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東南的博客

記性不好,寫得很慢,所憶所思,存下一點點
個人資料
西北東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1934年交大畢業生的散夥飯、紀念冊和畢業旅行 [圖]

(2016-11-22 14:21:57) 下一個

6月畢業季到!於是你會看見:校內三三兩兩“拗造型”、校外成群結隊“約飯吃”。  

不知過去大學生畢業是什麽光景?6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室,聽歐七斤博士講述民國交大的畢業點滴。原來,當年的畢業生不止有畢業照、散夥飯,還有長達三天的畢業典禮、全年級學生參與製作的畢業紀念刊、校長宴請優秀畢業生,更有校方安排並大力讚助的畢業旅行!        

“老交大的畢業傳統始於南洋公學,在借鑒西方、結合本校特點的基礎上,到上個世紀30年代漸漸規範化,成為一項內容極為豐富、具有交大特色的禮儀教育。全體師生都非常重視這一畢業傳統。”歐七斤說。        

讓我們來看看當時都有哪些畢業傳統——        

畢業論文

畢業生要寫畢業論文,民國學生也不例外。從1934屆“本級同學畢業論文題目”來看,當時本科生畢業論文已有英文版。而且這些論文還被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想想都是手寫稿,也是不容易。        

錢學森也是這一屆的交大畢業生。他的畢業論文是蒸汽機車方麵的內容,但這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因為早在前一年,錢學森就已經發表了《航空用蒸汽發動機》一文。文章有關蒸汽發動機設計,隻不過是用在航空上的。畢業論文則是把設計用在火車上,但理論知識是差不多的。        

1934屆“本級同學畢業論文題目”

畢業紀念刊

民國交大的畢業生要做畢業紀念刊,紀念刊一般有序言、校榮、校景、教職員、級友、各院、生活、廣告這幾個部分。序言一般會請校長或社會名流來寫。其餘圖文、排版、印刷皆由學生負責完成。        

當時紀念刊圖文、排版、印刷皆由學生負責完成

比如錢學森那屆畢業生的紀念刊,就是請交大老校長唐文治題詞,希望交大學子“能體黎先生(黎照寰)之誌願,科學精益求精,務期加人一等,而於心術品行,更複盡心修養,蔚成救國人才”。黎照寰校長也以“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為紀念刊作序,告誡學生不要怨天尤人,踏踏實實地工作,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1934屆畢業紀念刊上學生的中文簽名(右上為錢學森)

而錢學森作為年級美術部的幹事,也參與了《交通大學民二三級紀念刊》的美術設計。紀念刊的級徽和插頁圖案都是由他設計的。他還和熊大紀、鍾朗璿等人一起,負責征集稿件、精選學習生活照片。        

錢學森設計的畢業紀念刊級徽(1934屆)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份製作精美、成本頗高的畢業紀念刊要實現“畢業生人手一本,贈予校方、教授幾本”,學生們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辦法就是——拉廣告。也由於交大名聲在外,亦有各種各樣的廣告代理商找到紀念刊負責人要求登載廣告。經過排版、校刊,紀念冊小樣交給了“漢文正楷印書局”印刷。        

畢業聚餐

別宴將至,離(驪?)歌漸起。民國時的交大畢業生也和現在一樣,離別前會有“散夥飯”!        

散夥飯會有校長、各院院長及那一屆全體畢業生參加。除了吃飯,還有拍照、演唱級歌等環節。        

           交大1934屆畢業聚餐合影

 

比如錢學森那屆,畢業聚餐於1934年5月19日在八仙橋青年會舉行。全體師生先是拍照留念,接著全體學生齊聲高唱1934級級歌。說起來,這級歌也是由學生完成創作——        

由1935級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吳肇初作曲、國文教員蔡虎臣撰詞,歌詞還分中英文:        

芝木蔥蘭,藝圃趁春載;        

同心結契,學術眾妙;        

該吾級人無棄才,創述智綱;        

恢建設事業分仔肩,先自滋培。        

Sing for our old dear class,        

Dear to all of us.        

Sing for our old dear class,        

Live to million years.        

Cheer for our old class,        

Glory as the sun.        

Cheer for our old class,        

Ever Lastingly.        

 

錢學森與機械工程學院同學畢業留影

畢業旅行

“紀念刊、散夥飯、畢業照……這些其實民國大學基本都有,因為當時的大學在製度、課程、儀式方麵都學習西方大學做法。但有一樣屬於交大特色,那就是畢業旅行。”歐博士說,“因為交大隸屬於鐵道部。有鐵道部的支持,校方可以申請專列用於畢業旅行考察,沿著鐵路線,遍行大江南北。這是絕大多數隸屬教育部的大學辦不到的。”        

1934屆畢業旅行實習合影

當時交大的畢旅時間一般安排在四年級下學期的三四月份。名曰“旅行”,實際結合了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國情教育。“交大畢業生的專業本身和交通實業關係緊密,畢業旅行可以到全國各地作實地考察,將學到的書本知識與見到的社會實踐相結合。”        

畢旅開始之前,交大有一套為期約20天的準備規範:先由各學院請一教授為領隊,再由各學院推選學生一人,役工一人,再加上一名校醫,組成畢業旅行幹事會,負責旅行事宜。幹事會下設總務股、行李股、交通股、會計股、娛樂股,各司其事;接著設計路線,再申請專列。這個專列上大書“交通大學畢業旅行考察團”,很是威風,比如學學生們登泰山,專列就停在原地等學生下山再開。   

