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
2018 (86)
2019 (105)
2022 (1)
2025 (2)
“歸去來兮”隨筆(15)風輕輕地吹
快樂玉子
睡睡懶覺寫寫隨筆,一上午過得好快。
我和當年的兵團戰友洪娣約好,下午在小木橋路41路汽車站碰頭,然後一起去濱江大道。
先生去婁山關路買熏魚去了,據說那裏的熏魚口碑甚佳。
遠遠看見老戰友熟悉的身影,她已經在車站等我。
“我經常去濱江大道散步。”帶路的她對這一帶非常熟悉。
微風似柔和溫暖的手輕拂我們的發。春光宜人的好日子。
邊走邊聊天,不知不覺已踩在徐匯濱江大道的步行道上。
寬闊平坦的步行道旁,處處綠樹綠草。步道和草坪上,到處是人。
星期天的濱江大道煞是熱鬧。與南京西路的奢華富貴不同,這裏是平民百姓眷戀的去處。
辛苦了一個星期的人們信步來此,享受黃浦江邊清新的空氣,溫馨的春風,寬敞的步行道和綠色的草地。
愛好戶外活動和喜歡跑步鍛煉的人,一身運動裝,精神抖擻地在步道上奔跑。有的相伴而行,更多的是獨往獨來。獨行者大多耳朵裏塞著耳機。有手機相陪,不寂寞。
不知道誰別出心裁想出在草坪上搭帳篷的點子?大人小孩,情侶戀人,坐在一個個遮陽的帳篷裏,閑望外麵的風景,殊不知自己也成了他人眼中的一道景。
黃浦江裏,一艘江輪船正在緩緩地駛過,它的前方就是著名的盧浦大橋。
黃浦江對岸的浦東,高樓聳立。紅色的那片樓是世界博覽會的舊址。南浦大橋把浦西和浦東的熱鬧繁華連為一體。
徐匯濱江大道乃上海港務局和上海火車南站的舊址。當年偏辟冷落。如今,綠皮火車已為懷舊的文物,車頭上,“大同機車”字跡清新可見。
廢置的舊火車和高高聳立的大吊車一起,見證這片土地昨日今天日新月異的變化。
風輕輕的吹,吹動遠方高樓上五顏六色的旗子和近處綠色的柳枝。
“我們有二十多年沒見麵了吧?”
“是的。”
最後一次相見是1989年。我女兒感冒發燒,在醫院,她抱著心髒有病的兒子。
孩子的病糾結了母親的心?匆匆忙忙打個招呼,沒有說上幾句話。
“誰曾想一晃又二十多年,我們還能相聚。”
“是啊,人世滄桑,誰也沒法預料未來會發生怎樣的事。”
人與人之間的聚散離合,就像眼前飄過來拂過去的旗子和柳絲,隨緣無常。
多少年前,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還有一個在當時頗為自豪的身份:兵團戰士,把二個素不相識都屬於“一片紅”命運的六九屆人係結在一起。
那年,我們倆和七十多個上海知青一起分配到安徽兵團九團三連。吃的是一鍋飯,睡的一幢房。一起插秧、割麥子,一起想家哭鼻子,一起鬧了一出出“接受再教育”可笑荒謬的故事。
知青像風中飄的柳絮,無聲無息地任憑命運的風吹散。我和她一起從三連飄落到一連,又從兵團農場飄到安徽不同城市的工廠。聚了又散了。
靜靜的凝望著緩緩流淌的黃浦江, 不禁感慨萬分,如絮的青春悄然無聲地離去,不知不覺中我們已老了,就像路邊那輛廢棄的舊火車。
歲月蹉跎,花開花落。誰曾想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天各一方的我們還能漫步在濱江大道。人生太多的不可知,常掛念又能相見,也算是難得的一份緣分。
信步江邊,任風輕輕地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