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媽媽的油漬包

(2017-11-11 18:49:53) 下一個

那天健身前,去了烤雞腿的POPEYES,NO MEAT, NO FUN 是根深蒂固的,可能就是因為一口香噴噴,流油美味的油漬包。

 

童年之油漬:院裏是供給製,小賣部阿姨大多是部隊家屬,認識,肉也是沒有專門的精肉,都是帶豬皮,挺肥的。我們都喜歡這肥的,媽媽把它們直接放在鍋裏炸油,那脆脆香香的油嘎巴,就是我們最香的零食。

醫院裏工作的媽媽常常夜班,白天有時間的話,北方的她會做油漬包。我們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吃過,之後我也曾查菜譜,但都沒有,最多就是豬油包,所以我們都認為這是媽媽發明的。

 

外麵的模樣像包子一樣,但陷就不同了,有大肥肉,北京山楂糕條,南瓜子,花生,自己磨細的黑芝麻和白砂糖。甜酸油肥,都是當時缺油水的我們最喜歡的味道。

 

長大之油漬:離家很多年的外地工作,偶爾回京,應酬也很多,幾乎沒有在家吃過晚飯。大魚大肉吃慣了,甚至也無從想起童年渴望吃到的那油漬包。我們幾個孩子就是這樣來去匆匆,媽媽說她都不想費勁發麵做麵食了,院裏食堂特別豐富,啥都有,豆腐腦,小米走,各種新製的小菜,小籠包子,這樣自助餐5元錢。偶爾湊上大家正好節日都回去了,媽媽會做餃子給我們,那也是特勁道,特美味的,就是她年紀大了,口味有點掌握不好,有時有點淡有時有點鹹,媽媽渴望地望著我們,怎麽樣,味道如何?我們都說好極了。

 

不怕長胖的風險,我一氣能吃20多個!不缺油漬的我們,已經不再回味油漬包的味道。太油了!

 

未來之油漬:孩子並不特別知道留戀的油漬包,其實隻是我們這一代童年的味道。我一直沒有擅長做菜做飯,但就是喜歡吃,尤其是油漬香溢的菜肴。媽媽說明年過來再給我做油漬包,還感歎說,現在誰還吃那麽油膩的?!我渴望她過來,思念家裏人的味道。

 

配料齊了嗎?多倫多華人超市也能買到山楂糕,隻是缺少正宗做法和媽媽這家裏大掌勺的,我們一起做油漬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艾柯 回複 悄悄話 Soul food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