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紀行 (17)歲月靜好的傑迪達
快樂玉子
2019年12月3日
早餐後,離開馬拉喀什前往下個城市傑迪達( El Jadida)。
幾朵灰雲不緊不慢地在天幕遊移,看上去像要下雨。
薩拉瑪利空(早上好)!
遊程幾近尾聲,導遊看起來心情挺輕鬆。
大巴在沙漠旁的公路上飛馳。紅城落在身後。沙漠漸行漸遠,烏雲也被扔在身後。
途徑一座高大的紅色房子,導遊說是摩洛哥著名球星買的酒店。無論哪個國家,球星們享受有錢人的特權。
漸漸進入平原地區,不時出現一片水域。有水的地方,農牧業興旺。
路邊見一當地人的牧草集市,一輛輛裝滿幹草垛的車停滿集市。來來往往的卡車也裝滿牧草。生活在這裏的大多是遊牧民族柏柏爾人,放牛牧羊是他們的營生。
綠色越來越濃,歐式的白色洋房掩映在棕櫚樹的蔭影裏。傑迪達到了。
城市的第一印象:幹淨整潔,歐風濃鬱。
傑迪達位於大西洋海岸,距卡薩布蘭卡僅一個小時車程。靠大海的城市,氣候溫暖濕潤。海風吹過,帶來大海的溫柔清新。
走進海濱一家五層樓的餐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正對著大海。居高臨下,小城風景一覽無餘。
腳下,鬱鬱蔥蔥的棕櫚樹排排行行,寬敞潔淨的海濱大道,一棟接一棟的白色別墅;遠處,藍藍的天藍藍的海,安靜的海灘邊,零零星星幾個看海的遊人。
菜上來了,海邊餐館提供當地海鮮。摩洛哥的魚不是烤就是炸,做法簡單,貴在食材新鮮。
午餐畢, 我們加入看海的人群中。海邊的陽光無遮無攔,幾個遊人在海水裏起起伏伏。陣陣海風吹動看海人的太陽帽和絲巾。
海灘邊沙土泥濘,遊人在濕濕的沙地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
傑迪達的海邊遊人不多,雲淡風輕顯得格外寧靜。
“沿大西洋海岸,摩洛哥有很多類似傑迪達的海濱城市。為什麽唯獨她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團友問。
導遊答,“這裏有獨一無二的古堡和古蓄水池啊。”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在此登陸,在海邊建了一座碉堡。葡萄牙人叫她馬紮甘(Mazagan)。
日複一日,從非洲遠洋印度,地處歐非交接處的馬紮甘城堡變成了葡萄牙人海外探險征程的中轉站,她是大西洋沿岸的商貿碼頭,葡萄牙人航海探險重要的補給基地。
人來人往,城堡發展成為著名的海濱小城,她成為海上漂流的葡萄牙人翹首期盼的家。
1815年,摩洛哥阿拉維王朝收複古堡,修整重建後,改為阿拉伯名字傑迪達(El Jadida)。
1881年法國人占領摩洛哥,傑迪達改回舊名馬紮甘。
1956年,摩洛哥宣告獨立。阿拉伯名字傑迪達重見天日。
小城名字被統治者任意搓揉變來變去,承載得是摩洛哥人數百年被各國列強殖民的無奈和屈辱。
城堡沿海岸線而築,一座巨大的環形建築。斑駁的磚石城堡聳立在海邊,堅固偉岸。
拾階而上,我們登上城堡的製高點。昔日的海防工事和碉堡門樓依舊。葡萄牙人當年用過的大炮默默地排列在城牆邊。一尊尊鏽跡斑斑的大炮筒,見證當年葡萄牙遠征者的夢想和輝煌。據說,她是一座從未被攻陷的要塞。
陽光投射在土黃色的堡壘上,一片光亮一片蔭影。城堡還是昔日的城堡,大炮還是當年的大炮,變了的是城裏的人。沒有進攻者沒有占領者,隻有城堡下隨風飄動的漁船和城牆邊優哉遊哉的遊人,還有和平安逸歲月靜好的時光。
傑迪達老城區,無處不是當年航海人的生活足跡。狹窄的石子路,斑駁的聖母升天教堂的高牆,還有古城中心古老的蓄水池。
當年,靠海的城堡沒有淡水資源。為供給城堡居民全年的生活用水,葡萄牙人於1514年建了一個大型的地下蓄水池。每年僅三個月雨季的天落水被蓄水池收集和儲存下來。
古老的蓄水池是葡萄牙人精湛的石築藝術的結晶。整個建築采取哥特式拱柱型結構,二十五根粗大石柱撐著蓄水池高達五米的拱頂,柱拱交錯嚴絲合縫。雨水由池頂正中的大圓孔流入水池,注入池中的深井。
陽光從大圓孔投射進池中,長滿青苔的池底落下一個光亮的大圓。水聲嘀嗒,低聲吟唱歲月流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