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自由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並轉載一些他人寫得比較好的文章
正文

提升全民族投資素質 需要“接地氣的大學校”

(2018-01-18 22:51:21) 下一個

提升全民族投資素質 需要“接地氣的大學校”

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2018-01-19 07:49:04

1月16日,第二批16家全國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正式授牌。加上2016年5月6日授牌的第一批13家全國投教基地,我國國家級投教基地已達到29家,遍布東中西部,涵蓋交易場所、自律組織、經營服務機構、國家級媒體和優秀企業等。

這些基地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交易場所之外的公共服務空間,豐富了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途徑和手段,涵養了提升全民族投資素質的社會土壤,對推進新時代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已達1.34億,發展和壯大資本市場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除了由交易場所、證券期貨公司、登記結算公司、其他專業服務機構等構成的交易體係為投資者提供交易服務,由證監會、交易場所、行業協會等構成的監管體係為投資者維護交易秩序,還需要建立一個為投資者提供學習知識、交流心得、紓解情緒、提升能力的社會化專業服務體係。

這個社會化專業服務體係應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家”,是新投資者的“出發站”——初入市的投資者裝備好了再出發,是老投資者的“加油站”——已經入市的投資者在這裏學習新知識新本領,是理性投資者的“集合站”——投資者通過這個平台提高理性投資、專業投資素質,不斷壯大市場發展的正能量。已經建立的投資者教育基地,與其他投資者保護設施共同構成這樣的社會化專業服務體係。

建立投資者教育基地的初衷,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站式的教育服務場所。現在看來,其發揮的功能和形成的實際效果還不止於此。在為投資者提供服務的同時,投教基地還可以發揮凝聚社會共識,放大資本市場建設合力的積極作用。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27年了,投資者的形象和資本市場的形象都存在短板,社會評價都有一些落差,客觀上形成了資本市場發展的“孤島現象”。通過建立國家級投資者教育基地,以完全公益化的方式開展投資者教育、疏導、提升工作,可以在全社會發揮示範作用,引導社會各方麵關心中小投資者成長、關心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消除資本市場發展的“孤島現象”。

目前,29家全國投教基地主要由交易場所、自律組織、經營服務機構興辦,同時有部分媒體、企業、學校參與,這體現了“讓證券期貨行業走向社會”和“讓社會力量走向證券期貨行業”的戰略意圖:

一方麵,證券期貨行業各單位通過這個平台,投入資金和教育資源,拓展投資者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培育成熟理性的投資者隊伍,同時,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投資者的想法和需求,吸收社會意見,更好地改善市場服務和開展業務創新。另一方麵,社會各界可以通過這個平台了解證券期貨行業的發展狀況,提出建設性意見。事實上,一些教育基地通過展示資本市場發展的曆史和改革發展成果,也向社會打開了一個認識資本市場的窗口。

“兩個走向”有利於讓更多的人了解資本市場,匯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場力量,營造良好改革發展氛圍。參與資本市場建設的積極力量越廣泛,具備資本市場素質、現代投資素質的人群越大,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就越能實現良性互動發展。

建設強大的資本市場,不僅需要“硬體係”即法律體係、市場體係、監管執法體係等的提升,也需要“軟體係”即理論支撐體係、信息傳播體係、主體培育體係等的大提升。我們常講加強基礎性製度建設、提升監管效能等,但實現這些目標,都需要投資者素質的同步提升。投資者素質提高了,基礎性製度建設就會更順暢,監管工作也必然事半功倍。

從資本市場發展的全局來看,建設投資者教育基地本身也是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工程。投教基地就是一所所“接地氣的大學校”,是涵養理性土壤、培育理性投資者、提升全民族投資素質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這項工程開始的時間還不長,相關製度還需要不斷完善,但其潛力和作用不可低估,必須持之以恒幹下去。

以下內容由今日頭條提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