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73)
2021 (24)
2025 (15)
易學德風
《大傳》屢言“中正而應”者,何謂也?蓋為德而發也。故於《乾》、《坤》,首倡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以待時也。古之仁人君子,無不若是。清儒劉獻煜於庭院種竹讀《易》。元儒曾振宗日誦《易》以懷誌。宋儒洪興祖治《易》解命如此,仍力觸秦相一如謝石之測。如此節操可謂貞正者也。魏晉風度,昭然若揭。《易》道之大,可窺一斑。當世之寅老,或可擬之。《論再生緣》,轟動一時,空穀傳響,有感而為,於今亦不為虛飾也。故憂患之史學家,即可為易學家。而識通變之易學家,亦可為史學家也。易學德風,乃古今士林之一貫者。
【黎凱旋評點】本文以劉記方式闡述易學,言簡意賅,妙趣橫生。試略加附按以供作者及讀者參考,幸曲諒之。中正之說,儒家或演為中庸之道,簡稱中道。《易》之中正者,言六十四卦上下兩卦之中爻,即二與五。兩爻之既中且正也,亦既偶數居下卦之中,奇數居上卦之中,則既中且正矣。以近語言之乃人類心靈不昧之靈心,數學之中心,物理之重心。六十四卦上下兩卦之中爻皆吉,以其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執兩用中也。愚以為談中正則似將中正之本意略作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