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趙奮鬥的博客,她的幽默和自嘲,深有同感。
我感覺有一點她的風格,不同的是,她是在自家一畝三分地深耕硬刨。我嘛,挖掘過自家的那些事,比如,我媽一直記仇我爸的一些小事:當年結婚的時候,坐火車去老家。我媽特饞火車上賣的糖三角。我爸“借口”不衛生,沒有給我媽買。
我媽記憶力超好,別看她大大咧咧的。 尤其是記住負麵的,俗稱:記仇。
我將這段寫成簡書文章,文學資深評論家,我表哥說:家醜不可外揚。 雖然,我舅媽(就是我媽)看不到這文章,但還是不好。
“那我還以我家為文本,準備寫小說呢!寫來寫去,隻會本色出演的文學創作形式呀。”
我捂著自己的小本本說。
表哥斬釘截鐵地說,那可不行,"家(族)醜不可外揚".
記仇的人,在小時候,會暗暗發誓:把你的氣門芯拔出來。如果膽子再大一點的是:磚頭砸你家窗戶。解恨!解恨! 信誓旦旦,但隻是嘴花花。
至今,膽小如我,沒有什麽像樣的作品麵世,是因為家裏的事情不能說出來。其他的靈感,沒有閃爍過。
今天, 孩子說:榨果汁機的刀子還是沒洗幹淨?! 昨晚洗碗機洗的,的確,刀子下麵有殘餘。
我拿個牙簽,拿了個專門擦不鏽鋼的海綿(好久沒用,比較摳門的我, 表麵那層沒有去掉,有點髒,就像一個常幹家務活的人,圍裙有點髒,但貼身的還是幹淨的)。
正準備開始手工擦刀子。
孩子正拿著海綿拍照。啥意思?又準備發到網絡裏??!!
她怎麽不知道:家醜不可外揚呀!
昨天,準備臘腸,放在桌上。 誰知,我家肥貓無孔不入,將桌上的臘腸叼走,把玩。
她將這段放到網絡上,瀏覽上數千,如我近期的文學城瀏覽量。
我收回臘腸,洗了好幾遍,下午做出美味的煲仔飯。形似如油管介紹的那樣,但孩子無動於衷,估計是心理障礙。害得我也不好在微信朋友圈裏炫耀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了。 她深愛的肥貓更是如寵愛的第三代一樣,指責不了。這年代,寵物們身價飛漲,很多人打聽,養貓的費用和是否好伺候。
我不敢說。
朋友總結她的2020年時候,說她的兒子就是碎鈔機, 一直轟轟作響。可算有工作了,還是不肯停下來,哼哼作響。
這樣類似的話,我是萬萬不能說的。如果孩子知道了,折了夫人,又折兵。她要怎麽抱怨我呀。
換成孩子,她就允許她自己和連帶她喜愛的肥貓放火:家醜可以外揚。可以盡情揚。
她對朋友說,看我媽當時不舍得花錢買名貓,肥貓醫療費已經遠遠高於買貓的錢了。
我一臉尷尬。花錢已經嘩嘩心疼哦,似乎還落個“摳門無度”和不懂投資的形象。
我覺得,“家醜不可外揚”這樣的宗旨,在表哥那裏發揚得很好,他那麽有水平,但什麽大部頭的作品都懶得動筆,禁錮著自己,不要寫!屬於家醜類。
在我這裏,一定要靈活些了。看著孩子和她寵物發散式媒體傳播的模式,這樣的禁錮,早晚要突破,而且礙著我成名的機會。
新年了,我還是琢磨著,本色出演(撰寫)一個小說主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