫佩琪(Peggy)的貌美姑娘被當地漁民救了下來。姑娘愛上了她的救命恩人,嫁給了這個善良勇敢的小夥子。在這安寧古樸得幾乎遠離塵世的大海邊,他們相親相愛生兒育女,聰明賢惠的佩琪給這片土地帶來智慧之光。於是就有了美麗的小漁村和迷人港灣。佩琪,作為浪漫美好和幸福的象征,成了這片港灣的名字。 ”

“到了。”杜導結束了佩琪灣的傳說。

裹著夕陽絢麗的光彩,拾階而上,我們攀上了佩琪灣的石岩。

曾經見過許多有關佩琪灣的美麗相片,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時,還是被她原始寧靜的自然風光震撼了。 

夕陽近乎透明的七彩光芒灑落在大海上,海麵泛起一片片閃亮的鱗光。此時的海像夕陽一樣柔和溫情。白色的海浪有一搭無一搭地拍打著海灣的石崖,濺起催眠曲般的柔柔水聲。霞光下,白色的燈塔像一位俊秀的美男子,默默地站立著,凝視著蔚藍色的遠方。

海灣周邊零零落落的小漁村,寧靜的不見任何人影。漁民們或許已經歇息,或許還奮戰在遠方的海浪裏。 隻有披著霞光的雲朵在漁村的上空慢慢悠悠地浮動。 

抬頭看, 正前方掛著一塊藍的如海水般顏色的大指示牌,上麵寫著:

“海的誘惑:很久以前,有人發現了這個海灣。被海裏取之不盡釣之不竭的魚留住了,1811年這裏誕生了一個漁村社區。

海裏的稀有動物:一種背上有毛的巨型海龜生長於這片海域。海龜身長1.5米,體重550公斤。即便它是危險動物,仍然吸引無數遊人慕名前來,渴望一睹真容。

海的威脅:海風和海浪無時不刻侵蝕崖石,被風化的石頭隨時都有可能移動滑落。”

難怪,通向海邊的公路旁插著一個接一個寫著“危險!”的黃色長方木牌。

據說這個海灣形成於一萬二千多年前的冰川時期。 滄海桑田,光陰鬥轉。海灣人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執著地維護著漁村古樸的原生狀態。

如今,根據加拿大政府保護天然資源的政策,地方政府製定了一係列限製外來人口和控製土地開發的法規。海灣漁村最早隻有幾戶漁民,數百年過去了,此地常住人口不超過四十人。他們仍以打漁為生。其它建築物大多是藝術家的工作室。除有限的旅遊項目,誰都不允許任意在此建造房子。 

我,我們來了。輕些再輕些,不要讓嘈雜的腳步聲驚擾了這片如仙境一般平靜安寧的土地。

順著崖石向上攀登。燈塔,這塊標誌著大西洋最東點的天涯海角,吸引每一個來到佩琪灣的遊客。

新斯科舍省沿海矗立著160多座燈塔,唯佩琪灣的這座燈塔獨得眾多攝影愛好者的青睞。燈塔建於1915年。近百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四季變換,燈塔成為佩琪灣不可缺失的一道風景。

與燈塔合影成為來此一遊的見證。遊人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照相者變換高低不同的角度,哢嚓哢嚓,生怕錯過如此美景。

大海安靜地躺在燈塔腳下。與白色燈塔相伴的是淡藍色的天空,深藍色的海水。

“下海邊走走?”先生說。

一步步下到灣底。層層疊疊的海草纏繞在海岸邊的岩石上。漂洋過海的海草們終於在此找到自己的歸宿,在這個安靜的海灣定居下來。

海浪輕輕拍打著海草。像母親溫柔地撫摸自己的孩兒。此刻的海,流淌的是慈母般的脈脈溫情。

當然海畢竟是海,崖石上刻印著她曾經咆哮沸騰的時刻。日複一日潮起潮落,一塊塊崖石經海水衝刷,演變成光滑平整的幾乎沒有一絲灰塵的一片片石板。

席地坐在岩石上,靜靜地享受大海此刻的寧靜溫馨。“轉過頭來看著我。”先生拍下了坐在岩石上的我。

回頭時眼前 出現另一番景色。崖縫裏鑽出綠色的小草。海風刮來的塵土聚集在崖縫裏,小草,像與海浪搏鬥的漁民一樣, 在一條條縫隙中萌生出頑強的生命。崖石高處一座座白牆灰瓦的建築,她就是海灣的小漁村。沒有商城,沒有高樓,唯一座紅色教堂,尖尖的高塔,緊傍著小漁村。

