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有網友問,“這裏有不少父母是解放前的大學生,有幾個是貧下中農出身的?”
就事論事,摘鬥摩霄答,“我就認識幾個長輩是解放前的大學生,出身貧農。”
樓主回應,“說說是哪幾個大學吧。這裏人多,可能有人知道。” 有網友說,“還是有,但比例低”,並做了說明。樓主也承認“肯定會有幾例,任何年代都有愛惜人才的人,但沒有普遍意義。”
問的問題是“有幾個?” 回答是“幾個”。“幾個”,“多乎哉,不多也。” 確實沒有普遍意義。但這是問一答一,而且是據實回答,不是“好像”。
沒有普遍意義不等於沒有意義。
任何年代,出身貧寒而成為學者的都比出身富裕的比例低,但不是沒有。
鄒魯、吳稚暉等,都出身清貧。“鄭三發子”出身低賤,不也留日?
古人就拿兩個宋人舉例吧。陳世美是狀元,博士生,家境如何看過《鍘美案》的都知道。那是民間傳說,不足為訓?How about 範仲淹?讚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位?劃粥割齋呀。都沒普遍意義,但意義深刻。陳的故事古為今用可佐證貧下中農子弟讀大學後忘本不認爹所言不虛,範的故事可有多種引申發揮,從“窮且益堅” 保持勞動人民本色到不忘階級苦-大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悉聽尊便。
講到普遍意義,對知識文化的尊重、對傳道授業者的尊重更有文章可作。
既然“讀書無用”、“知識越多越反動”,還上大學幹啥?還辦大學幹啥?辦幾家“抗大”、“農大”不就得了?
80年代初,全國大學如雨後春筍,街道都有。可惜學生畢業後“學曆”一欄不能填“大學”。
弱弱問一句,“紅大”“抗大”畢業的算不算大學生?
隨想而已。別往政治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