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薩- 這個文藝複興的發源地, 雖然讀過關於她的很多文章,但她在我腦海裏一直是模糊的。如今我走進了她,才觸摸到她的美麗。
火車中午時分緩緩駛進了佛羅倫薩Santa Maria Novella站(買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S.M.N 的字樣, 很多人錯在佛羅倫薩的郊區Firenze Refried 下, 還需倒車)。 我們行李不多,離hotel 走路隻有十幾分鍾的路。穿過了一個廣場, 便進了一個狹窄的小巷, 好像上海的弄堂,石頭鋪的馬路高低不平, 街邊餐館小店林立,教堂的悠揚的鍾聲起伏不斷,在中午溫暖的陽光下人們悠閑的吃著飯, 喝著咖啡,。穿過小巷就是一個熱鬧的市場,賣皮包和皮衣的攤位延伸了好幾條街。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美麗小城。
佛羅倫薩所有景點20分鍾內都能走到, 我們的預定的Hotel Ginori Al Duomo (150歐一晚, 包早餐)離百花大教堂隻有5分鍾的路程,曾是供美第奇家族傭人住的, 我們住的房間雖不大卻十分舒適,牆上掛著幾幅古典油畫, 還畫了一些Tuscany 的美景。街對過兒就是一個Grocery store, 十分方便。早餐很豐富, serving 的姑娘年輕美麗,溫柔可愛。
這次在意大利遇到了幾個歐洲姑娘 都十分溫柔, 與美國女人開朗大方、直截了當形成鮮明的對比。記得在駛往威尼斯的火車上我旁邊是一個年輕漂亮女子,看起來並不像遊客,落座後我們友好地對笑了一下,她便問我是不是去威尼斯,以為她是意大利人,便用意大利語問她說不說英語,可她隻是笑著看我, 好像不懂,我以為我發音不對, 拿出字典來指著說, 結果她還是不懂,還跟著我一起看字典學起發音來。 哈哈,原來她也不懂意大利語,想起來很有趣。
約了下午2點的Uffizi museum, Uffizi 旁的市政廣場( Piazza della Signoria)人潮湧動,我們祖國旅遊團可愛的同胞們大聲招呼著地互相拍照,然後便上車離去,在museum 裏麵不再見中國團的身影,倒看到幾個日本團。Uffizi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去對麵樓的預定窗口拿了票, 再到一個專門的gate, 幾分鍾後便進入了museum.
Uffizi 裏也是人頭攢動,一隊隊的旅遊團擠在個個名畫前聽導遊講解, 我們隻有耐心等他們離去後才能看個仔細。去過紐約費城的藝術博物館, 巴黎的羅浮宮, 都不如Uffizi Gallery收藏品更有分量。著名的“維納斯誕生”便在Uffizi 收藏。傳說中,維納斯女神從愛琴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從天邊趕來,正欲給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維納斯憂鬱地站在象征她誕生之源的貝殼上,羞怯而幽怨。Uffizi 是要花上一個月或幾個月的功夫才能慢慢看完的, 而我們隻能到此一遊, 看了主要的展品。
第二天約了12點登比薩斜塔,吃過早餐便重返火車站乘上去Pisa的regional火車。車上我旁邊坐了兩個意大利中年婦女,在一個小時的車程中一刻不停地聊著天, 意大利人非常social, 見了麵就講個不停, 還又親又吻, 十分熱鬧。走了10幾分鍾便看到了書本上的白白的斜塔,大家在草地上擺出各種動作, 有人扶塔, 有人推塔, 好不熱鬧。我們也學大家來了幾張。提前20分鍾去窗口取票,買票的隊伍並不長,一個小時後的票還有在賣。12點準時登塔。
下塔後去城堡外麵的居民區裏吃了午餐,看看已近2點, 孩子們要求回去,便放棄了去Lucca 的打算。買回程火車票時機器上顯示隻能買到2 個小時後的票,忙跑去問窗口,15分鍾後的票還在賣,這才鬆了口氣。
街上三五步就有警察,經常是男搭女。意大利警察看起來很放鬆,時常嘴上叼個雪茄。有一次看到一個女子醉酒在街上亂喊,幾個男性警察在一邊很無辜的樣子, 半天不知從那下手。這要是在美國,早被具有無上權威的警察三下五除二給解決了。
第三天9點出門直奔百花大教堂,排了15分鍾的隊就進入了大教堂。百花大教堂最出名的是它那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是天才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絕世之作。布魯內萊斯基居然不畫一張草圖,不作任何計算稿,甚至不搭內部腳手架,完全憑心算和精確的空間想象開始動工。他不光是一個建築天才,也是一個謀略家,他知道一個對手隨時想搶走他的設計單,所以他不留下任何圖稿,讓整個工程變成他一個人內心的秘密。事實上,後來有人嚐試替代他,卻不知如何建造下去。還一度把他關進牢裏,最後還是得請他出山。1436年教堂落成時,連教皇也驚訝於這個“神話穹頂”。
走到教堂裏麵每個人都抬起頭觀賞穹頂內的由Giorgio Vasari and Federico Zuccari創作的壁畫 “最後的審判”, 早晨陽光從穹頂的窗戶灑進來, 把整幅壁畫照的通亮。從教堂出來出來後我們買了票登上了教堂頂, 近距離欣賞這幅壁畫。從教堂頂俯瞰佛羅倫薩,紅磚瓦頂的房子錯落有序, 美不勝收。心裏不禁感慨我們的北京上海已被改造得麵目全非,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味道。前年坐車行駛於兩旁盡是比比高樓的上海高速公路上, 讓我有一種奇怪的不真實的感覺。 北京的寬闊大路更像是為車設計的,很少有行人漫步的地方。可意大利人民經曆了許多宗教的鬥爭和戰爭的洗禮,但最基本的審美沒變,把他們美麗的城市完美的保存了下來。難怪在上海長大的老公到了歐洲時常能感覺到老上海的氣息。
黃昏漫步於廊橋,夕陽中兩位意大利歌手那動人心弦的歌聲唱出了佛羅倫薩那浪漫的情懷。
夜晚的佛羅倫薩上演著卓別林式的表演,藝人有著嫻熟的表演功底,不斷調動觀眾參與。
晚上全家到橋另一邊的學院區吃了一頓大餐,老公點了600克的牛排,配上紅酒,他吃得心滿意足,一點兒不剩。三天在佛羅倫薩讓我意猶未盡, 回想起威尼斯雖然美麗,但充實著太多的遊客, 兩三天足矣。佛羅倫薩卻剛剛對我們揭開了她的麵紗,她無窮的魅力還需人們慢慢體會。 別了,佛羅倫薩, 你的美麗將永遠留在我心中。
《本博文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