1934屆畢業旅行實習合影

至於旅行經費,除各位同學曆年儲存的30元之外,不足的餘額由學校給予津貼。一切器具行裝準備就緒後,經過校長批準後就可以開始畢業旅行了。        

更難得可貴的是,那時畢業生也被要求記錄這一路的所見所聞,也為我們今天了解這些畢旅點滴提供了珍貴的檔案資料。歐七斤常年翻閱這些資料,感慨:“畢業旅行中的隨行記者和攝影師,都由學生自己分工擔任,那時學生的水平是很高的。”        

《交通大學民二三級紀念刊》隨行記者記錄

比如根據錢學森那屆畢業紀念冊上的畢旅記錄,他們那屆從1934年3月29日動身出發,於4月15日返校,18天的旅程曆經南京、天津、北平、南口、濟南、青島、泰安等地,全國國有鐵道經過有京滬、津浦、北寧、平綏、膠濟。        

那屆全體同學於3月29日晚上9時在執信西齋門口集合,搭乘馬爾登汽車出海格路(現為華山路)校門,駛至北站,各學院學生整隊魚貫進入月台,登上由鐵路局早已準備的“專列”,共有兩個車廂。車廂上掛著“交通大學民二三級”字樣的橫幅。校長、各學院院長、老師也都到站送行,11時汽笛鳴起,列車開行。同學們促膝長談,有看報紙雜誌的,有博弈鬥棋的,還有唱著小曲的,不一而足。        

錢學森那屆畢業旅行實習掠影

每到一個地方,當地交大同學會都會在車站迎接,並帶領學弟妹參觀就職工廠。歐七斤說:“畢業旅行讓學生有機會沿鐵路線實地考察我國鐵路係統,也讓學生熟悉國家的民情和地理,認識到當時繁華大上海之外的中國積貧積弱的中國,激發他們愛國情愫和建設中國的熱情。”        

當然,旅行中也少不了“遊山玩水”。到北平時,他們借宿在交通大學北平鐵路管理學院(今北京交通大學),先後遊覽故宮、北海公園、東安市場、西單市場,又參觀了平綏路局。4月5日,全體同學一起登長城,在長城攝影留念。歐七斤因此說:“專業實習、體察國情、同學情誼,交大的畢業旅行把方方麵麵都涉及到了。”        

交通大學1934屆畢業旅行實習途中合影(後排右二為錢學森)

畢業典禮      

到畢業季最後,當然也有一個正式的畢業典禮。民國時期交大的畢業典禮一般有三天,學校還會有一份三日刊《畢業典禮特刊》記錄這一過程。從日程記錄上看,這三天活動滿滿:各種看電影,進行棒球賽、網球賽、排球賽、校友聯歡會,還免費開放學生成績室、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等地。

交大1934屆畢業三日刊

其中有一類畢業生會獲得特別榮譽——得到校長宴請!他們就是經過中國斐陶斐榮譽學會交大分會選舉、入選斐陶斐榮譽學會(亦名斐陶斐勵學會)的優秀畢業生。        

斐陶斐榮譽學會英文名稱The Phi Tau Phi Scholarstic Honor Society,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學術團體之一。該會在全國主要的理工科大學設立分會。歐七斤說,入選斐陶斐會員的要求非常苛刻,會員多是校內最知名及品格高尚的教授,也會在畢業生中擇優入選。“交大每年一般會有2至3名學生入選,而錢學森那屆特別優秀,入選了8個人。”        

1934年6月中旬,經過中國斐陶斐榮譽學會交大分會選舉,錢學森與張光鬥、安定一、徐人壽等8人被選為新會員。於是按照慣例,那一年6月30日中午12時整,黎照寰校長在家中宴請了新入選的斐陶斐成員錢學森、張光鬥等8人。        

宴會結束後,黎照寰校長和錢學森等一起趕回學校,參加下午3時在文治堂舉行的畢業典禮。        

典禮由黎校長主持,在“黨歌”中開始。先是校長給學生頒發畢業證書,並向獲得獎章的學生頒發獲獎證書。緊接著,國民政府教育部、鐵道部、上海市黨政機關代表,一一致詞。隨後全體師生到操場攝影,以作永久紀念。

       

錢學森中英文畢業證書

來源:澎湃新聞網 2016.06.21      

原文:1934年交大畢業生的散夥飯、紀念冊和畢業旅行

  原文鏈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6345

                   

轉貼後記:

先前曾從網上搜到並收錄1934屆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名單、畢業生名單、一張全體學生的各科成績一覽表,二舅均名列其中。還搜到那張全體20位畢業生身穿校服合拍的照片,想來二舅應在其中,但是,我不知道哪一位是他。而我能準確認出的那一位,別人也都能認出。所幸這次有人給照片裏的人物一一標上了姓名,總算知道哪位是我二舅了。另外這篇文章裏還有一張畢業生簽名卡,二舅的簽名也呈現在眼前。關於這一屆這一班,受到更多關注,不僅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比較多,資料公開發布的機會也比較多,應該還是和那位大科學家有關吧。一並收錄在此,一是為資料,二是為紀念。

參考之前的一篇博文:

二舅是交通大學早年畢業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