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旅 (27)守護大象的人們
快樂玉子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
早餐後,遊人們彼此交換信息地址,非洲之旅接近尾聲。
最後一個節目參觀大象孤兒院。
一路走來,滿目所見皆是大象對自己兒女百般小心的看護。大象怎麽會變成孤兒呢?
來聽聽肯尼亞大象孤兒院的解說。
這是一個殘酷傷心的故事。曾幾何時肯尼亞境內生活著數百萬頭生龍活虎的野生大象。隨著現代生活發展和人類活動區域的日益擴大,大象們的生存空間日漸減少,它們的家園不斷被蠶食和剝奪。人類和大象爭奪地盤,毫無疑問最終的失敗者犧牲者肯定是大象。無家可歸又麵臨追殺獵捕,大象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大象在無奈可悲的宿命中苟延殘喘。與三十年前相比,非洲大象的數目已不到三分之一。
為挽救那些傷殘患病或失去父母的幼象生命,1987年,自然學家大衛•謝爾德裏克領導的野生動物基金會創建了“大象孤兒院”(Daphne & David Sheldrick's Elephant Animal Orphanage)。
坐落在內羅畢市郊的大象孤兒院看上去像個公園。孤兒院的工作人員提醒我們。看見大象時盡量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以免大象受到驚嚇。
二十多頭大象在身穿綠色外套的管理員引領下列隊走進紅色土地的表演場地。
管理員推著裝滿奶瓶的小車走來。小象如見媽媽似地激動起來,紛紛伸出長鼻子來接管理員手中的奶瓶。沒有輪到的小象著急地湧到管理員身邊。
大膽的遊人在管理員示範下拿起奶瓶喂小象。憨態可掬的小象靠在隔離杆邊。
大人和孩子們開心地俯身輕摸大象,象的皮膚如老樹皮般粗糙。
大象們吃飽喝足隨意在周圍漫步。也有躺在地上打滾嬉戲。它們用鼻子卷起地上的紅土塊拋灑到自己或朋友身上。
大象屬於群居的動物喜愛交友。二個要好朋友彼此把鼻子勾在一起,那副親密無間的模樣逗得我們直樂。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大象都那麽友好。不知誰得罪了誰,二隻大象怒目相視不耐煩的較起勁來。彼此試圖震嚇對方,長長的象鼻子卷起一團團紅色塵土。失敗者落荒而退,得勝的一方搖頭晃腦一副凱旋歸來的得意。大象的行為與人類頗有幾分相似。
怕它們在太陽下久曬會皮膚幹燥,飼養員用水桶給大象身體上潑水。隻聽“轟”的一聲,吹起紛紛揚揚的灰塵。大象放屁了,接下來一大泡尿,像水龍頭一樣嘩嘩地響。管理員和遊人都笑了。
管理員給遊人們介紹每頭大象的來曆年齡名字和習性,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群象共28頭,最小一頭才三個月,太小,今天沒有出來。在孤兒院的大象們是幸運的。他們得到管理員們的精心照料,定時定量的營養喂食,還培訓它們從事一些簡單的搬運勞動和遊戲表演。
每天來孤兒院參觀小象的遊客絡繹不絕。管理人員鼓勵遊客領養小象。每年至少支付50美金,就可以在孤兒院認養一頭小象寶寶,認領者可在“孤兒院”網站隨時了解自己象寶寶的成長狀況。
在我身旁,二個白人老師領著一群非洲小學生觀賞大象。
老師為孩子們畫了臉譜,小臉蛋塗著花花綠綠的色彩甚是可愛。
孩子們依偎在年輕的義工老師旁津津有味地聆聽大象的故事。孩子們天性好奇,喜歡與遊人和大象合影。
好漂亮的女教師,閑聊中得知她是來自丹麥的誌願工作者。從她活潑開朗的笑聲裏能感覺到她滿滿的善心。
她說,與小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除籌集資金支持孤兒院外,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尤其是兒童傳播保護大象的理念。也許不遠的將來這些孩子也會成為大象守護者之一。
半小時後,這群大象們排成隊離開表演場地。第二群大象登場了。這些象似乎比剛才那群年紀稍微大些,性情不如前麵那群和順。
大象走過我身旁時本想與它合個影。它仿佛不想與陌生人太靠近。當我們幾個遊人伸出手想撫摸它時。它轉過身吐我一手口水。那神態凶巴巴的好像在說,“不要碰我,誰知你安的什麽心?”
有一頭大象聽到遊人們的歡笑聲竟一怒之下衝向隔離杆,差一點把前排的一位年輕女子撞倒在地。管理員趕緊跑去把大象帶離隔離護欄。
管理員告訴我們,一些大象經曆過人類獵殺的殘酷場景,甚至還受了傷。慘痛的心理創傷使它們對人類心存恐懼。這些大象不僅需要給予生活上的關心照顧, 更需要加倍的心靈嗬護和安撫。孤兒院的管理人員正努力用自己的愛心溫暖大象被扭曲破碎的心。
孤兒院目前收養的大象已達百頭之多。他們一旦能獨立生活就會送往肯尼亞察沃國家公園進行野外生活培訓,最終將被放歸大自然。
感謝孤兒院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感謝所有的誌願者,是他們為可能失去生命的大象提供了生機。他們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告誡世人:人類若想維持生態平衡就應該懂得愛護和憐惜大象,保護大象乃至所有瀕臨絕境動物的生存環境。動物和人類一樣,需要健康成長的生存空間。動物最理想的生存狀態,就是和家人們一起平平安安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