遠處長椅好像坐著個人。誰有如此閑情逸致閑坐於此?走近一看,原來是我們的旅遊車司機。

他來過多次,已失卻遊人初來乍到的驚奇和熱情。老司機獨自坐著,靜聽大海的濤聲,享受陽光下溫潤的海風。好一個“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很想像老司機一樣閑坐著聽風賞景。但現在不行,藝術家威廉·哥瑟(William  deGarthe)的漁民雕塑在召喚著我。

沿著公路,途徑一座藝術家的畫室。木樁壘起的方形、圓形的柴垛環繞在醒目鮮豔的紅牆邊。一垛垛樹枝樹樁大概用於藝術家們冬日取暖驅寒。

公路邊有一個綠色的手工藝小屋。屋主正在全神貫注地擺弄她的花兒。

在海灣的另一角,停泊著的私人遊艇和旅行社的遊船。 作為著名的風景點,古老的海灣也留下了現代生活的點點痕跡。

威廉·哥瑟的藝術館與漁人村的住房風格一致,白牆黛瓦,簡單自然。潔白的建築物籠罩在晚霞燦爛絢麗的光照下,純靜且有幾分神秘。

藝術家威廉·哥瑟生於芬蘭的一個小海灣。他曾任職於加拿大蒙特利爾藝術館。當年他計劃從哈利法克斯搭船去巴西以實現“尋找世界最美風景的夢想”。途徑佩琪灣時,他那顆敏感柔軟的遊子之心被觸動了。佩琪灣與夢中的故鄉似曾相識,美得讓他如癡如醉。“再也不想周遊世界了” 威廉說。他從此定居下來,把自己的人生歲月拋撒在佩琪灣。

起伏跌宕的海浪,漁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佩琪灣的魅力給了藝術家無盡的靈感和創造熱情。大海和漁民,構成了他繪畫和雕塑作品的獨特主題。威廉·哥瑟,一個被譽為“漁人紀念碑”的現代藝術家。

進館門右拐,一組大型人物塑像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威廉傑出的係列雕塑作品“新斯科舍漁人永久的紀念碑”。

刻在木板上的作品介紹被安放在粗繩纏繞的木樁上。 那 網繩、那船形的樁墩,似乎還殘留著海的氣息。

刻在花崗岩上的雕塑群全長30米,共有三十二個人物形象。整個塑像群分三個群組。第一組天使的佑護。天使聖埃爾莫展開寬大的翅膀,保護著漁民和他們的家庭。第二組大海的饋贈,表現漁人們感恩大海饋贈慶賀豐收的喜悅。第三組漁人和大海。每座塑像都生動展現了漁民出海打漁時的工作狀態。他們拉魚網,提魚簍,鏟魚……。每座塑像都細膩地刻畫出漁民們頑強堅毅團結互助的海上生活。

畫龍點睛的那根魚繩雕刻宛如天來之筆,魚繩連接和貫穿整個人物群。長繩伴著人物的不同姿勢上下起伏,生動再現了漁船在海裏的顛簸,漁民與風浪搏鬥的真實場景。

麵對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不由得驚歎威廉獨特的創作天才,更為他追求藝術的執著而感動。可以想象,在烈日下風雨中,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堅持,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一幅雕塑。每個人物塑像身上都滲透著藝術家對漁人們深沉的摯愛,對藝術創作全身心的投入。威廉,一個藝術家的赤子之心,刻鑄了佩琪灣 “永久的紀念“

歸途中,路過一個小碼頭。這裏是不是當年漁婦和孩子們翹首期盼親人凱旋歸來的地方?簡陋的木頭小屋,記錄著漁人生活的曆史。如今已沒有人住,成了漁村的臨時倉庫。殘破的小船也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靜靜地躺在地上,見證著漁村曾經的滄桑。

碼頭旁的小魚市沒有人影。唯有一個漁人肖像,笑容燦爛地提著魚,孤單單地守侯在門前 。可以想象當年漁船凱旋歸來時,魚市前繁忙歡騰的情景。小碼頭記錄下了漁村天然原始的古老歲月。

旅遊車啟動的聲音劃破傍晚的寂靜。寧靜的海灣。我們要離開了,留下你的安寧。我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車上,杜導通知我們,今晚隻能住一張大床。他戲言“讓你們老夫老妻重溫當年的愛情浪漫。”

房間的空調不足,又無法開窗,悶熱得沒有睡意,不由得念起佩琪灣的清涼。

星光下,佩琪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在想象中描繪起一幅幅寂靜神秘的美景,心慢慢地靜下來。感謝造物主賜予人類如此美好的大自然;感謝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長長久久地保持下來的這份天然純淨。感謝一路走來所見所聞的美好祥和。懷抱滿滿的感恩我漸漸地進了夢鄉。

(第三天,6月24日2016 晴 傍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