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海豹哥

私家美食,生活感悟。
正文

明子,柈子,拉小套

(2016-09-10 01:25:57) 下一個

最近和一位年輕的朋友聊天聊到了明子和柈子,頗感新奇,非得問個究竟。

小時候在東北,家裏用煤爐子做飯和取暖。爐子滅了的時候就得重新生火,這時候就得用上明子和柈子了。

明子就是含有豐富鬆油的鬆木,容易點著,又耐燃燒,作火引子用。當年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裏有這麽一句台詞“廳內點燈,山外點明子”說的就是這種東西。

柈子是劈成小段的木頭。生火的時候用一根火柴把報紙點燃,再用報紙點明子。把明子放到爐子底部,放入柈子。等到柈子燃燒起來,再放入塊煤,爐子就生起來了。柈子大多是些不成材的雜木,有些一破四半。買回來後需要劈成更小的塊才能放進爐膛。

煤和柈子憑票在煤廠購買,我們家5口人,記不清定量了。大概是一頓或一噸半的煤,幾百斤的柈子。明子用不了多少,不要票。

那時家家都有一個戶外的小板房放雜物用。煤堆放在一角,柈子整齊的碼在一旁。明子貴一些,父親把明子劈成一個個小條放在一隻小桶裏掛在小板房的牆上。

煤廠離我們家不遠,每年買煤都是個大事兒。如果認識人,煤的質量就好,有塊,有末。煤塊火旺,煤末主要用來壓火的。我們家沒什麽關係,買的煤總是塊少,末多。煤廠有專門送煤的人力車,人在前麵拉。車箱四麵圍上一人來高的木板,煤堆的高高的,上麵放著一把比臉盆還大的大鐵鍁。出了煤廠是一個大大的上坡,一個人拉著滿滿的一車煤絕對上不去。這就衍生了一種職業,拉小套。拉小套的人自帶工具,一根繩子,一端綁著一個鐵鉤子。見有煤車出來問人家需不需要幫忙,拉車的同意了,把鉤子往車上一搭,幫人家把車拉到坡上麵就完活了。拉一次小套能掙1到2分錢,車輕一點兒的需要一個小套,車重的需要2至3個小套。

煤送到家之後就是自己的事兒了,要倒騰到小板房裏。院子裏的小朋友會跑過來幫忙,大家互相幫忙。媽媽會蒸一些二和麵的發糕或買一些燒餅犒勞大家。

煤廠挨著貨運站,火車運來的煤卸直接卸在煤廠裏。有一年煤廠不知出了什麽情況,煤運來了沒人卸車,買煤的人跳上火車自己挑。母親聽到了消息,領著我們三個孩子直接去了煤廠。從來沒見過那麽多的大煤塊,又黑又亮。我們專挑大塊的往車上裝,那一次把好幾年的煤塊都買回來了。煤塊買的太多了,沒有煤末子。結果那一年封爐子成了問題,害的我們不得不把煤塊敲成碎末。

世界變化太快,我們這一代的經曆已成往事。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生活方式和語言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正發生著巨變,創新與消失同在。或許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一定是最精彩的時代。我們承上啟下,見證過去洞悉未來。就憑這一點,我們是幸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新西蘭海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亂翻書' 的評論 : 謝謝評論。祝好!
風亂翻書 回複 悄悄話 世界變化太快,我們這一代的經曆已成往事。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生活方式和語言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正發生著巨變,創新與消失同在。或許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一定是最精彩的時代。我們承上啟下,見證過去洞悉未來。就憑這一點,我們是幸運的。---這話說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