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73)
2021 (24)
10、《嘯堂集古錄》解題
《嘯堂集古錄》,(宋)王俅撰。
王俅,山東濟州人,字子弁,又子夔玉,以“嘯堂”作為齋名。
一函二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51/107。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114573~114574。單魚尾。無版心。上下單邊,左右雙邊。白口。寬13.1釐米,高20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善781589-90、線善T05019-20。
書名頁題字用楷書:“嘯堂集古錄”,落款用楷書:“四部叢刊續編子部”。有書牌頁:“上海涵芬樓景印蕭山朱氏藏宋刊本,原書板框高二十四公分,寬十八公分”。所收為三代青銅器,多有銘文,有部分秦漢器。有器形圖,有尺寸說明,有釋文,無考證文字,有摹寫。卷末有曾伯虞、阮元、千文傅、翁方綱、黃紹箕等人跋。據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記載:“聚古器款識,各以今文釋之”。
林鈞《石廬金石書誌》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是書固真贗雜糅,然所采摭尚足資鑒,不能一二疵累費之。蓋居千百年下而辨別千百年之上遺器,其物或真或不真,其說或亦確或不確。自考古以下,大勢類然亦,不單此書也。
此書另有版本多種存世。見容媛《金石書錄目》卷二·五:
《嘯堂集古錄》二卷。宋任城王俅輯。淳熙三年跋本。續古逸叢書石印宋淳熙本。明復宋刻本缺序一葉。百一廬金石叢書石印明刻本。振新書社翻明刻本。嘉慶十六年夗湖張氏醉經堂校刻本。
《嘯堂集古錄》成書約後於《宣和博古圖》,二卷。著錄商、周青銅器二百七十五器。上為銘文摹本,摹其款識。下附釋文,各以今文釋之。銘文間有刪節脫漏。還收錄了部分偽器,如,《滕公墓銘》等。但摹刻較精,有研究價值。可惜此書沒有考證文字,這就降低了其學術價值和學術影響力,隻是銘文集成性質的史料彙編著作而已。它和《鐘鼎款識》的區別,隻是多了釋文。
該書的分類是:鼎、尊、彝、卣、壺、爵、斝、觚、卮、觶、角、敦、簠、簋、豆、鋪、甗、錠、印、盤、鉤、匜、洗、鋗、盂、鐸、鐘、鑒、甬、權。可以看出,分類頗為混亂,而且還不成熟。
“地不愛寶”一語最早就出自曾伯虞為《嘯堂集古錄》一書所作序中,現又為今日不少學者所使用。
容庚在《宋代吉金書籍述評》[ 《容庚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40頁。]一文中曾考證:
全書隻有釋文而無考證。續錄銘文釋文間有刪節,缺釋。如《齊侯盤》銘文十七字,隻錄七字,釋文隻有四字。《齊侯匜》銘文十七字,隻錄六字,釋文隻有三字。《穀口甬》銘文四十五字,隻錄三十二字,又無釋文。
此書也對當時銅器的出土地點有準確的交代。如,《毛伯敦銘》中就直接說明瞭“此敦原父得其蓋於扶風而有此銘”,《韓城鼎銘》中記載“原父既得鼎韓城”,等等。
關於《嘯堂集古錄》一書,林鈞《石廬金石書誌》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是書固真贗雜糅,然所采摭尚足資鑒,不能一二疵累費之。蓋居千百年下而辨別千百年之上遺器,其物或真或不真,其說或亦確或不確。自考古以下,大勢類然亦,不但此書也。
著名的《籀史》一書中居然沒有對此書的任何介紹和評價。
在編排體例上,本著先鼎的原則,反映了當時對鼎器的價值功能的注重。其次,全部銘文採用摩本而不是拓本,擴大了金文著作的出版和著述模式,至今,拓本或者摩本,成為著錄金文的兩大重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